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权讲述戏曲研究(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人物名片
郑国权(1931年~),泉州人,中共党员。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人民银行、党委机关、报社和文化文艺部门工作,曾任晋江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泉州市文联常务副主席。长期从事地方戏曲研究,退休后曾任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副社长、社长。主编的十六卷本《泉州传统戏曲丛书》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明刊戏曲弦管选集》和《清刻本文焕堂指谱》两卷荣获三等奖。
成立地方戏曲研究社
郑国权1951年参加工作,1954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被调至市委办公室,主要工作是写材料,1958年参与创办《泉州报》。几个月后该报与地区《农民报》合并,成立《泉州日报》,他当编辑、记者。在报社时,曾负责文教科,也就是办副刊,从那时起就与文艺界有了较广泛的接触。1971年10月,郑国权被调到地区宣教组,后转入文化组、文化局,分工联系剧团工作。后来,他写了一部侨乡情的现代梨园戏《燕南飞》,刻印出来后,送一样本给梨园戏剧团作曲家李文章征求意见。想不到李文章一夜之间就为所有的唱段谱了曲,于是剧团决定排练该戏,由庄长江执导。该剧1979年参加晋江地区创作剧目调演,获得好评。之后被选送到省里参加福建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演。
1985年12月21日,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后称“泉州地方戏曲研究会”)成立,参加者有省、市戏剧界的部分老同志和市属各剧团的艺术骨干,共80多人。成员们推选朱展华为社长,郑国权、何勋出任副社长,曾金铮为秘书长。当时成立研究社的初衷是研究“南戏”。1987年,泉州市文联恢复成立,郑国权被选为副主席,专职主持日常工作,兼顾戏研社编务。到了1996年,他正式办理退休,才专心做起研究社的工作。
二次抢救传统戏曲遗产
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创办之初,计划对泉州传统戏曲遗产进行“第二次抢救”。
1986年,包括郑国权在内的研究社骨干们汇编了《泉州地方戏曲》第一期,这份期刊收录了不少名家的文章。这种借助名家为泉州传统文化发声的刊物,在当时应属头一本,受到重视和好评。1988年和1991年,又先后出版了《泉州地方戏曲》第二期和《南戏论集》,其后还出版了《南戏遗响》等书。这期间研究社专注于“找米下锅”,征集资料。梨园、木偶剧团劫后幸存的戏曲资料,都提供给了该社,并得到了复印和保存。
深度发掘《明刊三种》价值
1993年,英国牛津大学汉学家龙彼得教授辑录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简称《明刊三种》,内含长篇英文论文)在台湾出版,收录了272首弦管曲词和18出折戏(其中梨园戏16出)。这是弦管史上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曲目最为丰富的海外孤本,又是梨园戏明嘉靖《荔镜记》之后的折子戏的集中发现。它们的重见天日,对于泉州弦管、泉州梨园戏意义重大。于是,郑国权出面邀请龙彼得教授到泉州来,从而开启双方翻译论文及出版中文版《明刊三种》的合作。
1995年,研究社将修订本以《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为名刊刻发行。鉴于古刊本的方言俗字令许多研究者或爱好者望而却步,郑国权点校了其中的十六折梨园戏文,其后又点校272首弦管曲词。后来这部点校本同《清刻本文焕堂指谱》合为一函,于2003年正式出版。
2019年,为纪念泉州南音“申遗”成功十周年,郑国权根据龙彼得论文指出的《明刊三种》中有86首古曲还“活”在两岸的弦管界,于是他再找出14首,配上二维码,编成一部《泉州明代百首有声弦管曲》。
支持传统曲目数字化
在这二三十年中,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在抢救文化遗产中大有收获。前述的《明刊三种》有弦管曲目,又有梨园折戏,还有傀儡戏的内容。同时又有明嘉靖《荔镜记》、清顺治、光绪的两本《荔支记》等。郑国权将大量的资料汇编成一部十多卷本的《泉州传统戏曲丛书》。从1995年着手编纂起,经过5年的努力,至2000年年底600多万字的《泉州传统戏曲丛书》得以全部出版,丛书于2001年获得了泉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市长特别奖”,又于2006年荣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996年泉州六中两位教师吴世忠、李文胜合作研制出南音工乂谱录入软件。2001年,研究社获得《文焕堂指谱》影印本,又请李文胜用新开发的软件,把那如同天书的弦管工乂谱录入电脑,汇编成一本用电脑编排的纯工乂谱的新书《清刻本文焕堂指谱》,连同《明刊戏曲弦管选集》合成一函出版。这在当时被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创性事件。
2018年,郑国权出版的《听见南音历史的声音》,其实是一本南音老唱片曲集,收录了南音黑胶木老唱片140首曲目,这些老唱片以数字化的形式再现,曲谱都带有二维码,方便弦友视听播放。郑国权表示,南音保护也要顺应时代潮流,通过《听见南音历史的声音》的发行,泉州人在南音的保护上,实现从数字化、智能化到活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