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学术研究 > 正文
论宋代泉州的医药环境与吴真人的成神
发布时间:2013-05-23 来源:泉州海交史研究

  泉州人信奉吴真人,明代已极深广,久盛不衰。岁时必抬其神象踩街游行,据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引明末宰相黄景*《温陵旧事》记当时泉州元宵节盛况说:神皆四舁,惟通淮关大帝,花桥吴真人,南门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境玄坛元帅则八抬,吴真人、天妃步行耳,余皆驰脚步撵其疾如风,虽奔马弗及。明代泉州崇拜吴真人的程度与妈祖相等。

  附带说一下,泉州郡城供奉吴真人的庙宇颇多,最著者民谚称之为"北甲桂花"--北山宫、甲第宫、桂坛宫、花桥宫等四处。今桂坛、甲第二宫已废,另原有的南门青龙宫、三堡宫则存。又据台湾王人瑞于1986年所撰《台湾庙神榜》第16面称:"自郑国姓渡台时起,大帝即为漳泉人士随迁景仰之神,流传至今,全省奉为主神的庙宇已超过二百七十多间。其中以学甲慈济宫、永和福天宫最负盛名。至于信仰民众为他所建辉煌庙宇,首推台北大龙峒保安宫最为宏伟。"可见吴真人在台湾的神力广被了。

  本文得出如下几点看法:

  (1) 吴真人在世的北宋初。是五代中原赂福建大移民高潮之后。又是泉州海外交通更加勃起之前。中原人民来闽需适应闽南海滨湿热的气候与水土。南航人员也需要适应热带更湿热的气候与水土。因此泉州在当时的地区性防病健身的医药研究方兴未艾。他是代表当时闽南医药发展的一位人物。

  (2) 吴真人生前是个医生,善于治疗闽南一带的瘴气病、疫症、皮肤病等,又善于采当地的中草药治病,是泉州一带的名医。死后成为一方的医神,以后更成为一方"保境安民"的乡土保护神。随着适应海外交通移民的形势,他最后成为海上的医神兼泉漳二府对台移民的保护神。

  (3) 吴真人的显圣和受帝皇的封爵,时间在南宋及明初两时期,都和泉漳的高官如丞相梁克家、曾从龙及尚书漳州人颜师鲁等的宣扬推荐有关,也和郑和下西洋有关。他是在发展海上交通贸易和移民出洋的新形势下逐步升级。

  (4) 明清时期,他的医神地位继续上升,随着对台湾的开发,闽南人大量移居台湾,他更成为台湾处泉漳移民共同信奉的乡土神祗。他的信徒之众仅次于妈祖,而超过其他乡土神祗。例如清水祖师限于安溪人,广泽尊王限于南安人,青山王限于惠安人,开漳圣王限于漳州人,三山国王限于客家人等。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