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阳节。在泉州,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退而不休、余热生辉,或扎进“泉州文史富矿”,如同侦探般在古籍文献中,挖掘泉州的历史故事;或奔走山野田间,坚守在保护文物的第一线;或执掌一门技艺或语言,致力于文化传播推广……他们是“永不退休”的民间文化守护人,用热爱与执着,自觉自发守护泉州文化的根与脉。
20世纪80年代,经泉州文化部门同意,辜恩来曾为日本学者传拓西塔第四层的“猴行者”。
辜恩来正在指导辜劲拓拓碑
辜恩来
传拓石刻无数 为文物留“档案”
传拓,是用纸和墨(色)以拓包从铸、刻器物上捶印其文字或图案的技术,这门技艺犹如附着着历史讯息的“拍照艺术”,让文化遗产有序传承。在泉州的传拓界,提起辜恩来恐怕无人不晓,他传拓的数量堪称泉州之最。
辜恩来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他家原在泉州西街清军驿,因毗邻开元寺,他逐渐与设于开元寺的省文管会晋江办事处的老先生们熟悉了。辜恩来高中辍学后,给老先生们当起了临时工,帮忙打扫、守护文物。后来,老先生们牵线搭桥,把他推荐给著名器物传拓专家马子云先生。从此,辜恩来通过书信,向马子云讨教,学习专业的传拓技法。从1959年第一封信至1984年最后一封信,师生俩足足通了26年书信!
数十年来,辜恩来传拓石刻无数,历数泉州之最。他曾三次传拓九日山摩崖石刻,协助泉州文物部门,为数十处文保单位描红。他拓下古阿拉伯文碑刻、航海祈风石刻上的神秘语言文字,传拓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五里桥、洛阳桥等古迹上大大小小的石刻。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到开元寺考察时,经泉州文化部门同意,辜恩来曾为其传拓西塔第四层的“猴行者”浮雕。
传拓不是轻松活,一根刷子一天要锤打几千下,单单手臂的酸痛就令人吃不消。而且摩崖石刻多在深山或峭壁,拓一块碑,快的一天,慢的两三天。遇上大块石头,还要加速度拼体力。但哪里需要传拓,辜老先生的身影就出现在哪。
2000年起,辜恩来应鲤城区文旅部门邀请,为老城区的文保石碑描红。他喜欢骑自行车到处转,古城哪里有古迹,哪里有石刻,都在他心里。为更好地保留文化遗产,他把大儿子辜劲拓,培养成传拓高手。如今,50多岁的辜劲拓历经30余载磨砺,成为泉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这两年,年逾九旬的辜恩来较少外出传拓,但他仍坚持在家做小型碑刻传拓。“传拓技艺是中华历史文化的延续,把它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辜恩来说道。
2003年,在元代古墓葬发掘现场的黄真真。
退休多年后,黄真真依然经常上山进村,勘查文物古迹。
黄真真
昔日考古“女汉子” 暮年护遗不停歇
今年68岁的黄真真,在泉州文化记者圈名气很大。干了一辈子文物考古、文物保护工作,而今退休8年的她,只要有人请她调研文物资源,她总是热情又爽朗地笑道:“好,我跟你们去!”
