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以丑写美、寓庄于谐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2-05-22

  晋江素有“戏窝子”之称, 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戏剧之乡”,是高甲戏最繁荣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独树一帜的柯派高甲戏丑行,有更具广泛、深远的影响。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又称柯贤溪表演艺术,俗称肖罗溪表演艺术,形成于1930年。当年22岁的柯贤溪受聘于晋江“福庆成”班,以丑角挑大梁;1935年,柯贤溪应菲律宾桑林社邀请赴菲律宾演出,场场爆满,被誉为“闽南第一丑”、“丑大王”,扬名于海内外。1952年,柯贤溪与名老艺人洪金乞组建晋江民间高甲戏剧团。1960年,柯贤溪作为戏曲界代表,赴北京出席全国文学艺术界第三次代表大会,同年参加厦门“高甲戏丑角会演”,被公推为“丑王”;1961年,柯贤溪随福建省高甲戏代表队晋京演出,饰演《扫秦》中疯僧,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接见和赞扬。此后柯派丑行表演艺术更趋成熟,代有传人。

  柯派丑行表演艺术形象栩栩如生,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超越一般丑角的插科打诨,达到滑稽与崇高和谐融合,发人深省,令人神怡。其中女丑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富有浓郁的山野休息气息;道白抑扬顿挫、吞吐有致、韵味十足,做功细腻、生动诙谐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身段表演精细地分出从十八岁的少女到二十、三十,直到七、八十岁的妇女的不同特点,形成各个年龄段妇女的风韵姿态的不同表演程式。表演范式中的“女丑十八法”,记叙一整套表演技艺,是柯派表演艺术的主要教材。

  柯派丑行表演艺术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当明显,与当地民众文化生活关系密切。它生于闽南,成于菲律宾,兴于晋江,是闽南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高甲戏的艺术魂宝。

来源:海峡文创网 责任编辑:尪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