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来语现象看泉州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中国泉州学研究
中国古乐的“活化石”--泉州南音中有一种竖吹的笛子,学名叫洞箫。唐代以管长给这种乐器命名,所以叫“尺八”。本地的民间乐师至今仍称洞箫为“尺八”。日本也保存着这种乐器,而且也叫“尺八”。
前年笔者到日本访问,在东京的江户博物馆看到一件出土文物“急须”,那实际是奈良时代的一把茶壶。导游在介绍这件文物时,对管茶壶叫“急须”,感到不可思议。而作为泉州人,我很自然联想到了泉州的〔kiap 5sio33 〕(《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172页写作“给烧”,实际应是“急烧”,即普通话的“药铫子”或“药罐子”)。回国后,一查工具书,“急烧”、“急须”都找到了,而且可以断定就是同一种器物。如唐・李商隐《肠》诗:“热应翻急烧,冷欲彻微波。”宋・黄裳《龙凤茶寄照觉禅师》:“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汉语大辞典》(缩印本)中卷4262页:“急须,煮茶、暖酒器物名。”至于为何会管茶壶叫“急须”,笔者认为这正说明茶壶是由“药罐子”变来的。名称的改变意味着茶叶曾经历了从药用演变成日常饮用的过程。
其次,中日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日语中汉语借词的读音有3个系统:吴音、汉音和唐音。其中,吴音最古老,它是“指奈良时代到七世纪左右输入日本的汉字音,这种汉字音的方言背景是汉语的南方方言”。①比较而言,吴音与泉州话的读音最为接近,有的甚至完全相同。洪笃仁教授曾经指出:“万叶假名(万叶假名为现代日语的片假名与平假名的符号前身,以完成于8世纪初的日本的最古老的诗歌集《万叶集》为名--笔者注)与闽南方言存在着音韵系统上的内在一致性。”② 请看日语数词发音与泉州话音的对比--10个数词,发音基本相同的有7个(为便于印刷,日语常用汉字以汉语的汉字代替;为便于比较,注音均采用国际音标。下同):
例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日本读音 [itsi][ni] [sang] [si] [*・] [l・ku] [sitsi][hatsi][k・iu] [tsiu]
泉州话音 [it5][li41][sam33][s・41/si41][ *・22][li・K24][ts・It5][pat5][kiu55][sip24]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