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巷遇·孝悌巷:这里有一块古城罕见的纱帽石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12-20

巷遇档案

泉州鲤城区孝悌巷,东起北门街,南抵新街,因巷内原有一宫,匾额上写有“孝悌仁里”,因此有了孝悌巷的名字。上世纪50年代,孝悌巷中段兴建华侨新村,孝悌巷被分成了前孝悌巷和后孝悌巷。

孝悌巷中原有一座观音亭,因此也叫观音亭巷。孝悌巷位于古城北隅清源铺孝悌境,境庙孝悌宫,原在泉山门楼,后移下孝悌巷口,东向、临街、祀伍子胥,今已不存。

孝悌巷示意图(陈慧芬/制图)

上世纪30年代的孝悌巷和西帽石(纱帽石),附近多为果园。

北门街孝悌巷口的牌坊

在北门街孝悌巷巷口,曾有一座孝悌坊,宋景祐年间(1034-1038),由泉州知州苏寿为表彰郡人陈继文累世同居而立。明万历四十年(1612)之前已废。如今原地重修一座恩荣牌坊,上书“孝德流光”4个大字,后面是“纶恩奕世”,这座牌坊原来在裴巷附近,2001年在此重修,保留了部分构件。

在爱国路东段与孝悌巷之间,曾有民国时期泉州商会会长傅维彬家“层园”,这里曾保存过唐故城的残墙小丘,傅维彬利用土丘底宽上尖,开成四层,最上为平台,广植花卉,今已不存。

前孝悌巷32、34、36号:

清光绪年间泉州最后一位翰林

前孝悌巷32号翰林第

前孝悌巷32号、34号、36号,是相邻的三间古大厝,据32号户主介绍,泉州清末进士王式文三兄弟分居于此。其中36号的王氏后人迁居台湾,大厝几近荒废,34号、32号大厝保存下来。

32号门前挂有“翰林”字样,据年逾九旬的王友坤老人介绍,这是一座三进三开间带单护厝的大厝,约有百年历史,为清末进士王式文府第。

王式文,字伯清,号云汀,清晋江县东门外卅八都万安埔金屿乡乌屿人(今丰泽区城东街道凤屿社区),为乌屿王氏十五世祖,出身寒微,后移居泉州北门孝悌巷纱帽石建宅,王家被称为“纱帽石王”。

王式文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中举。清光绪九年(1883)中进士二甲36名,同年5月授翰林院庶吉士。同年12月,“中法战争”在越南爆发,王式文曾短暂返福建协办海防事务。光绪十二年(1886),王式文授翰林院编修,也是清光绪年间泉州最后一位翰林。

后来王式文回泉州老家守孝,服丧期满后,不再出仕。曾任清源书院、双溪书院讲席,后又与蔡廷兰、赵云石、曾光斗等人在台湾蓬壶书院担任过主讲。光绪廿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光绪廿一年(1895)《马关条约》签署后,王式文随即携眷返回泉州孝悌巷,不久后患风寒病逝,时年54岁。

据史料记载,王式文工书法,所作斗书十分罕见。清光绪十一年(1885)仲夏,王式文为老家乌屿王氏宗祠撰联:“源出东坑凤江派远,身依北阙螭陛恩浓。” 曾题写洛阳桥南乌屿海神庙的“海岛蒙庥”匾,字属台阁体,端秀可喜。现丰泽区东湖仁风宫的门匾“朝阳阁”,为王式文所书。北京白云观正殿前,存有王式文3寸正楷碑文1方。

王式文书法(蔡永怀/供图)

前孝悌巷36号古厝仅剩大门

前孝悌巷21号:

奇特的纱帽石来历

纱帽石

孝悌巷21号王家院内,保存着一块纱帽石,这也是“纱帽石”地名和“纱帽石王”名称的来历。纱帽石用花岗岩雕成,像古代官员戴的“纱帽”,上面雕有瑞兽花草。高51厘米,宽55厘米,底长61厘米。

纱帽石上的纹饰

在孝悌巷44号,户主张德源讲述了自己了解的纱帽石来历,张家世居孝悌巷,在清代出了一位总兵,这位张姓总兵个子较矮,上马不便,于是找人打造了这块上马石,置于门前,方便出行,因为造型很像古代纱质官帽,被街坊称为纱帽石,孝悌巷口的这一段也因此得名“纱帽石”,王式文家族也因此得名。后来房子卖给21号王氏,纱帽石就留在了王家。

街坊回忆以前纱帽石所在的地方

拾遗

木偶雕刻大师

前孝悌巷50号

前孝悌巷50号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景然的家,门前刻有一对“景然”的冠头联。王景然是福建省江加走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14岁的王景然考上了泉州市工艺美术社,师从木偶雕刻大师江加走之子江朝弦,学习木偶雕刻。其间还师从著名国画家黄紫霞学习绘画和雕塑。他创作的《六头猴王》,在传统形象的母体上,增加5个大小不一的猴脸,从下方轻触机关,6个猴头的嘴巴和眼睛能同时动起来,充分表达孙悟空的机灵善变的人物形象。在省内外工艺美术品大赛上,他的木偶头雕刻多次获得金奖。

王景然《六头猴王》

观音亭

孝悌巷也叫观音亭巷,王景然介绍,观音亭就在孝悌巷的路边,上世纪50年代以前还保存,后来因修华侨新村而消失。

六孔古井

前孝悌巷原泉州机电厂

孝悌巷居民吴曙明介绍,如今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内的古井,也属于孝悌巷,经过如今的泉州机电厂的旧厂门可以抵达。

六孔古井

吴曙明介绍,这口六孔古井是古城最大的水井之一,如今已经重新加上了井盘。以前几乎全孝悌巷的居民都会来这里打水使用,这里地势高,水却从不枯竭,只是水面距离井口很远,古城普通的水井用一根麻绳就可以打水,这里需要两根。如今成了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的一景。

寄园民宿

后孝悌巷15号

后孝悌巷15号是“寄园”民宿,主理人李勇清以古文中“人生如寄”的生命感悟,取“人生本如寄,春风过满园”之意命名。李勇清在古城城北长大,受到家庭熏陶,从小喜欢字画古玩,经营“寄园”后,以多年的国学审美,亲自设计了这家民宿,并将收集的石雕、太湖石、古建筑构件等点缀在院中,细节处充满泉州传统味道。

“寄园”中保留了旧的夯土墙,还有几处蹲狮柱构件。

后孝悌巷一角。(许志荣/摄)

策划 ▏许志荣

文图 ▏王了

视频 ▏谢游明

编辑 ▏杨莹 洪燕如

注: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开元街道党工委、华新社区居委会、王友坤、王景然、吴曙明、丁秀美、张德源、陈薇、魏怀阳、蔡永怀、施峰、李以健等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来 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