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学术研究 > 正文
閩南人外遷及其語言文化的流播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二)閩南方言的民諺和民謠的流播

  在閩南方言中有很豐富的、膾炙人口的民諺和民謠。它是千百年來閩南人民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創造出來的、閃爍民眾聰明智慧的思想光芒的結晶。讀來音節鏗鏘,句子精練,朗朗上口。

  隨著閩南人的外遷,閩南話中的許許多多口頭民諺和民謠也流播到各處遷居地,台灣在這方面尤為突出。台灣閩南人很珍視蒐集各種民諺,並把各種民諺看作為“金言玉語”、“警世良言”、“好言好句”,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民諺書籍,展示民諺中豐富多彩的內蘊。鼓勵人們從祖先留下的諺語中去領悟人生的哲理、父母的愛心、自然物候的變化。毋庸置疑,台灣的諺語中,許許多多是以閩南話流播過去的。如:“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少年毋打拼,老來無名聲”,“三人共一心,烏土變成金”,“一分錢,一分貨”,“無三不成禮”,“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食人歡喜酒,趁人甘願錢”,“家和萬事興”,“食米不知米價”等等。

  方言文化中,民謠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閩南話的民謠很豐富。早年,著名語言學家羅常培在《廈門音系》一書中便記下同安、廈門、漳州流行的民謠,如《阿達子歌》,流行於廈門、漳州,後傳入台灣。其歌謠詞是:“阿達子,做人新婦有道理,晏晏睏,早早起,起來梳洗抹粉點胭脂。落灶腳,洗碗箸,上大廳,拭桌椅;入房內,做針線。阿咾兄,阿咾弟,阿咾丈夫好八字;阿咾家官好家世,阿咾父母好教示”。(阿咾:誇獎)。泉州民謠《病囝歌》,漳州民謠《天烏烏》、《草蜢公歌》、《客鳥飛過枝》、《老鼠官歌》,泉州、南安的《桃花搭渡》,泉州、惠安的《五更鼓》等等民謠,早已傳入台灣,為台灣人民所傳頌。在潮汕及其他閩南人遷居地,自然也流行故鄉傳來的各種民謠,以抒發民情民風。其音調生動、通俗、易吟唱。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