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原来是光秃秃的黄土地,现在好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作为全国产茶重点县,安溪县茶园面积达60万亩。但茶山存在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今年以来,安溪县借鉴“河长制”的经验做法,率先在感德镇试点,探索建立“山长制”管护新机制,这在福建省尚属首创。
每天按片区进行巡查管护
昨日,笔者驱车前往感德镇,由于天气比较冷,8点了整个镇区还很平静,笔者遇上了骑摩托车正准备上山巡山的吴金电和他的同事。
吴金电是安溪县感德镇大格村村民,今年他还有一个新身份——林地管护员。“我们早上正常是8点左右开始出门巡山,每天爬30多公里的山路,到划分给自己的片区去巡山,仔细查看每一棵林木的状况。主要是看看树木有没有被乱砍滥伐,如果有就及时制止,并且向上级反映。” 吴金电说。像吴金电一样的林地管护员,在感德镇共有16名。
为了加强对林地管护员的管理,感德镇山长制办公室负责给每个管护员发放约2000元的工资,当地还在每个山头安装了监控探头,一可以实时监控林地的状况,另外还能监督管护员的日常工作。
“我们安装监控摄像头的作用就是为了监督护林员到底有没有履行护林员的职责”。安溪县感德镇山长制办公室负责人刘加阵告诉笔者,我们可以在山长制办公室的监控电脑上看到大格村片区林地管护员巡查情况。“包括其他片区的情况,我们都可以通过探头监督随时看到林地管护员巡山情况”。
今年以来,安溪县在感德镇建立镇、村两级“山长管理体系”,即镇长担任“总山长”、村委会主任担任“村山长”。各级“山长”对所辖区域林带保护管理、茶山生态修复保护负总责,及时制止破坏林带、违规使用除草剂等破坏生态的行为,有效形成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分级负责齐抓共管
“作为大格村山长,我的职责是监督护林员是不是尽职尽责、在岗在位,并且组织村干部随时对我村的森林资源进行定期检查,随时掌握动态”,安溪县感德镇大格村村委会主任、大格村山长苏良辉如是说。
作为感德镇的总山长,安溪县感德镇镇长王焘宗告诉我们,“作为镇总山长,我在山长制的执行过程中,主要做到总策划、总协调、总监督,确保山长制的一系列措施和目标能够按期如期进行”。据介绍,除了维护,山长还联合森林公安机关开展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感德镇发现并处理各类行政违法案件2起,制止教育各类轻微破坏以及苗头性违法行为6起。
“定期地开展专门的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一旦发现有涉林违法犯罪及时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留死角,为山长制这项工作保驾护航”,安溪县公安局丰田森林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如是道。
据了解,安溪县拥有林业用地面积33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57%,森林蓄积量为721.1万立方米。目前安溪县24个乡镇已全部启动了森林资源管护体制改革工作,全县将划分为339个管护责任片,全面推广“山长制”管护新机制,真正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森林资源管护新格局。
安溪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全能说:“我县借鉴河长制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山长制这种管护机制,就是要强化各级山长的责任和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共管的森林资源管护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的山长管护体系,更好保护好绿水青山”。
业内人士认为,设立“山长”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森林,但从监督层面上来讲,因为专人专责,责任到人,让责任有了一个清晰的落点。河长管河,山长管山,大家各负其责,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绿水青山才能真正让百姓受益,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张晓斌 许丽永)
[责任编辑: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