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闽南“泉”史记】古音雅韵闽南语 最是动人泉州腔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4-26

“一时失志呣免怨叹,一时落魄呣免胆寒……”经典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唱出了泉州人、泉州城不惧风浪、敢于拼搏的气魄。

闽南语(也称为闽南话、闽南方言),它不仅是闽南人用以交流沟通的语言,更是泉州人的精气神。无论在红砖燕尾脊古厝,还是在都市繁华商厦,泉州处处可闻闽南语;无论是耄耋老者,还是牙牙学语的幼儿,泉州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被誉为古汉语“活化石”的地道闽南语。

时光流转千年,闽南语在泉州发源、传承,走向世界。如细流,滋润世界闽南人的心田;如长河,激起刺桐文脉的浪涛。

泉州市区金鱼巷一户人家门前贴着以闽南语发音巧拟的对联,上联形容门开关时的声音,下联表示春雨淅沥沥地下。可理解为“财源广进”“风调雨顺”。(赖良德 摄)

闽南语标准音就在咱厝

泉州是闽南语发源地,学术界更以泉州府城音(文读口音)作为闽南语的标准音之一。闽南语,既是文化融合的结晶,也是泉州千年文脉延续至今的鲜活典范。

公元260年(吴永安三年),于今泉州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那个时候,泉州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汉族居民,他们带来了上古汉语,成为今天闽南语的早期雏形。

上古汉语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多舌音”等重要语音现象还都保留在闽南语中。闽南语所保留的上古汉语特征,与“五胡乱华”之后汉人因迁徙而带到江南地区的语言特征已有明显区别。例如“房”,闽南语不读“轻唇音”f,仍依旧上古音读b(bang);“中”闽南语不读“舌上音”zh,仍按古音读d(diong)。闽南语中做饭的“锅”,发音为“鼎”,“跑”发音为“走”,“吃”发音为“食”……这一些上古汉语词语在晋人南迁入江南时已经消失,但泉州人今天都还在使用。

作为历史最悠久、对接古汉语变化最小的汉语方言,闽南语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在中原汉人多次南迁至闽南的过程中,他们带来的不同时期的北方官话和沉淀在闽南的古汉语交融,不断推动闽南语的丰富和发展。闽南人在保留闽南语早期特征的过程中,为接受不断演变的官话,在闽南语中构建了两套语音系统,包括字音系统(即“文读”,书面语)和话音系统(即“白读”,口头语)。仅一个“下”字,闽南语就产生多个读音,时间跨度从秦汉到宋元:“高下”中的“下”,白读音读[ke](中括号内为国际音标),是秦汉音;“上下”的“下”文读音读[e],是南朝和隋唐音;“天下”的“下”文读音读[ha],是宋元音。

闽南语的“文读”音是从唐宋一直传承、延续下来的读法,基本和当年的音没有太大区别。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先生曾在《晋唐古语在泉州》一文中指出,“如果九原可作,李杜复起,则年年元宵,二老前来参加开元寺的诗会,和泉州当地的耆宿此唱彼和,一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在闽南语中还留有各个时期古汉语的词汇特征。泉州人以闽南语对亲朋好友的称呼带着汉魏六朝古韵,如带“阿”的称呼语,也许就来自《孔雀东南飞》中的“阿母谓府吏”“伏惟启阿母”的“阿”。他们称呼朋友“阿珍”“阿玲”,称呼亲人“阿母”“阿兄”等。

杜甫有诗云:“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白居易诗云:“红尘闹热白云冷,好于冷热中安身。”“人客”“闹热”等唐五代的常用词还保留在闽南语。文旅火爆的泉州城里,游客熙熙攘攘,或有本地市民欢喜道:“人客(意为‘客人’)多,闹热(意为‘热闹’)。”

地道方言承载唐宋大曲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流行于泉州的戏剧、曲艺、音乐,如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木偶戏,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南音,都是以闽南语来说唱的。

“汉唐古乐”南音,历来以地道的泉州腔闽南语演唱。比如,南音中的汝(意为“你”)、阮(意为“我”)、行(意为“走”)、瞑(意为“晚上”)等语音为唐宋时的发音。一千多年来,南音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声腔风格,清歌管弦,唐宋大曲,漫步泉州街头巷尾,处处可见民间南音社团,在古乐伴奏下轻唱泉州古语。这就是泉州人的“家常便饭”,千回百转,古韵悠长。

