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旅游密码看民俗 泉州龙舟赛事多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6-04

晋江笋江段,龙舟争渡竞风流。(陈起拓 廖培煌 摄)

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上,众人泼水狂欢。

惠女龙舟队亮相惠安“海丝”侨界青年龙舟赛

“嗦啰嗹”习俗原生态展示

水上捉鸭

端午节临近,与泉州有关的端午旅游喜讯频传:5月28日,携程发布2024年端午假期出游趋势预测,泉州旅游受欢迎,酒店订单有多成增长;5月25日,“泉州号”龙舟不远万里抵达德国,亮相首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暨2024年法兰克福中国节;4月30日,“端午风情 海丝泉州”之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从国潮到汉服,从文博到古镇,从时令到节日,近年来,大众越发重视传统文化,“新中式”旅游走红,民俗活动更成为旅游密码。作为宋风古韵浓郁的城市,泉州积淀千古风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传统又现代的生活美学受到海内外游客欢迎。

这个端午,泉州将举行多场各具特色的龙舟竞技活动,以赛龙舟为引,民俗、食俗集体展现,传承传统文化,创新文旅产品,更丰富立体的体验,让泉州端午风情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

龙舟竞技联成赛季 5大赛事持续至7月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龙舟竞渡场面激烈,激情与传统兼具。击水奋楫、努力争先的“龙舟精神”深植于泉州人民心中,与泉州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深度契合,龙舟竞技也因而成为泉州一项重要民俗活动。

今年,泉州将各县(市、区)的传统龙舟赛串联在一起,举行“泉竞龙舟,福传丝路”龙舟系列赛,从5月19日起持续至7月,赛事层级高、活动覆盖广、持续时间长。2024年泉州龙舟赛季有5个比赛——6月8日至6月10日,作为国际性赛事,2024年泉州“海丝”龙舟赛将在南安罗东举行。6月10日,2024年“一带一路”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在惠安上演,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在石狮进行。泉港沙格村龙舟比赛在6月10日端午当日进行。作为全省性赛事活动,泉州市“龙翔刺桐”闽台龙舟邀请赛将于7月择日在鲤城举行。

除了这五大赛事,赛龙舟盛行于泉州,农历五月前后,从沿海到江边,泉州古三湾十二港、江海河湖,处处水花四溅,舟来楫往,鼓号喧天。

蚶江闽台对渡240年 热闹非凡泉州独有

今年,是蚶江与鹿港对渡240周年。这一端午闽台对渡习俗历史源于明清。1784年,蚶江鹿港第一次对渡,闽台两地民众举行同放王爷船及王爷船海上巡游仪式。

清代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蚶江海防官署碑记》云,“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当时,蚶江是泉州与台湾通航通商的中心码头,郊商百余家,对渡船只300余艘,海交贸易繁荣兴盛。时人每逢端午节,对渡船只相互追逐泼水,交融情谊,互祝吉祥。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对渡中断。1988年6月28日,蚶江民众为了纪念蚶江与鹿港对渡205年,海上泼水节开启当代复兴之路。自此,每逢端午,蚶江古渡沸腾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从四面八方涌向泉州湾,海面上百舸竞渡穿梭,人们用桶勺满盛海水,相互追逐倾泼。同时,也举行庙会、采莲、祭江,护航仪式,捉鸭子、赛龙舟等活动内容,将闽台文化、传统文化、美食文化、旅游文化融入其中,内涵更丰富,更具魅力。

这一泉州独有、世界唯一的“海上泼水节”民俗活动已成为两岸人民深厚情谊和同源文化的最好见证,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纳入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支持项目,被中央文明办列入“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还被评为“中国最具地方特色民俗节庆”,不仅传承了中原文化的古老元素,而且融入了海洋文化特色,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光荏苒,今年的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已是第十八届,活动再有创新。6月10日的海上泼水活动,实行安全海域开放,各海域港口驶来船只均可参与,并提供现场租船组队服务。除了海上泼水、海上捉鸭,今年还启动全新项目海滩泼水,举行“王爷船”巡海、民俗踩街、攻炮城、闽台两岸灯谜联猜等活动。此外,还将举行“燃情端午·向海而歌”橘若海角音乐会、闽台两岸美食嘉年华、海峡两岸青年辩论赛、闽台同宗村族谱展、“海丝名镇·魅力侨乡”蚶江书画作品展、蚶江对渡碑保护利用项目启动仪式等活动。

