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 光耀四海
发布时间:2013-05-26 来源:泉州晚报
《陈三五娘》让濒危剧种重现剧坛
梨园戏历史悠久,现存有关梨园戏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著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的《上傅寺丞论淫戏书》,刊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的《荔镜记》是现存有关梨园戏最早的印刷品。
提起梨园戏,许多新老戏迷都会想起《陈三五娘》。
1953年,经中央文化部批准,建立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梨园子弟重新聚到一起,开始了梨园戏的抢救、薪传、研究、发展工作。翌年以整理上演的传统名剧《陈三五娘》等参加华东戏曲汇演,一举夺得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舞美奖、乐师奖,苏乌水等四名演员获一等演员奖,从此,这一濒于灭绝的剧种以古朴优雅的姿态重现剧坛;1955年,该剧又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本奖;1957年,电影版《陈三五娘》问世,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剧目的影响力。从此,“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梨园戏以其古老典雅的风姿,蜚声海内外,在中国戏曲界赢得了卓著声誉,也引起国内及港台地区文史界、戏曲界的广泛关注。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戏曲故事又使民间传说更富有传奇色彩。脍炙人口的泉州梨园戏《陈三五娘》演出本,戏文增加了元宵赏灯、陈三磨镜、夜奔泉州等情节,美丽的传说不断丰满起来。
《陈三五娘》是“小梨园”流派的经典之作。这一流派形成于南宋时,当时许多皇室成员定居泉州,他们的府邸里大多有供私人娱乐的“家班”。南宋灭亡后,这些皇室的家班流落民间,便形成了梨园戏的一个流派。小梨园流派是梨园戏艺术水平最高雅的一个流派,风格典雅缠绵,表演细腻精致,保存了许多明朝初期的南戏剧目。
“十八棚头”保存经典剧目
戏以剧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梨园戏分为“上路”、“下南”、“小梨园”三大流派,有各自的专属传统剧目,俗称为“十八棚头”。相对于“小梨园”流派,还有大“梨园”或“老戏”,分别为“上路”流派和“下南”流派。
“上路”流派是指宋元时期,福建省邻近的江西、浙江两省的南戏班社流入泉州,并长期定居下来,与本地的声腔音乐相融合,形成了梨园戏的一个流派。宋代地方最高行政区称为“路”,泉州人习惯把邻近的、偏北方向的江西、浙江两省地区称之为“上路”,这一流派遂被称为“上路”。上路流派大多搬演“忠孝节义”题材,风格古朴苍劲,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古剧目,历史价值非常珍贵。如《王十朋》与《孙荣》是宋元南戏四大名剧中的“荆”、“杀”,是梨园戏中的珍贵遗存。
相对于“上路”的概念,泉州本地人自称为“下南”,由泉州民间音乐歌舞发展起来的梨园戏流派,便称之为“下南”。下南流派大多搬演民间故事,风格粗犷,散发着浓烈的草根气息。有《郑元和》、《梁灏》、《百里奚》等传统剧目。
旧时的梨园戏班多采用露天戏棚的表演形式,各自的看家剧目俗称“棚头”。梨园戏三大流派各有自己专有的“十八棚头”,但是都供奉“相公爷”为戏神,都自称源于唐玄宗时的宫廷表演机构——梨园,旧时戏班演出时都挂“梨园班”灯笼。故而新中国成立后,三派合一,统称为“梨园戏”。上个世纪末,我市将《李亚仙》等优秀梨园戏组织到东南亚交流演出,令许多旅居他乡的乡亲们和当地民众十分着迷,这一剧目成为凝聚海外乡亲们的文化纽带。
在下个月举行的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梨园戏经典剧目《陈三五娘》和新排剧目《丁兰刻木》将进行展演,让海内外广大戏迷充分感受“南戏活化石”独特的魅力。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