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陈实生:60余载弘扬闽南古建营造技艺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8-19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在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福建泰承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陈实生眼里,闽南红砖古厝凝聚了中华传统建筑的精粹,不仅宜居,还承载着海内外泉州人浓浓的乡愁记忆。

陈实生出生于惠安建筑之家,13岁跟随祖辈陈祖枝学习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至今年近八旬仍不断奔忙于传统建筑工地,弘扬技艺,守护乡愁。60余载,承建过不同民居建筑、寺庙、祠堂、宫庙、亭阁等超百座,荣获过第八届薪火相传保护传统村落守护者全国十佳杰出人物奖、中华传统建筑艺术传承与创新杰出人物奖和“当代艺匠”提名奖、2017“感动福建”年度十大人物提名奖等众多奖项。

陈实生(左)在施工现场授徒(陈钦忠 供图)

人物名片

陈实生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专家

泉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家服务团专家

第八届薪火相传保护传统村落守护者全国十佳杰出人物奖获得者

中华传统建筑艺术传承与创新杰出人物奖获得者

泉州市首届传统建筑名匠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

获评泉州市首届传统建筑名匠

陈实生浸淫闽南古建筑大半辈子,在每一次的古建筑建设中都精雕细琢,力求尽善尽美。在他看来,闽南古建筑中的每一个窗格子、每一面墙、每一个屋檐都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美学,技术含量高,是有灵魂的建筑、有独特韵味的设计,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的大集锦。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主要工种,陈实生对泥瓦砖作等多工种十分稔熟,很好地在屋面筒瓦、板瓦制作保持整体平整曲度的营造以及归带和屋脊双燕归脊优美曲线的营造均传承祖辈传统的线条工艺技艺做法,技艺多样,精密度高,同时还精通传统建筑施工工序与建筑禁忌:动土平基、下大石吟、上梁、合脊、入厝仪式等,垂范后辈。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以‘三间张’和‘五间张’为主,形式科学美观,建筑材料质量好,经久耐用,越久越有味道,使用寿命非常长,历史上一宅传几代是常有事情。”陈实生说,泉州是著名的侨乡,许多传统民居成为指引海外侨亲回家的明灯。

泉州传统古厝民居在建造燕尾脊时十分讲究,这也成为闽南文化的一个特有符号,是无数游子魂牵梦萦的乡愁,被赋予“盼燕归巢”之意。按照传统习俗,还会在燕尾脊所在的正脊中部放置一些“五宝瓶”之类的吉祥物,并在瓶内放入五谷、毛笔、钱币、铜镜,其中五谷寓意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毛笔意在祝福人文荟萃,文化昌明,而钱币是为祈愿财源广进,铜镜则用以驱邪镇妖。

近年来,陈实生频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荣誉。2020年,泉州市评选首届传统建筑十佳名匠,陈实生当选;同年,他还获评第一批福建省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

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传承

加固清源山老君岩、修缮中宪第演武厅、修缮晋江五店市、修缮中山路清真饭店段等立面……60多年来,陈实生继承传统闽南建筑的技艺,承建了大量不同民居建筑、寺庙、祠堂、宫庙、亭阁等,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国家级文物和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足迹遍及全国多地和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有力地推动了泉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弘扬我国优秀建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在承建过程中,陈实生带动木雕行业、石雕行业及砖瓦厂、木工厂等一同发展,对传承闽南传统建筑技艺作出卓越贡献,也在培养不同工种匠师、传承人方面作出重要贡献。陈实生累计收徒60多人,包括他的儿子陈钦钊、陈钦忠等人,陈钦钊、陈钦忠现在分别负责承建项目现场施工、项目技艺传承等方面工作,更让其欣慰的是其大孙子也选择了古建修缮专业,将来也能参与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传承工作。

陈钦忠先后加入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他认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建筑方位不仅与地形结合,居住环境还与磁场密切相关,十分宜居。

“慢工出细活,做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要能吃苦,还要有极大的耐心,现在很难招到年轻的徒弟了。”陈实生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为了更好保护和传承这项技艺,已近八旬的陈实生,近年来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传承好这项技艺及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在继承闽南传统建筑技艺系列丛书、系列工具、建筑构件方面和图片影像、文件图纸等方面做了大量收集收藏工作,也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这项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