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劳动课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5-22

学生围在一起刺绣 (市档案馆供图)

2022年秋季,劳动课正式成为我国中小学的独立课程。日前,新华社发布了《对劳动教育新课标实施两年的效果观察》报告,指出在过去2年劳动教育推进到何种程度、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探索路上获得了怎样的收获与思考,又何以让人发出“上好劳动课不简单”的感叹。新课标实施两年来,泉州各地劳动课上得怎么样?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学会劳动、爱上劳动?就如何上好劳动课,泉州晚报记者展开走访调查。

安溪桃舟中学将劳动课搬到田间 (张兴良 摄)

追溯

劳动课的69年变迁

据公开资料显示,首次明确劳动课独立开设是在1955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学计划及说明》和《关于执行小学教学计划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均独立开设“手工劳动课”,每周1课时。69年来,劳动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这些年中也几经变化。

六七十年代:实实在在的劳动力

“那时候有半工半读的学校,学生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力。”今年73岁的苏定兴是一名退休教师,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他依然记得当时每周开展的2次劳动课堂,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里劳作,掌握劳动技能。当时镇上还有一所学校实行的是半天读书、半天到劳动基地劳动的就读模式。

“60后”的张碧还记得当时学校设有每周半天的劳动课,上课内容就是到田里做些农活。插秧、捡花生、割水稻,都是他在那时候学会的技能。

而对于“70后”的陈先生来说,当年的劳动课是实实在在的劳动锻炼。他说,当时的办学条件比较差,学校修操场的沙石等都是同学们利用劳动课从河边一担一担挑回学校的,“劳动课是我们当时的一门必修课,爱劳动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培养起来的。”

八九十年代:学习各种生活技能

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组成后,明确提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第一次提出把“劳”与“德、智、体、美”并列为五育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组织春游,集体步行几公里,体验野外生活。”1985年出生的小伟特别怀念小学上劳动课的日子。老师背着锅,学生们则带上蔬菜、肉和米,到一处河边生火做饭。几乎每个同学都掌握了做饭的本领。而到了初中,每周五下午的全校大扫除,也是同学们最期待的课程之一。

“当时有两周的农忙假,直接让我们回家干农活。”1990年出生的张泽智从小就是摸着锄头长大,每年农忙假的时候,帮家里收割稻谷让他记忆最深。通过小时候的劳动积累,他很早就知道,吃苦耐劳是一种难得的品格,通过劳动是能够获得回报的。

“00后”:劳动被融入综合实践课

2000年1月,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取消了必修课中劳动技术课的单独设置,将其涵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这是劳动教育课程自1955年单独设置以来第一次被取消。

“当时的课表上未出现劳动课,也没有什么印象。”生于2000年的陈清风表示,在他小学时期没上过劳动课。不过,学校组织开展的综合实践课内容很丰富,比如老师带领学生种植花草、喂养小昆虫等。那个时候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老师和家长都在追求分数,导致劳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

劳动课堂逐步恢复

重学科轻劳动的局面,在近些年逐渐开始扭转。

2015年7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提到,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同时,还要在课外校外安排必要的劳动实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劳动课程终于再度独立。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程内容共设十个任务群,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不同学段,设置了不同的目标。

新华中心小学开辟“绿芽”红领巾劳动教育实践园地 (学校供图)

当下各校劳动课形式多样

传统手工艺制作、校园开心农场、厨艺风采展示……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正在融入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记者在泉州多地探访看到,各地学校的劳动课基本开齐,劳动教育逐渐走向课程化、规范化。

“过来瞧,过来看,天然无污染的新鲜蔬菜噢!”5月11日9时30分,由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组织的“以蔬换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天售卖的蔬菜是学生们在学校劳动园地中亲手种植、用心养护的成果。记者走访看到,学校在操场一侧设置了一条长110多米、宽3米的菜园,开发成“绿芽”红领巾劳动教育实践园地,各年段分得一块“责任田”,由学生负责各种瓜果蔬菜的种植、养护和收获,促进学生对农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不久前,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也在校门口义卖蔬菜,所得钱款交由学校大队部,用于爱心助残项目。从2019年秋季开始,学校在“红领巾试验田——科学之田”开展“每季一培”主题劳动实践活动,由四五年级部分同学组成学习共同体,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和种植能手陈师傅的协助下,学会蔬菜的种植方法。学校还开设花艺、剪纸等劳动课程,邀请专业老师走进校园授课,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2年前,鲤城区新步实验小学在学校隔壁承租了一片农田当作“快乐农场”,按照班级划分区域,分为27块“责任田”,专门供学校开展种植课程。农场由学校和家长共同运营,二至六年级每个班级分到一块地。学校每周都会组织学生到农场开展种植课程,学生负责各自班级“责任田”,自主决定种植作物。

