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实体书店融入文创元素
□商报记者 杨翚 文/图
过去的一个多月,泉州实体书店行业传来了不少好消息。
经历关店风波的泉州书城重新开门迎客,这一坚持十二年的老书店获得延续;以“复合书店”为概念的书想所在甲第巷口开张,其“以书为媒,将书店作为第三方交流平台”的运营模式和清新文艺范令市民耳目一新;风雅颂书局与上实海上海合作将书店开进楼盘的营销中心,标志着泉州民营书店首次与地产商联姻……越过寒潮的泉州实体书店,似乎正在迎来复苏。随着“新零售”时代的到来,书店的概念大大地扩展了,他们更追求空间的营造,颜值和内涵。情怀路线终究无法长久,在书店集体华丽转身的同时,他们的思考和抉择是怎样的?
营造公共文化空间
咖啡、文创、杂货几乎成为书店的标配,签售会、名人讲座或者读书会等线下活动也是书店经营的常见策略
2010年前后,在图书电商兴起、电子阅读习惯形成、商业空间租金上涨等因素冲击下,以卖书为主业的传统实体书店举步维艰,亏损、倒闭成为世界各地书店的普遍命运,国内的实体书店也无法独善其身。如今,书店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纯粹售书的书店,咖啡、文创、杂货几乎成为书店的标配,签售会、名人讲座或者读书会等线下活动也是书店经营的常见策略。
新开业的书想所将五分之一的面积留给了水吧和文创区,高大的落地窗边,人们在一方桌子前静静享受阅读时光,夜里会亮起暖橘色的灯光。从书店外面看,人们甚至会误以为这是一家颇有小资情调的咖啡馆。
人们进入书想所,需要先登上一段阶梯,拾级而上的感觉让走进书店这件事充满仪式感,在书想所创始人李艺婉看来,这些台阶象征着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不断攀爬向上的过程。门口的“阅读 思考 理想所”传达了书想所的品牌理念,脚下的水泥板上写着:“好好读书,总有个梦想在等你”,一句简短的话语让许多年轻人在此驻足拍照打卡。书想所的文艺腔调,让书店面对的不再只是买书的读者,而被泛化为对文化和知识有需求的用户。
李艺婉将书想所定义为公共文化空间,它首先是一个具有设计感的场所,可以让人轻松享受闲暇的栖息地;其次,它是一个输出文化,让人体验美与新知的社交空间。开业一个月内,书想所已经举办了新书分享会、皮手环手作课、儿童收纳整理课等活动,还请来作家舒国治签名售书,几乎场场爆满。在平日里,书想所则像一个家庭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家长带着小孩在亲子绘本区阅读,学生在水吧区看书、自习,而公共空文化空间营造的目的就在于让读者停留——每多停留一分钟,便意味着多一分消费的可能。据李艺婉介绍,新开张的第一个月,水吧的收入超过了书籍的销量。
重新开业的泉州书城正在酝酿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重装。重装之后的泉州书城将褪去这家老牌书店十年未变的风格,格调更偏于简约的现代风,符合大众对书店颜值的需求。泉州书城将开辟出一块约250平方米的区域作为水吧和活动区域,比现在水吧的面积足足翻了一倍。这块区域还将打造为泉州首家24小时书店,深夜不灭的灯将点亮城市的精神之光。“未来泉州书城会做一些专题活动、读者沙龙等,进一步提升书店的体验感”,泉州书城总经理颜明说道。做足体验感,将是泉州书城下一步改变的核心。为此,泉州书城还将上线一套智能购书系统,读者可以在手机上下单购书,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颜明介绍,泉州书城会更像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年轻人更愿意进来逛,书城将被赋予更多的社交功能。
这种对书店空间的经营意识在国内最早来源于诚品书店,诚品书店一开始就表现出跨界经营的模式,注重书与人的互动方式。1989年在台湾开第一家店时,诚品就引入英国的瓷器、法国的画作等商品,将它们跟图书交叉摆放,称之为“生活风格”类别。
福建风雅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连真表示,书店在塑造文化空间上有其优势,书籍类别的多样化,使得书店可以延伸出很多与生活相关的议题。比如,烹饪类的书籍可以延伸到厨房用具,茶类书籍可以延伸到茶具。除了书里提到的商品,还可以延伸与书相关的活动——比如手作、教育分享等,其目的都是让人不一定因为“要买书”才走进书店。
