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古时那些寒冬“暖意”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1-05

每年冬天,冷空气一来,人们就恨不得裹了棉被出门。这不,刚刚过去没几天的寒潮让泉州人记忆犹新。

根据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研究,古代的气候,是远比现代冷的。而在古代历史中,也留存着不少抵御寒冷的智慧记载,譬如通过使用工具如火炉和汤婆子,让人们能在户外或室内取暖;在房屋建造的时候巧妙设计,使得室内温暖舒适;没有棉花貂裘,人们通过用树皮做的纸衣纸被,顺利度过严冬……这些方法,一直被改善着,时至今日,仍然惠及现代人。

泉州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即使在冬天,平均气温也保持在20℃—22℃左右,甚少下雪。但据史料记载,古时的泉州也有过非常寒冷的时间,甚至有下雪的时候。

那么,古时的泉州人有什么特别的御寒方式吗?又有着怎样的传奇与故事呢?

今日《最闽南》,为你讲述。

清代掐丝珐琅海棠式手炉。(故宫博物院藏)

现代人熟悉的暖被窝神器,一般用铜、锡制成,起源于宋朝,人们戏谑地将它称为“脚婆”“汤婆子”。

泉州最早的降雪记录在北宋

据科学家竺可桢的研究,古代有四个寒冷期:西周时期,约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持续了至少150年;魏晋南北朝期,约为公元初至公元600年,持续了600年左右时间,其中历史记载有三年时间东南一带沿海都结了冰(公元333年至公元336年);南北宋,时间约为公元1000年至公元1200年,大概为200年。公元1111年,《砚北杂志》第一次记载了苏浙之间200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太湖不仅全部结冰,并且冰之坚实厚硬可以通车;第四个寒冷期离我们最近,是明清时期。公元1493年的冬天,淮河流域断断续续下了半年的大雪。

2018年,很多泉州人对上清源山“赶雪”记忆深刻,据说这是泉州有气象记录以来“泉州市区”第一次下雪。

记者也查了一下泉州市气象部门数据,2011年、2013年、2014年、2016年、2019年、2021年都有下雪的记录,但主要在德化、安溪、永春等山区的高海拔地区。

据泉州府志、各县志及相关资料看,至清代,泉州共降雪18场。泉州最早的降雪记录,在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 《文献通考》记载:“大观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泉州大雪,山川皆白,民家有压死者。”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4·祥异志》记载:“(大观)四年十二月,大雪深丈余,民有压死者。”这个时间正好在竺可桢所说的第三个寒冷期,公元1000年至公元1200年,可见当时雪势之广,对民众造成的影响之大。

古时纸衣纸被遮风又保暖

泉州冬天下雪虽然不是常态,但还是有冷的时候,明代杰出史学家、文学家、晋江人何乔远就曾作诗讲述自己冬天困苦贫寒的生活:“今岁东南天,寒严倍往常。荐蓐既稀疏,夜眠比冰霜……而我困穷人,备类秋余螀。冷复生幽并,久矣冻与僵。作诗叙悲怀,旷焉歌未央。”

跟何乔远一样,人们在寒冬来临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有厚实的被褥。多添衣被,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应对寒冷最本能也最简单的办法。

动物皮毛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不过这样的丝绸绢锦、风帽貂裘,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穿得起的。棉花是在元朝时期才用的,“棉”字也是在《宋书》撰成以后才有的,到真正全民使用,是在明代朱元璋大力推广后方才有的。

那普通民众如何御寒呢?那就是一种集耐穿、御寒于一身的纸衣和纸被。这种衣服,纤维强度高,抗老化,又防虫、耐磨、透气极好,最重要的是,它还不贵。

楮树皮制作的纸张光洁又耐揉搓

“这里说的纸衣、纸被并不是现代用的那种又轻又脆的纸,而是以树皮为原料的皮纸,尤其是楮树皮纸,拉力强、韧度高,在控制好厚度和打浆度的基础上,是制作纸衣、纸被的上等材料。”泉州宋史爱好者杨波告诉记者。

