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教育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中国泉州学研究
封建官员不但兴办官学,而且亲自讲学,教诲诸生。这是泉州教育地位得以提高的关键。唐末五代,王审知“建学四门,以教秀才”。到了宋代,封建官员亲自讲学的更多,例如蔡襄既勤于吏治,也不忘以经学诲诸生。他认为,“庠序之设,所以起风化而养贤才也”。因此,他“亲至学舍执经讲问,为诸生率”,为当时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十朋治泉,正当泉州贡院落成之时,他感到十分兴奋,当即赋诗一首:“龙虎神仙上界还,手移丹桂种泉山,千枝万枝香不断,人人有份行当攀。”并说:“丹桂在君书卷中,不须遥向蟾宫觅。”殷殷鼓励诸生,勤奋向学。通过科举之路,“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成为国家栋梁。更为可贵的是,这位状元出身的父母官,在政务繁忙之中,竟选定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两天,亲自于学宫讲学。当他同泉州士人游览孔庙的“夫子泉”时,写下“诸生游泳芹藻间,日饮一瓢心慕颜。”颜即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被孔子誉为“贤哉回也”,表达他对当时泉州学子的殷切期望。陈知柔辞官归来,就办起学堂,亲自讲学。他与朱熹过往甚密,也请朱熹来泉讲学。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以教育为先务,建经史阁,作教思堂,访求徐应中、王宾等名士讲经正学,规矩甚严,一时从学者众,有许行、王力行、吕大奎、邱葵四大门徒。朱熹每抵泉州府城,必登城北小山纵览,极赞泉郡山川之美,又视小山为郡治龙首之脉,自书“小山丛竹”四字镌刻于石,并题联一对:“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弟破天荒。”对欧阳詹推崇备至。大理学家真德秀两度治泉,也在泉倡学,聚徒讲学。到了明代,泉州官员仍然继倡学起,《王慎中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郡侯俞公为政,好以德教,抚循其民,养其长老而训其子弟,倦倦于德之不一,俗之不同,以为是有。”(《泉州府志》卷十三,第 16 页)教育的发展,还必须有经济基础给予保证。在泉州各级官员的重视下,他们广置学田。“宋乾兴间,兖州儒臣请建学田,于是郡各给田或五顷,或十余顷,而学田制乃自此始矣”(《泉州府志》卷十三《学校》第 3页)。由于长期建立比较巩固的学田制度,泉州的官学经费有了比较可靠的保证,不会因为经费的盈缺,时盛时衰,因此其崇高社会的地位也有比较牢固的基础。在各级官员的倡导之下,如洪迈所说,泉州教育“七闽三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甲于天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泉州教育已经位列全国前茅了。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