1980年,黄真真进入泉州文管部门工作,彼时全国文物普查,她几乎走遍泉州主要城镇、村庄,对分散在各地的重要文物单位,进行鉴定记录、绘图摄影及资料整理工作。1988—1989年,全省地下文物专题普查,她再次参加,对数十处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进行复查。
古墓发掘是一场身与心的双重磨炼,“女汉子”黄真真却常常出现在考古一线,她参加或主持清理发掘过数十座从唐代至20世纪初的墓葬。市区北郊原“少林寺”遗址出土的僧人骨灰罐刻画有4尊武僧形象,为泉州有少林寺的论点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市郊东岳山明代糖水灰墓中出土的完整女尸,被送往医学院作标本;泉州宏福园附近的南朝墓内出土了1400多年前的纯金手镯……许多由她亲手发掘出来的文物,如今,成为博物馆展品。
担任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主任的那些年,她是洛阳桥、安平桥、圣墓的第一责任人。她修桥、造路,发动社会在灵山圣墓种植数百株梅树,在安平桥畔举办首届“龙舟赛”,编撰出版《安平桥志》……“‘两桥一墓’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作为女性文物工作者,有幸当了它们十几年的责任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黄真真感叹。
黄真真至今活跃在泉州文化遗产保护前沿。她担任鲤城文史学会监事长,频频现身泉州多地学术探讨现场;奔走乡镇,为城乡文史交流和文物史迹考察牵线搭桥;上山进村勘查,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遗迹给予保护建议;为大学生、为遗产点志愿讲解员,科普泉州海交史相关知识;全过程参与泉港后龙镇土坑村文物资源调查及专家评审……
“不管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传统文化的弘扬,都需要靠一代代人接力完成。”黄真真退休后发挥光和热,保护文物的脚步不停歇,她也总是勉励年轻人加入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
李丽敏在小学讲授“泉州方音课”
1998年,李丽敏受邀到台湾任课,并为台湾戏曲演员们录制《荔镜记》校勘注释念读的光盘。图为李丽敏在台湾留影。
李丽敏
四十余载“正音老师” 让正宗“泉州音”代代传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近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泉州音”吟诗社,在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泉州艺术学校教师李丽敏的带领下,学生们用闽南语泉州府城腔吟诵唐诗《画》,令人耳目一新。
“泉州方音的文读音,相当于唐朝的中古音。用泉州的文读音读古诗,平仄、押韵能体现得更淋漓尽致。”70多岁的李丽敏,在泉州方音(方言)教学领域十分有名,1966年自省艺校梨园戏表演专业毕业后,她曾下放永春县工厂、文宣队,1977年回到泉州后从事戏曲艺术教育工作。1984年起,在泉州艺校担任南音、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等泉州声腔艺术专业的正音老师,直至退休。
何为“正音”?众所周知,泉州方言在各县区有着明显的乡腔差异,而泉州声腔艺术,必须用标准的“府城音”表演。李丽敏的“泉州方音课”,是这些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抢救传承泉州方言,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抱着这一念头,李丽敏2003年退休后,受聘于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承担南音系正音课程,这一教就是15年。
那些年,李丽敏每周雷打不动两节正音课。为了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她探索适合大学南音教学需要的泉州方音的教材结构形式、内容,认真写教案,于2006年编纂出版《泉州方音教程》。
2007年,李丽敏成为泉州电视台《学说泉州话》栏目主讲嘉宾。她既写稿,又主讲,仅7年写成的稿子就超过50万字。她的节目贴近生活,语言浅显易懂,引发许多老泉州人的共鸣。
