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重视劳动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5-23

新华中心小学的学生义卖亲手种植的蔬菜(学校供图)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劳动课》追踪

“劳动课是一堂成长必修课,上好劳动课真的太重要了。”昨日,家长陈先生看了泉州晚报关于新课标实施两年来,泉州各地劳动课上得怎么样的调查报道后深有感触。中学生不会剥鸡蛋、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近年来,这样的新闻不时可见,人们在付之一笑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实在是太差了。记者走访中,对于学校开设劳动课,家长们纷纷举双手支持。他们觉得,一周一课时虽不多,但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莫大的益处。

晋江双山中心小学将劳动课开到田间 (学校供图)

记者走访 劳动教育多点开花

在学校别具一格的“行知园”里,有土移栽、无土移栽,小农夫们兴致勃勃地演示着“移栽”的两种方式。别看孩子们年纪尚小,干起农活却有模有样,各种农耕知识更是信手拈来,俨然一个个行家里手。

眼前这幅“接地气”且充满“烟火气”的劳动光景,是晋江金井双山中心小学的特色课堂。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该校就开辟露天田地,让孩子体验种植,开启“耕读教育”。之后,行知园、塑料大棚、烹饪室、文苑墙、手工室、无土栽培温室大棚、木工坊等越来越多与劳动教育息息相关的区域在校园里出现。多年的探索实践,使得该校不少学生烹饪手工种植样样精通。

去年8月,在泉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以“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泉州市凯辉校长读书班上,各地各校的劳动教育成果、论文论著、劳动实验基地特色被汇编成册,生动呈现了泉州劳动教育蓬勃开展的良好态势。自《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公布以来,泉州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除了学烹饪,还有下地种菜、学竹编、种草药、学酿醋……孩子们兴致十足,家长们也跃跃欲试。

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一年段开展“生活小达人”整理书籍活动 (华园供图)

家长忧心 缺乏劳动孩子自理能力差

缺乏劳动教育,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女儿已经读高中,现在天然气灶还不敢开。”家长陈女士坦言,由于劳动教育的缺失,她已经开始忧虑孩子以后的自理能力。“孩子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的无法理解劳动的意义。”林女士的孩子在读小学,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从没吃过什么苦。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孩子学习好,动手能力也很强,她越发感觉需要及时改变孩子的生活观念。

家长们的焦虑,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来,学校教育方面,长期以来,比较重视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劳动”教育;二来,则是家长过分心疼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活,认为孩子只要心无旁骛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其他方面不重要。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导致如今的青少年劳动教育缺失,独立生活能力差。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当下能够做到生活自理的学生不足半数。学生劳动意识淡化,不珍惜劳动成果,不以浪费为耻,不愿意或不喜欢参加劳动,休闲时多沉迷于电子设备,渐趋脱离日常生活实践,自理能力、劳动能力欠缺。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常泰校区的学生在“责任田”里竖起标志牌 (学校供图)

专家建议 重视劳动的重要作用

4月13日,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时空故事板块聚焦徐州徐海路幼儿园,园内烧火做饭的视频走红,孩子们熟练地刮鳞杀鱼、烙饼、灌香肠、卤猪头肉引发网友关注。

“这个幼儿园之所以能火出圈,其实是对我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一种呼唤。”青少年教育专家张秀云表示,煮饭做菜、种花养禽、收拾整理……由易入难、循序渐进,既能赋予孩子们必备的生活技能,又能让孩子在动手之间,感悟劳动的真谛,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劳动中,孩子们的分析、判断、思维,协同精神、进取精神、吃苦精神,专注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都可以得到加强。

“之前总是认为孩子只要管好学习就够了,家务事和家用电器一概不让孩子碰,导致孩子胆小,五年级了还不敢自己乘电梯。不过,这学期以来,明显感觉到孩子变化了,不仅会主动收拾房间,敢自己下楼,而且从学校劳动园地收成回来的蔬菜还会自己动手小炒一盘和家人分享。看得出来,孩子双手更灵巧了,做事思维也更敏捷清晰。”新华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陈女士表示,学校通过开展各种课内外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孩子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勇毅的品质。

“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是劳动教育最基本的意义,人间万事出艰辛,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新华中心小学校长郑志清呼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让劳动教育不再缺失。真正从“一课”走向“一育”,确立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的重要地位;从“技能”走向“素养”,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从“书本”走向“实践”,让学生真正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从“学校”走向“共育”,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优势,实现家校社协同共育。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