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9点,姜明典会准时来到固定摊位。
20世纪,石狮、晋江一带,不少人远渡重洋谋生,书信成为他们与亲人维系情感的主要纽带。如今,书信逐渐被网络通信替代,但在石狮的街头,仍有一位侨信代书先生,在56年的代书生涯中,他用文字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一群侨眷的个体命运。昨日,记者联系上74岁的姜明典,了解他笔下的家国故事。
子承父业 以代书为生
在石狮市联谊商厦的停车场门口处,一张挂着“代书侨信、诉状、契约”等字样的摊位格外引人注目。摊位上堆了不少旧报纸和泛黄的信封,三四本英汉字典早已看不清封面,几块压书石散落在桌面。已年逾古稀的姜明典坐在摊位前,拿着放大镜低头看报纸,尽管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说起过往滔滔不绝,话语中普通话、闽南语随意切换,偶尔还能蹦出几句英文。
“初中毕业后未能继续读书,是我一辈子的遗憾。”1965年,姜明典以优异的成绩从石光中学毕业,却因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失去了升学的机会。消沉数月之后,在母亲的鼓励下,他接受现实,重新振作,花了一年的时间自学高中知识和英文。1967年,他便跟随父亲姜意涛的脚步,开启了“代写侨信”的谋生道路。
那时候,石狮、晋江一带有大批人“下南洋”谋生,书信成了他们和家乡亲人沟通的主要手段。起初,姜明典的代写摊位与父亲的摊位相距不远,父亲忙不过来的生意都会介绍给他。“一封信能赚一两角,一天就能赚两三元。”在当时,这样颇丰的收入让姜明典坚持了下来,并下定决心在此深耕。为了能写出让客人满意的书信,他曾恶补过文言文、意大利语和法语。
“在当时的石狮,市面上摆摊的代书先生就有二三十人,竞争十分激烈。”1969年,积攒了一定经验后,姜明典听从父亲的建议,开始了下乡代写的日子。为了寻找到需要写信的侨眷,他经常要徒步几十里路,装有纸、笔和大米的旧书包是他的全部行囊,肚子饿了便拿大米和村里人换红薯吃。直到两三年后,有了一定积蓄的姜明典才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自行车。
下乡游历的近十年里,姜明典的足迹遍布晋江、石狮的大小村落,为上千名侨眷写过家书,手写的书信寄往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家。时至今日,对于这些国家的地名,他依然如数家珍。
纸短情长 寄托思念和谢意
1977年,姜明典在石狮新华路上有了一个固定摊位。他是当时代书先生中最年轻的,又自学过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多国语言,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寻亲热潮中,他经历了一段忙碌的时光,每天找他写信、翻译信件的人络绎不绝,甚至邮局也要请他帮忙翻译英文信件,他也因此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代”。直到1991年,姜明典才把摊位搬到如今的位置。
“春花秋月等闲度,青丝变白发,一去几十载不复返……”回顾50多年的代书内容,姜明典的眼神中却透露着惆怅。他写的书信内容包罗万象,但写得最多的便是侨眷们对海外丈夫的惦念。他告诉记者,很多侨眷送别丈夫后,往后的几十年里没再和丈夫见过面,两人的联系只有一封封家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找姜明典代写侨信的人越来越少,但侨信的业务并非完全断绝。时至今日,家住在宝盖镇钱坑村的葛女士还会每个月请姜明典帮她写封信送往香港。“葛女士的丈夫早年患有疾病,他远在香港的结拜兄弟梁先生知道后,每个月都会寄3000港币回来给葛女士补贴家用。”姜明典说,为了表达感谢,葛女士便在收到钱后,寄封书信作为回礼。
今非昔比 见证时代变迁
“以前,我写的书信遍布海外,可以说有石狮华侨的地方,就有我写的信件。如今通信发达,谁还需要代写侨信?”姜明典的话语间有些落寞。尽管如今石狮的代书先生仅剩他一人,但代书行业早已今非昔比。
为适应时代变化,姜明典的业务范围也逐渐拓宽,遗嘱、碑文、哀悼信、寻亲信……这些他都有所涉猎。此外,他自修了法律,为一些不愿意花钱请律师的村民写起诉状和民事调解书。
在姜明典留存的底稿中,记者看到,不久前晋江有一个村的老年协会曾请他帮忙写信,动员海外族人捐资修缮祖祠。他告诉记者,如今侨信业务少了,但内容大抵相似,由以前的诉说家长里短,变为告知海外族人族内修缮古宅、宗祠的消息,希望其能予以捐助。此外,也有人会请他写信,写完后通过通信设备传递书信,这在他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仪式感”。
50多年来,在代写的一封封书信中,他见证了一个个被时代改变的命运,也看到了国家繁荣强盛后的另一番景象:年轻一代越来越少“下南洋”,归国华侨越来越多,国内的亲友事业有成之后,也开始向海外亲人送去帮助。
如今,每天上午9点,姜明典依然会准时来到固定摊位,到了傍晚5点多再收摊回家。“无论有没有生意,我每天都在这里。”他说,和路人聊聊天,看看报纸,打打瞌睡,也是自得其乐。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