时隔半个世纪 深沪再摇“白龙船”

6月5日,时隔半世纪,晋江深沪将重现海上龙舟赛。届时,作为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节的活动之一,2024年晋江(深沪)海上龙舟公开赛将在深沪镇渔业码头开锣,12支海内外龙舟代表队将一同在深沪湾竞速。同步还将举行海洋美食文化嘉年华。

深沪自古就有“五月节摇白龙船”的习俗。《深沪镇志》记载,端午时节“小孩抹上雄黄、穿上新衣,由大人带着爬白龙船环岛游澳”。“白龙船”是当时深沪渔民就地取材,把用来钓带鱼的舢板船弃桅卸舵,变成比赛用船。该船通体是白色的,因此称其为“白龙船”。深沪渔民还习惯把划船叫作“搁船”,把船桨称“桡刀”,称龙船赛为“扒龙船”。

最近的一次深沪“扒龙船”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来,赛事中断,但这项传统民俗仍被以各种形式延续。2004年端午节,深沪民俗专家庄国良组建了旱地“嗦啰嗹·扒龙船”队,以“上岸”形式演绎深沪扒龙船,活跃在各大节庆活动中,已为深沪特色的民俗阵头。

今年,深沪“扒龙船”时隔半个世纪,重新下水,相信将吸引众人目光。

“一带一路”龙舟赛 感受泉州国际范儿

6月10日,2024年“一带一路”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将在惠安黄塘溪举行。届时将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48支队伍、近800名运动员(含40名留学生)参赛。

比赛的同时,还将展现南少林武术、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和惠安女服饰,并推介泉州肉粽、泉港浮粿、惠安鱼卷、印尼千层糕、马来西亚肉骨茶等特色美食。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年将藉此深入交流与联系,感受中华文化。

从2016年起,“海丝”侨界青年端午龙舟赛便在惠安县黄塘溪落户举行,今年更是升格为“一带一路”国际龙舟赛。

沙格龙舟赛持续600年 世界之最情牵两岸

泉港沙格龙舟赛始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端午“海上赛龙舟”习俗的乡村之一。当年因瘟疫流行,沙格民众于端午节划龙舟,祈盼以正祛邪,以求乡里人丁兴旺,文风广振、科第蝉联。清初,沙格的王忠孝及王氏族人随郑军东渡,客死台湾,沙格人借每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赛缅怀王氏族人。至今台湾仍有很多王氏后裔,基本每年端午也会组团回乡。

改革开放以后,沙格龙舟赛规模不断扩大,参赛团队由原来沙格村人自行比赛发展到外村外镇外县区参加。沙格龙舟赛糅合了闽南与莆仙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同时吸引众多台胞参与,密切了两岸间的亲缘关系,成为维系海峡两岸的感情纽带。

每次龙舟赛,通常选在端午前后海水涨潮时的下午一二时开赛。比赛时观者群集,船上鼓锣之声不绝,岸上喝彩之声不断,场面壮观。

今年的沙格龙舟赛将在6月10日端午节当日进行。

南安龙舟赛崭露头角 政企合作共兴文体旅

2023年,南安于罗东镇湖心岛举行大型龙舟赛,邀请全省各地的12支队伍参赛。政企合作的龙舟赛,展现了南安北部新城的建设发展风貌,也是体育之城南安以赛事引流,培育文旅文体产业集群的举措之一。

今年,南安龙舟赛将作为2024年泉州“海丝”龙舟赛的活动之一,于6月8日—10日在罗东镇源昌文化中心(湖心岛)举行,分大小龙舟、三个项目和公开组、高校组、境外组三个组别,共30支队伍参赛。

