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宗教 > 正文
泉州多种宗教汇总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麒麟壁 是清乾隆六年(1741年)所建的府城隍庙的照墙,现移建在泉州开元寺西塔旁边。壁高5米,宽19米,宽0.6米,图雕面积95平方米。当间粉壁上用青色琉璃陶鳞片镶嵌一匹大麒麟,龙首牛尾,麟身偶蹄,作跨步向前回首顾盼的姿势。地上散落元宝、如意、莲花、珊瑚、双胜、翰笔、羽扇、桂枝、犀角、灵芝、玉佩、葫芦等等吉庆祥瑞之物。大麒麟左右两块壁面,是用陶土雕塑烧制的镜象(进相)、蜂猴(封侯)、戟象(吉祥)、磬平(清平)、灵芝(如意)、牡丹(富贵)、鹿鹤(长寿),以及松竹梅等等喜彩吉利的图物。麒麟两端的耳屏是去除污疫、招彩纳福的二个道童。麒麟是我国古代人民奉敬的四灵之一,民间认为麒麟显瑞,应兆圣人出世,王道运行。

  泉州地区除了道教宫观神庙古迹外,还有洞仙隐士留下的传说,倒也充满神秘有趣的色彩。如唐代有蔡如金在清源山紫泽洞修真,手握藜杖柱地,地下泉水涌出,所以清源山有藜杖泉。又有郑文叔在紫帽山岩洞修炼,有人从洛阳捎书给他,他答谢一把粟米,捎书人回家一看,却是一把金粟。后人就把郑文叔所住的岩洞称为“金粟洞”。唐末诗人罗隐在罗裳山下乞食,受乡人侮辱,他便在山石上画马,夜晚马从山石上下来嚼食稻禾,乡人吆喝驱赶,马跑上山又变成画。于是乡人向罗隐道歉,罗隐又在山石上画木桩系马,马不再出。至今罗裳山画马石犹在。南宋绍兴年间有裴道人,不知来自何方,常在头上插通草花行歌街市:“好酒斟三盏,好花插一支,思量古今来,安乐是便宜”,后因追赶一条伤害人畜的大蛇至清源山纯阳洞,大蛇潜入洞中,他自己堵住洞口在岩石上坐化,此处便叫“蜕岩”。明代有董伯华在清源山紫泽洞向吴云靖学道术,有仙人送他一块雷公石,用来磨水霹雳雷声,吸引了许多人都来求写。董伯华每写一雷字只收一文钱,除自用外,全都送给穷苦人。后来他外出云游,把雷公石连同日、月、风、雷、云、雨六幅“雷公”画送给东街一家姓郭的好友。

  泉州道教人物中,当推五代南唐泉州人谭峭最为杰出。谭峭,字景升,父名洙,任国子监司业。谭峭自幼聪明好学,长成后不肯应试,却到清源山紫泽洞修真,再去中岳嵩山炼丹。相传他炼的丹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后来在四川灌县青城山羽化仙去,人称“紫霄真人”,南唐后主赐他“金门羽客正一先生”尊号。他著有《化书》一部,分道、术、德、仁、食、俭六卷,共一百一十篇,是一部进步的社会史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相混合的理论。他提出的社会变化和自然变化之间的关系和相互的影响,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实践上他同情农民疾苦,主张贫富共同劳作、共同享受的小农平均主义制度,所以他被后人称为农民思想家,他的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自成一家。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