拥抱商业地产
书店对租金的承受力弱,拥抱地产商、商业综合体将成为一种趋势
书店的生意又开始变好了,近年来方所、言几又、钟书阁、西西弗等品牌为代表的新店如雨后春笋般落地各大城市,一转实体书店关店的悲情画风。
而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一股特殊的推动力量,那就是商业地产商。就在实体书店被电商和飞涨的房租碾压的四五年间,商业综合体这一实体店形态开始扩张,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每年都有几十家新的购物中心开业。为了聚集人气,商业综合体开始向书店伸出橄榄枝,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租金、给装修补贴等。一些商业地产还与书店签订了更长远的合约,像太古汇开到哪,就会把方所或者Page One带到哪里。
地产商与书店合体,开始在泉州初现端倪。去年,新华书店开进中骏世界城,国营书店在时尚洋溢的商场里有了新的气象。近日,风雅颂书局和上实海上海合作在营销中心开业的海上海书局在朋友圈刷了一波存在感。1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奢华大气的装修,并配备水吧,刷新了读书的体验感。据连真介绍,海上海书局由风雅颂团队运营,上实海上海免费提供场地和装修,并支付运营人员的基本工资。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一笔双赢的合作:地产商多了引流的途径,书店的业态提升了项目的文化格调;书店运营方可以锁定该区域的人流,免去租金负担。
连真还透露,风雅颂书局的新书店年底将入驻东海泰禾广场。她表示,与地产商互相借力的合作模式为书店发展启发了新的思路,书店卸下租金的负荷,缓解了生存压力,书店经营者便可以专注做擅长的事。
众所周知,租金在书店运营的成本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今年,泉州书城关店风波的“导火索”就在于难以承受昂贵的租金。据悉,泉州书城原先每月租金7.5万元,租期到了以后,租金上浮至每月11.6万元。颜明表示,原先的租金成本在泉州书城的运营成本中占比约一半,上调后更让泉州书城不堪重负,不得已选择关门停业。后来,通过多部门努力以及泉州市政府的支持,二次招投标时,租金底价调整为每月8.25万元,较之前上浮10%,泉州书城最终竞标成功,得以重新开张。
“风雅颂书局青少年宫店的月租为每平方米四十多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目前水吧的收益勉强能覆盖租金。”连真坦言,该店的租约即将到期,对风雅颂的去留问题,她很是担心。
书店对租金的承受力弱,拥抱商业综合体将成为一种趋势。但书店和商业综合体间的博弈也是一个问题,商业综合体用低租金的方式让书店往前走,这样的关系是否能够持续?毕竟,餐厅也曾经是商业综合体的新宠。
不过,李艺婉和颜明都相信,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回流到实体店,捧起书本,重新体验有书为伴的生活方式。在管理泉州书城的十年间,颜明感受到了古城的变化,人流量比过去明显增多,踏进泉州书城的不仅有本地的市民,还有来观光的游客。李艺婉也注意到了古城重新焕发的活力,她最终将店址选在甲第巷口——这里距离开元寺仅咫尺之遥,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打卡,顺便买走写着趣味闽南方言的文创产品。她认为,书想所的模式已经渐渐成型,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也积累了一些人群。书店品牌的塑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用户的沉淀需要时间,很难一蹴而就。
“实体书店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李艺婉说。她毕业后从事图书批发行业,父亲曾在西街经营红叶书店,亲眼见证了书店行业三十多年来从繁荣到式微,再到如今的触底回升。在新零售时代下,开书店不仅是情怀驱使,将变成一门赚钱的生意。
[责任编辑:曾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