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登报“官宣”结婚悄然兴起——一份“纸短情长”的复古浪漫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12-29

“我们结婚啦”,喜庆的日子,大家都想铭记这份甜蜜和珍贵。发个朋友圈、微博、短视频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不过最近,不少夫妻走起了复古风,选择登报“官宣”。昨日,市民吴炜东在泉州晚报刊登了和妻子林幼君的结婚启事,许多人拨打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询问登报事宜。曾经风靡一时的登报结婚热又重回大众视野,续写跨越百年的浪漫。

郭伟锋和妻子李凤拿着结婚证与刊登结婚启事的报纸合影(受访者 供图)

登报“官宣” 妻子收获满满感动

一张幸福的结婚照,一段浪漫的誓词,成为很多选择登报官宣新人的标配。从今年7月开始,多对新人选择在泉州晚报登报“官宣”。来自泉港的郭伟锋和李凤就是其中一对。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这是泉港小伙郭伟锋和妻子李凤今年7月份结婚时,刊登在泉州晚报的结婚启事中的文案。郭先生说:“我查找了大量民国婚书的誓词,最终确定了这两句。见报的日子,就是我们领证的日子。领证意味着我们确定了夫妻关系,希望未来的日子,我们可以一起顺意。”

郭先生认为,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用文字和图片定格在报纸上,很有意义。不仅可以向亲朋好友传达喜讯,还能让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共同见证他们的幸福。

结婚启事刊登之前,李小姐并不知道丈夫将他们结婚的喜讯刊登在报纸上。在领到结婚证的同时,她也看到了来自《泉州晚报》的这份结婚惊喜。她说:“我本以为就是简单的领个证,没想到他那么用心。”

当天,郭先生将报纸电子版的截图连同结婚喜讯发布在朋友圈,收获了众多的点赞与祝福。

特殊见证 最早可追溯到百年前

“对于不少‘70后’‘80后’而言,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或是新婚祝贺广告,他们并不陌生。”市民洪先生说,早在2006年,他就在《泉州晚报》上刊登过结婚喜讯。“当时是几个同事祝贺我们结婚所刊登的祝贺信息,文案内容除了结婚照,还附上一句‘永结同心,白头偕老’。”洪先生说,如今翻出那份报纸,照片早已泛黄,但他与妻子的真挚感情如同事们所祝福的一样,依旧如初。

同样在报纸刊登过结婚喜讯的还有厦门的戴先生,他与妻子同为媒体从业者,于2012年结婚。结婚前夕,两人共同执笔写下了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点点滴滴,并刊登于报纸上。戴先生说:“现在再看那篇文章依旧觉得感动,这份特殊的见证,我们一直作为传家宝珍藏着。”

在报纸上刊登结婚信息可以追溯至七八十年前,甚至是民国时期。“泉州市档案馆馆藏的老报纸中,就刊登了不少婚贺的广告。有的引经据典,有的啼笑皆非,有的别出心裁。”泉州市档案馆编研开发科科长刘扬宇介绍,1949年5月20日的《泉州日报》刊登了多份婚贺广告。其中,“天作之合”属于比较正式的祝贺,这也是馆藏老报纸中较为常见的。而献给秀芳、则荣两位新人的订婚贺词则十分诙谐:“哈!哈!春来了”,这应该是熟悉二人的好友以调侃的方式发出的祝贺。另一条“因剧成剧”贺词,估计是二人同为爱好戏剧的票友,又因剧生情,共同上演佳偶天成的爱情剧,而被了解二人情史的好友以此句祝贺。

形式轮回 寄托对美好婚姻的憧憬

通过登报进行“官宣”的形式,让众多网友直呼浪漫。网友“小许至上”说:“一生登一期的报纸真的很浪漫很可爱。”网友“MM”说:“在这快节奏的时代,用最朴素的方式爱最好的你。”网友“茶蘼”认为,“这种方式别具一格,庄重个性但又不失浪漫,保存一份这样的记忆,待到年华老去时再拿出来看一看。”网友陈莉说:“纸质浪漫永流传!在快节奏的生活里,纸质媒体有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价值。”

华侨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肖北婴表示,结婚登报并不是新生事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就曾风靡一时,最早甚至可以追溯至百年之前的民国。结婚登报的再次走红,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轮回。“现如今,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突破自媒体的限定,重新回归到传统的纸媒上进行‘官宣’,一方面追求形式的创新,另一方面也能够获得更多祝福。通过报纸‘广而告之’,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双方对一段感情的信心和重视。”

此外,报纸不像电视、广播那样转瞬即逝,不可追踪,它以“白纸黑字”的书面语言把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便于读者收集有关资料,事后可进行保存、查阅。此外,报纸享有较高的信誉,其所发布的新闻消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在肖北婴看来,结婚登报这一形式受到年轻人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不管形式如何改变,都寄托着百姓对美好婚姻的憧憬。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