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思路,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提升产业规模和整体素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分类指导,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形成文化产业“东、中、西”优势互补、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我们应该看到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与经济发展类似的问题。
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协调,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我个人认为在某些方面有着基本的相似之处。西部地区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文化资源转变成为产业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地区间的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协调,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缺少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文化资源浪费现象,在旅游演艺、节庆会展、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有一些与当地的文化资源禀赋联系不大的,像动漫等新兴产业领域,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第三,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发展。我们注意到有一些地区没有很好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忽视产业发展规律,盲目上项目、搞园区,不少地区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也相当雷同。这对文化产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0余个省区都提出要在“十二五”末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种重视程度十分可贵。
但中央提出的或者“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并没有明确一定要在“十二五”期间达到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按照中央要求,在国家层面2020年文化产业要达到支柱性产业。有的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但对于中西部地区,盲目提出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在“十二五”末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我感觉困难还是相当多的。
大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积极性应该受到肯定,但重要的还是应该遵循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2011年,中央发布了在新的十年中对西部大开发予以重视和支持的各项措施,达50多项。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首次将文化产业列入国家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这对于西部12省区市今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