地处中心市区的泉州五中建设了“校园农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传统农耕体验与现代农业探索融为一体,在城东校区建设植物组织培养室、阳光大棚、食用菌培育与种植体验馆、中草药培育区等劳动实践场所,依托校园智慧平台打造“劳动思维广场”。

而远在安溪大山深处的桃舟中学,因地制宜开展稻谷生产劳动教育课程,从插秧到收割再到晒谷,贯穿一整学年。通过学习与实践,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生物、地理学科的知识储备,而且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

泉州第三实验小学举办“我是生活小达人”活动 (华园供图)

焦点

“上劳动课容易,上好劳动课难”

记者采访发现,当前一些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许多一线劳动课教师的共同感受是:“上劳动课容易,上好劳动课难。”

学校有困难 课程软硬件面临不足

实际上,目前许多学校的劳动教育面临着劳动实践场地不足、专业设施设备不全、相关师资缺乏等问题。劳动课多由班主任或体育老师兼职授课,课程形式较为单一,这同时也在挤压教师的本职工作,给教学任务带来挑战。

有老师坦言,学校重形式轻过程,劳动教育成走过场。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老师并不清楚。因此,有的劳动教育课程由“做”劳动变成了“说”劳动,学生缺少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机会,达不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为了拓展学生校外劳动机会,不少学校选择到社会上的劳动基地进行研学活动。不过,由于各劳动基地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家长并不看好。家长陈先生曾跟随孩子一起参加研学活动,到了蔬菜基地,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听介绍,他认为这样的活动花了钱却达不到研学的效果。

家长不重视 忽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当下,‘儿童中心主义’让孩子们得到了万千宠爱,不愿意让孩子吃苦受累、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成为家长一种普遍的心态。”青少年教育专家张秀云指出,好的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能够给他们的精神补“钙”,增强孩子们分工协作的意识和自力更生的品格。如果缺乏劳动教育,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孩子良好品德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缺乏劳动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好逸恶劳、嫌贫爱富的价值观;对劳动者和劳动成果不尊重,不会体恤父母的艰辛,缺乏感恩;容易萌生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想法,成为啃老一族;抗挫折能力差,遇事容易退缩,遇到挫败容易想不开。

孩子们挑担学劳动(市档案馆供图)

声音

让孩子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生活、学习环境与前人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如何上好新时代的劳动课?

补齐短板 多管齐下办好课程

劳动教育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事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日前,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学德育和劳动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各地要落实劳动教育要求,指导学校常态化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社会劳动,积极参与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创新做法。

根据泉州市教育局要求,要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出实招。各地各校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办好“劳动周”“劳动月”,构建多学科渗透、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办学特色、专业学科和地域优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和“学习劳动+劳动学习+技能提升”纵向的课程体系,因地制宜、梯次推进、有效衔接;要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力度,加快补齐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短板弱项,坚持“质”和“量”两手抓、双提升;要在拓展劳动教育场所资源上求突破,加强劳动教育实践设施标准化建设,逐步配齐建好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丰富各级各类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为常态化、经常性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保障。

深入推动 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多位业内人士提出,要解决劳动教育实行中的种种困难,首先要强化劳动教育的软硬件保障。其次,要强化劳动教育的安全保障,争取更多家长支持。

“劳动教育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的是动手实践,重视学生的教育体验。”新华中心小学校长郑志清表示,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从劳动中感受到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实现多维度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他建议各个学校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只有建立这样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才能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让学生获得劳动技能才是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吴树伟坦言,当前对劳动教育的评价还存在重形式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他建议,将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参评结合起来,帮孩子们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重视劳动教育说到底只是一种价值理性的回归。”张秀云表示,如何让学生在劳动中内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之道,是劳动教育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让劳动教育的范围广起来、难度高起来,才能为劳动教育增添“实践出新知”的色彩。而劳动教育的深一层目标,就是涵养学生用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的信念。

多方联动 建立劳动教育协同机制

陈雯是一名二胎妈妈,每到周末,她都会带孩子们去买菜,并且手把手教孩子做饭。令她欣喜的是,孩子在学校上完劳动教育课后,回到家还会抢着做家务活。

“学校要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家长也应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张秀云表示,落实劳动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调。劳动课本身要和生活密切结合,包括生产劳动与生活劳动,以及为他人服务,范围很广。学校和家长要相互配合,让学生通过对劳动教育课程和教育内容的亲身实践,了解整个劳动过程,理解劳动的真实价值,从而从根本上培育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结果。

郑志清受访中提到,在学校开展的多元劳动教育初期,有家长担心劳动会影响学习,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家长明显感受到孩子从逃避劳动到主动劳动,自理能力变强,家庭亲子关系更融洽。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校长、教师坦言:劳动教育需要多方联合承担主体职责,不仅教师、班主任是教育主体,家长也是教育主体,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敬老院等机构都可以承担教育责任,都可以为劳动教育作贡献。因此,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要在家校社联动的意义上,建立一个基于劳动教育的协同机制。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