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风俗 > 正文
闽南文化 光耀四海
发布时间:2013-05-26 来源:泉州晚报

高甲戏 南海明珠 登峰造极

高甲戏旧称戈甲戏、九甲戏,古老雄浑、诙谐风趣,流播于闽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侨聚居地,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剧种,也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2006年,高甲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版文字 陈智勇

以丑演美华夏一绝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形成于清末。高甲戏的形成、发展,与浓郁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表演源于民间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最受闽南观众欢迎的地方剧种之一,鼎盛时我市高甲戏民间职业剧团多达两三百个。

泉州市高甲戏剧团负责人何杰说,高甲戏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北、杂四大行,后期发展为生、老生、旦、北、丑、杂等六门行当。高甲戏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高甲戏丑角有文丑、武丑,其表演动作模仿于木偶,富于夸张变形,诙谐滑稽。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甲戏的丑角艺术被推向极致,被我国著名文艺家高占祥赞为:“以丑演美,华夏一绝”。

 

 
梅花奖得主陈娟娟

 

《昭君出塞》成功“夺梅”

2011年6月,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暨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颁奖晚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泉州高甲戏新编历史剧《昭君出塞》成功折“梅”,该剧主演、一级演员、泉州市高甲戏剧团陈娟娟成为本届梅花奖得主。

评委组认为,高甲戏《昭君出塞》主创人员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让这部新编历史剧感染力倍增。该戏是我市近年来新创排的精品剧目之一,由福建省文联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郑怀兴担任编剧,他说:“昭君出塞一直是千古文人骚客诉说不尽的话题。高甲戏《昭君出塞》在基本保留原有故事情节之余独辟蹊径,还原一个善良可爱少女的自我成长历程。”

为了强化这一主题,特意细化了王昭君不肯随波逐流贿赂画工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妄点一颗“白虎痣”,致使元帝不敢召幸这一情节。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