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泉州的医药环境与吴真人的成神
发布时间:2013-05-23 来源:泉州海交史研究
泉州是滨海地区,虽说在东晋时期已有中原人避难移民来居,唐代泉州已是我国南方四大海港之一,但仍然被北方人民视为边区荒邑,作为朝廷官员因罪贬谪流放之处。唐朝宰相姜公辅就曾被贬来泉,卒葬南安九日山。唐代文豪柳宗元贬广西,赋诗寄同时被贬至福建的同僚称,"共百来越文身地",把福建也视为边荒畏途。唐未战乱,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等才带领大批北方移民入闽,福建经济因之更加发展。福建经济发展之要领不外开发山地和泛海通商两途。本文不予讨论,但中原人民从黄河平原的低温干燥的老家,迁进泉州山海交会炎热潮湿的新区,水土不合,病种殊异。怎样治病保健,祛疾延年,便函成为移民中发展生产之外的最首要问题了。
吴真人名本,北宋泉州同安县礁乡(现划归漳州市龙海县)人。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6年),卒于景祐三年(1036年)。生前是个名医,死后被尊为神。他的医术在史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述,但据乾隆《泉州府志》卷十六记泉州人官至少师的庄夏所撰白礁慈济官于南宋嘉定庚辰(1220年)重修的碑记说,吴真人生前:"尝业医,以全活人为心,按病投药,如矢破镝。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怪叵晓之状,亦就痊愈。是以疠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午其门侯,无间贵残,悉为视疗,人人皆获所欲去"则吴真人所治之病,"疠"即是瘟疫,"疡"即是皮肤病,"痈"即是毒疮,都是湿热的南方气候气流以行之病。还有那些"沉痼奇怪叵晓之状"的病症,我想就是一些不经记载于宋代以前的医药书的南方特殊疾病。吴真人的"吸气嘘水"的疗法,我想大约属于南方巫医饮水解毒,清热理湿,运气固中之法。传说吴真人晚年因上山采药而牺牲,则他又是一个使用闽南一带的青草药治病的草药医生。宋嘉定年间,青礁慈济官漳州人杨志所撰的碑记,也说吴真人"以医活人枕中,肘后之方,未始不数数然也,所治之疾,不旋踵而去,远近咸以为神"。聊聊数语,说明其医效卓著。因此我认为他的医术所以特别奏效,关键在于熟悉闽南一带的气候水土,能"按病就医"。不拘守于中国古代中原人所运用之医法及药物。我国幅员文袤,药物鑫多,各地医药家不开按自己的经验丰富了祖国的医药宝库,如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他著的《本草》就增有当地的"蕲蛇、""蕲艾"等土产药物。吴真人到底发现和使用哪些很有疗效的闽南土产药,史籍难稽。但也无不推理可想之处。
说来很凑巧,吴真的小同乡北宋泉州同安县芦山人宰相苏颂,吴卒于1036年,苏生于1020年,可说是同时稍后。中国过去的《本草》之书,都为北方人所纂。《宋史》卷297艺文志载,苏颂校本《本草图径》二十卷,是第一部闽南人主修的我国官定药书。苏颂的政绩不赘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地理医药无所不晓。据《宋史》卷340苏颂列传载:"使契丹,过冬至。其国历后宋历一日。北人问,孰是?颂曰:历家算术稍异,迟速不同,……或先或后,从其历可也。"说明苏颂善于掌握地区差别,以处理科学问题。那么,他的《本草图径》对"疠"、"痈"、"疡"等南方沿海疾病,有否新的药物记载。可惜我对中医药一窍不通,不然,是大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吴真人和苏颂是北宋泉州同安县的两个医药家,吴既在前,则其影响可及于苏。苏的著作也可能包含吴使用的药物。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