据史料记载,古人将楮树皮蒸煮后,加入胡桃和乳香增加其柔韧性,压实加工做成厚纸,在里面纳进麻絮等,便可根据需要裁剪成纸衣、纸被。

蟳埔女穿的用薯莨染成的冬装,也被称为“树皮衣”。(受访者提供)

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黄晨向记者介绍,冬天蟳埔人也穿一种名叫“树皮衫”的冬衣,“以前大家都很穷,穿的都很少,最多也就两三件衣服。冬天光脚、短裤的比比皆是。寒冬我们会用一种纯棉的白布,浸入薯莨捣碎做成的汁,一层一层染,白布就会非常厚实,保暖防潮。”

惠安女冬装服饰:贴背(左上)、黑色长袍(右上)、臀巾(下)(受访者提供)

一直从事惠安女服饰的设计及推广工作的蒋碧红告诉记者,“我们有收藏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惠安女冬装服饰,她们会穿一种黑色的、非常长,摸起来非常厚的粗布或者是苧布外衣,外罩一件保暖的贴背,两面可穿,腰部会围一条臀巾,闽南语叫‘hao巾’,这是惠安女冬天的标准打扮。”

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出土,用来避寒的辛店文化陶靴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纺织品手套

湖北江陵藤店1号楚墓出土的战国皮手套

洛阳出土的北魏彩绘陶披裘俑,可见古人外出的装备。(洛阳博物馆藏)

古时泉州人亦有御寒小妙招

除了穿衣,古人在住和用方面,也有自己的御寒小妙招。

无论是在地上挖坑的“火塘”,还是把墙烧热的“火墙”,抑或是源自“火墙”的东北人民熟悉的“火炕”,都是寒冷的冬天,聪明的古人在住的方面,想到的最有效的防风取暖方法。

而在泉州,蚵壳厝和闽南古大厝则是古泉州人在住的方面冬天保暖的地方特色。蚵壳本身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在建造过程中,通常会将蚵壳凹面朝下、稍微外倾地一层层叠好,并用三合土黏合。这种结构会让房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保温性。

福建理工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教授姚洪峰告诉记者,所有的传统建筑都是有讲究的,“闽南古大厝在保持冬暖夏凉方面细节就更多了”,姚教授介绍说,“每落建筑按照步步高的形式建造,通过天井,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让采光非常完整;闽南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南面暖北面冷,闽南房屋的朝向都是坐北朝南,能抵御北面的冷空气,南面的暖空气又能上来,这样整个房间就很温暖。”

这些都属于大型的,整体的取暖设计。

除此,古代泉州人还有很多小型的取暖物件,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火盆。火盆的种类因人而异,富贵人家就用比较精致的金属类火盆,普通民众没有那么讲究,有炭有煤有柴就够了,泥土捏出来的土盆就足以温暖身心。

2016年寒潮,九仙山气温低至-15.6℃,德化的村民们拿出火熥保暖。(泉州晚报社图库)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闽南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但冬天,湿冷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人们可以用暖宝宝、电热毯,甚至插电的暖手袋,而在我的儿时记忆里,是村口大人们人手一个的火熥。它不只有取暖的用途,还可以用来烘尿布、烘袜子、烘鞋垫等,特别是在阴雨天,火熥就是家家户户的烘干机。”泉州德化人谢宁宁回忆道。

火熥,有的叫火笼,也是古人的一种取暖神器。早在先秦两汉时,人们用竹篾编制网罩,其下置炉,用以熏香被褥,后来演变成还可以暖手暖脚。现代人熟悉的火熥用竹篾编成,里面放一个陶瓷钵,整个看起来像菜篮子一样,一副火箸镶插在火熥把上。

“新打好的火熥外部看起来是青绿色的,人们用的次数多了,火熥也染上了岁月的痕迹,逐渐变成古铜色,像上了一层桐油。别看火熥小小的,不大起眼,但却能撑起一个温暖的冬日世界。印象中,每次严寒冬日放学回家,奶奶拉着我冻僵的小手,煨着火熥,手暖暖的,心也暖暖的,满是家的幸福的味道。”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