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学术研究 > 正文
閩南人外遷及其語言文化的流播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1、媽祖

  媽祖的來歷人所共知,無須介紹。其又稱慈濟、靈慈、天后、靈惠、聖母等等。凡是閩南人外遷之地,幾乎都有媽祖廟。今天台灣有媽祖廟800多座,香火一直十分興旺。潮汕地區也有眾多“媽宮”或“天妃廟”(媽祖廟),僅南澳島便有18座媽宮。香港、澳門也有66處媽祖廟。在東南亞,閩南人遷居較多的馬來西亞也有35處媽祖宮廟。

  2、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俗稱“吳真人”、“大道公”。他原名吳夲。本是宋代一名民間醫藥先生,生于同安白礁鄉(今屬龍海)。他為人治病,“無問貴賤,悉為珍視”,“以濟人救物為念,而義不受人一錢”,深受人們的敬重。其死後,遂為人神,閩南人敬他為“保生大帝”,立廟敬奉。閩南人外迂他鄉時,依然很敬重他。在台灣,保生大帝的廟宇有253座,僅台南就有92座。此外,台灣還有媽祖和保生大帝並座的廟宇383座。

  3、開漳聖王

  在漳州一帶,人們奉祀唐代首任漳州刺史陳元光為“開漳聖王”,其一生為漳州開發,頗多建樹,受到人們的敬重。死後多次被褒封。人們為之立廟,敬奉為神明。陳王廟遍及漳屬各縣。甚至南安縣也建造“威惠陳王廟”。現在台灣有53座“陳聖王廟”。宋代,潮州在葫蘆山上便建起一座“威惠廟”。

  民間信仰對方言中的人名和地名文化也會產生影響。據陳建明先生考察,廣東潮州地區的海豐縣男性的名字中,多帶有“媽”(媽祖)、“娘”(觀音娘娘)、“佛”。每三個男孩中便有一個名字帶這其中的一字。如媽水、媽吉、媽祿、媽炎,或娘包、娘興、娘溪,或佛泉、佛有。這是希望兒子得到神的保佑。但女孩的名字卻不這樣叫。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