以龙舟赛事为核心,南安还巧妙地将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多种资源融为一体,使得参与者在欣赏激烈龙舟比赛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到龙舟文化和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全域旅游。

笋江桥头“扒龙船” 巡境踩街环节多

赛龙舟在笋江已经流行数百年。当地称为“扒龙船”“竞渡”。以前,笋江边的许多村庄都有龙舟队,几百年来,每到端午节,就到笋江“扒龙船”赛龙舟,后来中断。2016年5月30日,泉州浮桥街道首次恢复笋江“扒龙船”活动,并举行首届“龙船巡境”踩街活动。也是在这一年,笋江“扒龙船”习俗入选泉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泉州“扒龙船”习俗(笋江)被确认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划龙舟,加入浮桥的龙舟队中,并成立了鲤城区龙舟文化促进会,使这一传统习俗重新走入群众的视野,重新兴旺。

泉州“扒龙船”习俗(笋江)由“请龙”“巡境”“祭江”“献江”“答岸”“竞渡”等环节组成,每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时,“请龙”送龙舟下水,今年的巡境踩街于5月25日举行,大鼓凉伞、火鼎公婆、拍胸舞、泉州少林花拳、泉州经贸学院龙舟队等非遗表演队伍边行进边表演,与市民、游客热情互动。“祭江”“献江”“答岸”“竞渡”等环节相继举行。

今年7月,将择日在鲤城举行“龙翔刺桐”闽台龙舟邀请赛。

“采莲”捉鸭又煎䭔 泉州端午情更浓

在泉州沿海地区,“五月节”是个大日子,也是各种民俗活动热闹开展的时节。

在这个时节,出嫁的女儿要向娘家送比较隆重的节敬。而按闽南传统,农历五月初一,泉州人发动家中孩子四处折榕枝、柳枝,采艾草,挖菖蒲、鸡角刺,敬土地神明祖宗后,悬插此“五瑞”于门楣或门边,有驱毒邪、祛病灶、保健康、求平安之寓意。

每逢端午时节,“嗦啰嗹”歌谣便会在泉州市区、晋江安海、南安等地飘荡,安海“嗦啰嗹”习俗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时,泉州郡城每一个铺境都有各自的“嗦啰嗹”队伍。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泉州城南后山宫都会举行“嗦啰嗹”巡游活动。龙旗开道,采莲船、虾兵蟹将、腰鼓队、舞龙队等表演队伍紧随其后,队伍一路唱着“嗦啰嗹”歌谣,从后山宫出发途经中山路、义全街、天后路、天后宫、聚宝街一带,沿路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采莲”,将祈求平安、消灾驱邪的美好祝愿传递给沿途的市民。

水上捉鸭是泉州沿江沿海一带的端午习俗,在石狮蚶江、晋江安海一带盛行。活动时,把杉木绑好固定在船上或岸边,大部分伸向水面上方,在杉木尾端挂一只笼子,内关鸭子。参赛者光脚从杆头走到尾端,去打开那鸭笼子,抓到鸭子即为成功。但因杉杆事先涂了油,大部分人没走几步就落入水中,引起围观者一阵善意的哄笑。相传这一民俗是由郑成功在安海操练水师的史俗演变,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

农历五月的泉州,淫雨霏霏,难得放晴,天空似乎破了一角,雨水哗啦啦下个不停。到了端午节这天,泉州人家家户户煎䭔,用以敬奉神灵,目的是堵住裂缝的天。䭔即用麦粉以及其他配料调成糊状粉团,下油锅煎成一片一片的圆形软饼。除了包粽子外,泉州民间还有蒸麦粿孝敬祖先的习俗,制作时将麦粉、糖加水搅拌成浆状,让其充分发酵,再包上柿子叶,放在蒸笼里蒸熟即可。这些食俗,不仅是泉州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能满足味蕾,此时来泉州,可以品尝到这些美味的端午节小吃。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