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手工制秤人56年坚守“匠心”——“守艺”到“守信” 诚信是杆秤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12-15

老街之“老”,在于其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也在于至今依然活跃着的老手艺。在晋江东石镇嘉应庙大门前的老街上,就有一间这样的小店。

曾建章在秤杆上钻孔

曾建章在制作秤杆

记者近日前往探访。小店不大,七八平方米的样子,墙上挂满了各种制式的杆秤,地上堆满了各种工具和秤砣。店门口,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人俯着身、低着头,一手拿锉刀,一手掐着细铝丝,在照明灯光下将铝丝插入秤孔中,用刀掐断,敲打拍实,一个锃亮的秤星就镶嵌在了秤杆上。

老人名叫曾建章,今年72岁,制秤56年。他16岁那年,为了学一门手艺,开始跟着制秤师傅学习制秤。根据传统,学制秤一般要学满三年才可以出师,出师后的曾建章留在师傅的店铺里帮忙,直到25岁,他才有了自己手工制作杆秤的店铺。

“制秤工序繁杂,最开始学制秤的时候每个步骤都困难,什么都要学,光学钻孔就学了几个月,钻到手酸,这一步到现在都是没办法用机器代替的。”曾建章说,从选材料到钉秤星,从打砝码到度斤两,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短斤少两缺的是诚信,这就需要制秤人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想制一把好秤首先要选好材。曾建章指着墙角堆放的木料说,选木材要选硬木,还要没有弯曲的,颜色要用红色的,这样秤花才看得到。说着,他从墙角抽出一根木料,开始制作秤杆。经过锯、刨、凿等过程,木料被处理成一端大一端小的圆滑秤身,给秤身两端套上金属皮后,秤杆初见雏形。

接下来是精细活,曾建章用墨斗在秤杆上打出影线,用分度尺划分刻度,再测准星,用砝码校验,钉秤星,接着钻孔、装钩……“像我手上这根称重19斤的杆秤需要钻近400个孔,花四五个小时才能做出一把。”他告诉记者,钻孔环节非常费眼力,他凹陷的双眼多半是钻孔时用眼过度引起的。

停下手上的活,曾建章告诉记者,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杆秤销售最旺的时期,那时,他和表兄弟经常要送货到石狮供销社去卖,而且供不应求。打磨杆秤,岁月也在打磨中逝去,但公平一直在。“钉秤星的时候通过砝码调位置,比如1斤位置在哪里、10斤位置在哪里,就在那里做记号,然后钉秤星,称起来就会准。”曾建章说,曾有商贩希望他在秤上做“手脚”,被他一口回绝了,“骗人是不可以的,我们制秤一定要标准公平。”

随着电子秤的兴起,买手工秤的人越来越少,制秤早已不是曾建章小店里的主要业务,但曾建章一直不舍得扔掉这份手艺。他笑着说:“我呀,就做到做不动、做不了为止。”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