又如屈斗宫窑址的T7与T12东壁剖面图,地层顺序号4层,第一层是扰土,第2层是文化层,最下的一层,即第4层当然应该是生土,那么第3层又是什么?生土还是文化层?报告中又缺乏交待。文字介绍中说只有一层文化层,以下是不是生土,很少见生土有分为二层的现象,即便是有,这属于特殊情况,文字中更应该介绍,免得叫人产生许多测想。
屈斗宫是处分布范围较广的瓷窑遗址,因解放后新建瓷厂以及其不断扩建,驻军在窑址上修建营房等,使古窑址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到发掘时“已是村舍林立,房屋栉比,几乎没有很多可供发掘的面积了”。由于人为的破坏,到发掘屈斗宫窑址时仅剩1.45-2.2米的地层深。
关于屈斗宫窑基的地层,据报告称:“发掘开始不久,在深1米处,首先在T9内发现一堆比较有规则用砖与匣钵堆砌的护墙……后又在深约1.64米左右即发现规整的窑壁,经过不断扩大发掘面积,最后清理出一座比较完整的窑基。……除窑顶坍塌,中部破坏较严重外,窑门、火膛、窑床、火道、烟孔、窑壁、隔墙、护墙等结构都基本保存完好,并可复原。”这段话告诉我们,屈斗宫窑残存高度以上的地层浅则1米,深则1.64米以上。再加上报告中说的窑壁残存高度0.13-0.60米,窑基距地表深度至少在1.8-2.2米左右。除窑中部破坏严重外,其它部分的窑基将基本保留到这一地层深度。这样的深度,报告中没有瓷窑的地层剖面图来反映窑基与以上地层的关系,只是根据各窑室内的堆积情况和出土物,从各方面进行比较,认为文化层中的遗物与窑基内的遗物属于同时代,只是堆积有先后而已。这表明窑基的扰乱有三个时期,中部较严重的扰乱至迟是在清代(因为这里出有“熙宁通宝”和“道光通宝”各一枚),而其它部位的扰乱则是元代初年,如果是同期扰乱,具有南宋风格的支圈及芒口碗又是从何而来?熙宁通宝是早期遗物的混入是可能的,因它和窑址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支囤和芒口碗都是不能够与窑址分离开来的。如果没有南宋时期的瓷器的烧造,哪会有南宋瓷器和窑具的出现。所以我们不能够全盘否定屈斗宫南宋末年已有烧造的可能性。只不过是烧造时间不长,元初又在同窑继续烧造,因而没能够形成独立的地层。故而认为,以地层中最晚的文物来确定烧造年代固然是正确的,但我们仍要考虑南宋末年已有烧瓷生产的可能,把其时代定为宋、元之际会更加全面一些。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