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世遗核心区在传统中“热舞”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10-31

今年国庆期间,“百年中山路闽南特色表演快闪”之“闽南民俗歌舞表演”活动精彩纷呈。

编者按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12月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主要对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为更加有力地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即日起,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本社联合推出《闽南文化(泉州)生态保护区巡礼》栏目,通过系列报道展示泉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点区域,展示各地保护实践和成效,提升市民保护意识和行动,进一步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在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中,鲤城区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拥有22处世界遗产点其中的8处;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4项,省级15项;拥有在省内外游客“火出圈”的西街片区、中山路片区、城南片区……近年来,得益于卓有成效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传承,鲤城,就像知名企业家俞敏洪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在古城中间焕发了新貌的城市”,在古色古香中透出一股“国际范”,洋溢着生机活力。

时光回拨到今年国庆长假期间。“百年中山路闽南特色表演快闪”的精彩恍若昨日。闽南民俗歌舞表演亮相时,中山路的游客市民齐声喝彩。“火鼎公婆”、拍胸舞、南少林武术、五祖拳、青狮队、大鼓凉伞、传统南音等表演和互动轮番上阵,让人直呼“过瘾”。

同样精彩的,是城南庙会。千年前,这里的聚宝街、青龙巷里各国商人云集,是宋元时期泉州的“国际CBD”。如今,当庙会的味道再次缭绕此间,民俗、美食、文创……令人目不暇接。“好像穿越到小时候。”参加多场城南庙会的泉州府文创主理人黄跃昆感慨道,这种感觉很奇妙。

传统民俗已不再是区域性的节日狂欢。鲤城区的“走进世遗·遇见非遗”展演,在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以及“五一”、国庆、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农历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日)等重要节假日或民俗纪念日都有公益展演,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大家可以掐着点来参与。

千百年来,这些文化生态遗存并没有单纯地因保护而静止,而是“活”在老百姓生活中,“活”在鲤城的老街古巷。

这是鲤城的智慧:以人护城,以城养人——承托鲜活民俗的,是几年来鲤城区古城“微改造”绣花功夫的杰作。西街是泉州中心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千年古刹开元寺就在旁边。其连接的蜿蜒小巷中,既有闽南传统民居,又有近代骑楼和洋楼,名人故居深藏其中。中山路有着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商业街之一,南洋风格的民居随处可见,承载了泉州海外游子的乡愁记忆。近代早期泉州洋楼的典型代表——陈光纯故居,已成为闽南侨文化记忆的档案馆。城南同样不逊色,各式名人故居和洋楼成为独特风景,富美宫、青龙宫、黄帝宫、金莲寺、四王府、基督教聚宝堂等,是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美誉的生动注脚;明朝思想家李贽故居就在此地。

从民俗的“活态传承”到古城的“微创手术”,鲤城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文章越写越生动,写出了古韵新生,写出了时尚潮范。

根据普查登记,鲤城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传统文化共10大类964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近年来,在“政府+民间”的协作中,在“非遗+文创”的融合中,在“线下+线上”的互动中,鲤城的传统文艺不断走进寻常百姓家。

今年春节元宵期间,将中国农历兔年与闽南元素融合制作的幸福兔、蟳埔簪花兔、丹宁温暖兔、惠女海捺兔、吉祥幻彩兔,变身“顶流网红”,吸引众多游客市民奔赴古城和景点打卡。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第五代传承人江东林,正用最新潮的方式守护这项非遗:拍视频上网分享、进校园授课传艺、上街巷展示风采……鲤城区一批批非遗传承人、文创设计者,全力打造泉州元素的作品:小型滴水兽、世遗景点印章、泉州元素冰箱贴……游客可以带走“泉州”,带走浓浓的“鲤城味道”。

还是俞敏洪说的那句话:“这也是一座值得你来走一走看一看,花几天时间来品味文化遗产,同时也来品味一下人间烟火的地方。”这里是鲤城。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