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修建惠女水库的“铁娘子”走了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6-05

杨亚赏是建设惠女水库的一等功臣

近日,84岁的杨亚赏在惠安县净峰镇逝世。她被称为惠安“铁娘子”,是建设惠女水库的一等功臣,在1960年作为民兵代表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时,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惠女们用独轮车为坝基运送土方

她创造了工地最高纪录 被称为“铁娘子”

1940年,杨亚赏出生在惠安县净峰镇莲峰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早逝,姐姐出嫁,她与母亲相依为命。新中国成立后,杨亚赏得以到小学读书,并加入了共青团。

1958年,18岁的杨亚赏原本在村里担任出纳员。听到县里在号召青年投身建设乌潭水库之后,她毅然辞掉工作,带着村里的几十个姐妹踏上修建水库的征途。

水库建设初期,施工全靠肩挑人扛,担任一中队队长的杨亚赏带领着姐妹们夜以继日,每天除了劳动还是劳动。大坝进入全面填土阶段,运土任务非常繁重,水库建设指挥部组织了一场“工地运土日破万方关”的劳动竞赛。杨亚赏凭着一股子干劲与争第一的决心,创造了一天内单人运土近20立方米的最高纪录,众人称她为“铁娘子”。彼时,工地上赞扬杨亚赏的歌谣广为传唱:“惠安妇女顶呱呱,赛过唐朝樊梨花!”

1959年1月31日,杨亚赏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水库工地的一等功臣。同年,毛泽东主席发出“要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参加水库建设的一万多名惠安女组建成民兵建制,杨亚赏被任命为排长,兼任团总支委。

1960年4月,杨亚赏被推选为乌潭水库民兵代表,作为福建代表团的一员进京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62年,水库大坝落成后,杨亚赏回到老家,担任生产队长,一如既往地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任务。

她们成为修建水库主力军 缔造“惠女精神”

杨亚赏是万千惠安女的典型代表。70多年前的惠安,全县50.7万亩耕地中有水利灌溉设施的只占7%,是远近闻名的“地瓜县”,众多惠安男人为生计外出奔波。1958年,福建省委决定在惠安、南安交界的晋北山区修建一座大型水库,以解决周边县区干旱问题。短短两个多月,首批征集的民工便达到1.5万人,其中惠安女1.3万人。

惠安女成为修建水库的主力军,她们当中年纪大的五六十岁,年纪小的只有十五六岁。她们义无反顾地背上锄头、畚箕和地瓜干,翻山越岭奔赴荒凉的建设工地。在那里,她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斗志昂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设备技术条件下,风餐露宿,披荆斩棘,手推肩挑,挥汗如雨,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冲天干劲和顽强毅力,投入乌潭水库的建设当中。

为表彰惠安女在水库建设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乌潭水库被正式定名为“惠女水库”。1960年2月,水库大坝工程竣工后,全国妇联专门发来贺电,其中提到:用“惠女”命名水库是党和人民对英雄的惠安妇女劳动功绩的最高奖赏,是惠安妇女的光荣,也是全国妇女的光荣。

1963年6月4日,《福建日报》在《惠女颂》社论中高度赞扬惠安女不怕艰辛、勇于拼搏,首次提出了“惠女精神”这一概念。惠安女在建设惠女水库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艰苦奋斗、尊重科学、无私奉献、拼搏创业”的惠女精神由此诞生。

61年来,惠女精神犹如一颗种子在一代代惠安人心里生根发芽,激励着一代代惠安人爱拼敢赢、团结奋斗,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惠安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续写传奇。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