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宗教 > 正文
泉州多种宗教汇总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佛教

  印度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67年)开始传入我国洛阳,到晋武帝太康九年(288年)才传入泉州,在南安九日山建有延福寺,是为泉州最早的佛寺。

  [strong]历代寺院

  [/strong]  寺院是衡量佛教兴盛变化的一个标志。泉州自西晋太康年间始建延福寺以后,直至隋朝,只建了四座寺院。唐时的泉州社会产生以有了很大的发展,海外交通兴起,为佛教活动提供了有利环境,有唐一代泉州一府七县就建了五十四座寺院,著名的有开元寺、东禅寺、梵天寺、云居寺等。这是泉州佛教第一个兴盛时期。

  唐末五代,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因时造势,统治闽国五州,深知乱世英雄祸福难凭,便誓愿归佛,拜南禅青原法系高僧雪峰义存为导义大师,在密室受佛心印。他当政二十九年,就在福建全境建造寺院二百六十七座,还浮海运木来泉州开元寺建造西塔仁寿木塔,与唐咸通年间文冉禅师募建的东塔镇国木塔形成一对双塔。他又用一万两金银研磨粉泥,征请泉州开元寺僧义英缮写金银大藏经四部二万多卷。王审知的侄儿王延彬先后出任泉州刺使十七年,平时好谈佛理,优礼僧人,捐田舍宅,大造寺院,对泉州佛教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来被宋僧普济所撰的《五灯会元》尊为居士。闽国始终不过五十年,泉州就有五十八座寺院,是为泉州佛教的第二个兴盛时期。其中王延彬、留从效、陈洪进以及他们的眷属族人为引亡荐福而建造的寺院就占一半之数。著名的有福清寺、云台寺、西禅寺、承天寺、香林寺等。《泉州府志》说:“泉当宋初,山川社稷不能具坛,而寺观之存者凡千百数,益信五季将佐割据纷争,忏罪福已,非为民也。”是非常中肯的。

  宋代泉州由于海外贸易繁荣,寺院也积累了雄厚的财力。所以两宋朝间又增建了崇福寺、南华寺、南天寺、雪峰寺、科山寺、戴云寺等五十八座寺院。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并为泉州三大丛林,并且又把开元寺里的镇国塔、仁寿塔改建成雄伟壮观的一对花岗石塔,俗称东西塔,是为泉州佛教发展的颠峰标志。所以南宋绍兴年间朱熹赞叹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元朝统治者对汉人采取民族歧视政策,虽然利用佛教来加强思想政治,但泉州的“南人”却缺乏建寺塑佛的热情。因此,元代统治九十七年,泉州只有出家人建造四座寺院。

  元末泉州发生十年外族叛乱,明初又实行禁海,同时倭寇对沿海城镇乡村掠夺破坏,政府频频用兵,寺院田粮大都被征作军费,加以中国佛教出现了“老成凋谢,象教凌夷,佛法不振,僧尼竽滥”的危机,明代泉州一府七县只建十八座寺院,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也只建五座寺院,说明泉州的佛教已走向衰微。

  自晋唐至明清,泉州一府七县所建寺院约二百五十余座。如果再把归属于开元寺、崇福寺、承天寺、梵天寺、延福寺的数百所支院也算进去,其规模很是可观。由于历史的变迁,自然的废圮,战乱的摧坏,以及佛教自身的兴衰,至今只留下三十余座寺院,成为游人凭吊游览的古迹了。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