梨园戏唱词以泉州腔闽南语为准,在世遗点老君岩前的沉浸式演出,“恪守传统也突破传统”。(康荣彬 摄)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被誉为“宋元南戏遗响”,其唱词以泉州腔闽南语为准,多为长短句形式,在《荔枝记》里,第三出有句:“一年那有春天好,不去得桃总是空。”闽南语的“得桃”意为“玩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泉州提线木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提线木偶戏在泉州等闽南语系地区被称为“傀儡戏”“嘉礼戏”,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流行,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从未间断。在傀儡戏传统剧要用闽南语表达才会古朴地道。

高甲戏在闽南诸剧种中流传区域最广,其发源地正是泉州。今年3月,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旅厅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泉州高甲戏《围头新娘》晋京演出活动广受赞誉。这出剧用泉台共用的闽南方言讲述了与金门隔海相望的泉州围头村从“炮战第一村”发展成“两岸通婚第一村”的故事,曲同调,语同音,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情感深入人心。

泉州歌诀非遗传承人杨柳青(右一)和学生们一起拍摄歌诀作品《中秋月》(受访者 供图)

年轻人热衷传承闽南语文化(资料图片)

赓续文脉再掀“泉音”热潮

一种古老的语言形态,能够在泉州保存、传承千年,诸多音乐、戏曲艺术瑰宝都以其为表演的语言载体,这无疑是语言文化传承史上的奇迹。而今,开放包容、充满文化自信的泉州正在续写新篇章。

“三千两金费去尽空,今旦流落只苏州,元和为乜一身来落薄……”泉州晋江“90后”女孩李莎莎在抖音直播间唱南音,粉丝为一曲《三千两金》热情喝彩,更多人由此爱上南音,爱上“泉腔”。沿着方言与文化融合之路,泉州的年轻人正唱响“闽南好声音”。

在进一步发掘闽南语现代艺术价值的征途上,泉州勇挑重任。今年“五一”长假,泉州首届闽南语音乐节即将隆重登场。作为泉州首个在地音乐品牌,将通过那些耳熟能详的闽南语“歌王”“歌后”、流行艺人、新生代音乐人、本地音乐新锐,点燃闽南语歌回忆之旅、闽南语主题音乐的潮流风暴,激发世遗泉州的音乐文化。

上周,2024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泉举办,在相关活动《世遗领潮 烟火闽南——潮流视野下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国潮圆桌上,中国台湾作词人、导演方文山对闽南语作品创作充满热情,“许多音乐作品,用闽南语演唱,更加接地气。”他已与泉州音乐人杨宗南共同为泉州创作了一首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与古城密切相关的歌曲。

闽南童谣、闽南语小本剧、经典诵读,泉州校园里,闽南文化根植于孩子心间;“闽南语空中课堂”,通过校园广播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闽南语日常词汇。鲤城区推出的“泉腔鲤音”闽南语公益研学平台集合丰富的音视频资源,通过闽南语诵读侨批、吟诵古今诗词等形式,让用户沉浸式感受深厚的闽南文化。

泉州台商投资区龙苍社区家风家训墙上留有菲律宾泉籍乡贤家训——“回家就说闽南话”。(张君琳 摄)

乡音未改细述悠悠乡愁

一句乡音一缕乡愁,即便身处天涯,但闻乡音,便觉桑梓不远,山河同在。

在泉州口口相传着一句闽南俗语:“一下谤,到吕宋;一下传,到台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闽南语的传播速度。闽南语随着闽南人的脚步,从闽南走向粤东粤南、海南浙南,走进我国台湾,迈向东南亚,乃至全球,成为世界闽南人的乡音,凝聚为闽南儿女割舍不去的乡愁。

泉州,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900多万名台湾汉族同胞源自于此。作为泉台主要方言,闽南语是联系两岸亲情的纽带。同根同源同文化,泉台两地亲人平日里说着同一种方言,唱着同一首歌谣,在春节、端午、中秋佳节,以同样的习俗延续中国传统文化。

泉州,是著名侨乡,950多万名泉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占福建省华侨华人总数的三分之二。泉籍华侨返乡时仍习惯以泉州方言与家乡人交流,菲律宾泉籍乡贤庄祥庆则要求家人“回家就说闽南话”。作为闽南人共同的“文化身份证”,闽南语蕴藏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现象,而是使用该语言的族群共同体关于历史的、现实的一切知识总和。保护、传承闽南语,为海外华侨华人留住故乡的记忆。

共一轮明月,话百代乡音。一声“汝好”(意为“你好”),一句“呷饱未”(意为“吃饱了吗”),便能唤起两岸同胞的情感共鸣,便能触动海外华侨华人心底最眷恋的乡愁。血脉的力量,磅礴如海,足以让世界闽南人齐心传承闽南文化,协力共铸“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辉煌,用动人的闽南语讲述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