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风俗 > 正文
闽南文化 光耀四海
发布时间:2013-05-26 来源:泉州晚报

南戏活化石 梨园春满堂

今年元宵佳节,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举行的2013年“元宵灯火如梦”演出季引来铁杆“粉丝团”,近50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的梨园戏迷相约来古城泉州看戏。

 

梨园戏为何有这般魅力?这一古老剧种是用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中国地方剧种,起源于泉州,流行区域涵盖闽南、台湾、东南亚等广大的闽南语系地区。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滥觞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可追溯的历史达八百年之久,比昆曲早两百年,比京剧早六百年。由于历史悠久,梨园戏弥足珍贵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形态,被学术界誉为“南戏活化石”。

2002年,梨园戏作为我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5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戏曲类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昆曲。 □本版文字 陈智勇

   名编名角

照亮梨园戏的星空

梨园戏作为传承八百余年的古老剧种,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批名编、名导、名角,他们为这一剧种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