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学术研究 > 正文
閩南人外遷及其語言文化的流播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有關閩南語文化的流播還有許多內容值得探討。限於篇幅,不擬作進一步探究。

  最後,筆者認為,所謂“閩南文化”,除了“本土閩南文化”之外,還應包括“外遷閩南文化”,諸如台灣閩南文化、潮汕文化、海南閩南文化等等。

  外遷的閩南文化源自本土,承襲本土,但又有許多新變化。由於地理阻隔和不同地區或國家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的原因,外遷文化會出現演化和變異,產生許多不同本土文化的新特點。如,台灣的歌仔戲,並不是承襲漳州的薌劇,它是由漳州的“錦歌”、同安的“車鼓弄”、安溪的“採茶褒歌”演化、糅合而成。台灣的“思想起”、“草蜢弄雞公”是融合閩南民歌、高山族卑南民歌以及客家民歌三種腔調而成。潮汕的“潮州戲”,其源自南宋漳州移民的民間地方戲,但明代之後受南戲的影響,採用弋陽腔,用大鑼大鼓伴奏,出現“潮調”。其《荔鏡記》(陳三五娘的故事),雖然用閩南方言,但唱腔卻是潮調。

  可見,外遷閩南文化與本土文化有許多不同。不過,從總體上看,它仍是閩南文化的組成部分。確切地說,它是閩南的次文化,即變體文化。它的方言,是閩南的次方言,即變體方言。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