“泉州方言语音词汇,在年青一代的身上几乎是陌生的,我想尽我所能,让正宗的泉州方音传承下去。”2022年秋至今,由泉州市历史文化中心引荐,李丽敏受邀到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教授小学生用泉州方音吟诵古诗,传授国学经典文化的优秀传统,让更多孩子学会泉州方音并成为传承的种子。尽管日子忙碌,她也没有放弃对泉州方言文化的研究,先后发表了《略谈泉州俗语》《泉腔南戏古诗词的探讨》等文章。
陈德杉(左)把洛阳桥的文史典故整理成书
陈德杉(左一)为外国友人讲解洛阳桥
陈德杉
八旬“守桥老人” 洛阳桥“活字典”
陈德杉的大名,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如雷贯耳。这位被誉为洛阳桥“活字典”的八旬老人,精神矍铄,他口中的洛阳桥传说鲜活又生动。
陈德杉自幼在洛阳江边长大,在爷爷的熏陶下,那些关于蔡襄造桥、夏德海江中投牒的传奇如同珍珠,串起他对洛阳桥最初的憧憬与敬畏。成年后,陈德杉在洛阳镇工作多年。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方舟考察队踏上洛阳桥时,陈德杉作为讲解员,将洛阳桥的历史、传说、建筑特色娓娓道来。当领队迪安博士提出疑问:“为何桥一面建成筏型桥墩,另一面却没有?”那一刻,陈德杉仿佛化身为古桥的代言人,从容不迫地解释道:“为减少海水退潮对桥身的冲击,所以在桥的一侧建筏型桥墩,而涨潮时冲击力小的一侧就不需要。”他的专业讲解赢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认可。
1996年起,陈德杉退居二线,但他退而不休,身兼洛阳镇文史研究会会长、洛阳镇关工委主任、文化站站长数职,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为一批又一批各国专家学者讲解,也为一拨又一拨学生讲解。沿洛阳桥边走边讲一趟至少45分钟,常常从这头走到那头,衣服都湿透,他却说:“文化需要传承,不好讲也要讲,这是责任,也是使命和光荣。”
“我年纪大了,要培养更多年轻人接班,让洛阳桥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陈德杉仿佛被赋予了使命,这些年重点开展洛阳桥讲解的推广,更系统地搜集、整理洛阳桥相关资料,迄今已编著《洛阳桥古今诗词选》《洛阳桥传说》等十几本书籍。他也成为泉州民间文学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荣获“全国中华传统文化杰出传承人”“世界教科文杰出贡献奖”“联合国非遗贡献奖”,被授予“世界教科文杰出文化人物”“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联合国非遗艺术传播大使”等称号。
颜呈礼(左二)专注安平桥文史研究,并身体力行推动恢复文化习俗。
近年来,颜呈礼频频组织各类活动宣传泉州文化。
颜呈礼
专注安平桥文化研究 身体力行恢复文化习俗
今年60多岁的颜呈礼,是安平桥历史文化研究会的负责人。从小在安海生活的他,对安平桥、安海古镇有着说不完的情缘。
高考恢复后,颜呈礼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回到安海当老师,安海镇区6所小学,他执教过4所。那些年,他带着每一届学生走上安平桥,感受“天下无桥长此桥”的魅力。
为更好地守护安平桥,颜呈礼和几位朋友组建了民间护桥队。经过多次开会讨论,他们决定通过编印文字材料,向群众宣传保护安平桥的意义。2009年起,颜呈礼编印文学杂志《五里桥》,因刊物由家乡人写家乡事,为家乡的群众所喜闻乐见,每期印发2000册,经常被抢阅一空。
2010年元旦,安平桥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颜呈礼被推选为研究会负责人。这一平台聚集了大批热爱安海、热爱安平桥的文化人,他们共同致力于安平桥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迄今已出版《安海商会志》《安平桥志》等书籍。
颜呈礼深知,仅仅通过文字材料宣传是不够的,他还要身体力行推动安平桥文化习俗的恢复。他埋头研究安平古镇的文史、文化习俗,并推动恢复“白塔点灯”“游灯”等民俗,中断了40多年的“烧塔仔”也得以重现。2018年,“安平古镇 海丝名城”福建省首届花灯艺术展在安海三里街开展,3000多盏花灯吸引了全国游客,颜呈礼亲手设计的4米多高的巨型花灯“白塔点灯”成为焦点。
“我在安平桥畔长大,这里是我的根,我的魂。守护安平桥,就是守护我的家乡,守护我的根和魂。”如今,颜呈礼还在从事安平桥文化和安海方志的研究工作,他查阅考证资料发现,泉州市舶司曾在安海设立“石井津”征税,在他的推动下,安海“古海关”遗址竖起大石碑,让更多群众了解古丝路上的安平商人。每年泉州世界遗产日,他还组织团队以不同的形式举行纪念活动,大力宣传安平桥这一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