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011.59万人次,同比增长23.6%;旅游总花费100.96亿元,同比增长25.9%;荣登“马蜂窝”公布的《2025热度涨幅最快的年味儿小城TOP10》榜单第1位;入选“去哪儿旅行”春节酒店预订增幅前十城市……这个新春,浓郁的中国年味在泉州的烟火气中升腾开来。
文旅消费、文化供给、公共服务等方面成果斐然,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超千万中外游客在泉州共赴新春之约、共享非遗精彩。这场文旅盛宴,不仅是一场热闹的狂欢,更是一次对城市吸引力和旅游产业实力的全面检验。
从郑重其事的热情邀约,到脚踏实地的诸领域对接,泉州高调出手,不仅叫响了“非遗中国年,就在泉州过”,还向外界释放出强烈信号:凭借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城市主人翁”待客热情,泉州正以“半城烟火半城仙,千古风华千古情”的城市气度,书写“非遗+美食+时尚”的华美篇章,与天南地北的游客一起分享非遗精彩、共同邂逅“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千古风华。
非遗+ 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全网曝光量超10亿
春节期间,泉州的一首歌火了——由著名词作者方文山作词、泉州著名音乐制作人杨宗南作曲、青年歌手希林娜依·高演唱的泉州世界遗产歌曲《走笔酿天涯》火了。开元寺、蚵壳厝、万寿塔……晨曦和夜幕轮转,传统与现代交融,MV里的每一帧画面、每一个旋律都是对泉州这座世遗之城文化的倾情解读。走心的歌曲,赢得巨大流量。短短几天,全网传播量已超3000万,为这座千年古城再添一笔古典与新潮的时尚之美、传承与创新的凝练之美。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长假,非遗游成为众多游客“别是一番年味在途中”的不二之选。拥有7项世界级非遗、36项国家级非遗的泉州,以“非遗+”为主轴,推出非遗游园会等300多场精彩活动,一场又一场的年味非遗盛宴热闹上演,充满了温暖与记忆。
一系列非遗游园会全域联动,全市举办“金蛇献瑞·刺桐宋福”泉州非遗游园会,青狮、火鼎公婆、五祖拳、拍胸舞等100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古城多处地标、世界遗产点和人气景区,让市民和游客“零距离”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线下体验人数超200万人次,线上新媒体传播超270万人次。从盘头簪花到舞龙舞狮的精湛表演,从传统剪纸到南音高甲等精彩展演,泉州非遗亮点纷呈。
随着“新中式审美”走俏,不断传承创新的泉州曲艺也迎来了火热市场。听曲看戏观表演,已成为在泉州旅游的必选项。今年,泉州提线木偶戏春节档推出的《古艺新姿活傀儡》专场演出一票难求,7天时间里共演出94场,其中最高一天演出15场,仍座无虚席,演出场次比去年多了近一倍。除了重磅推出元宵演出季,还创新开展梨园戏《陈三五娘》沉浸式互动演绎,一场场“陈三五娘”传奇陆续在洛江桥南古街余庆楼上演,观众跟随3位风格各异的讲述人移步换景,仿佛穿越到陈三和五娘元宵赏灯邂逅、绣楼掷荔传情、乔装磨镜入府等一幕幕浪漫场景中,变“看戏人”为“戏中人”。
春节前夕,“神采飞扬闹刺桐”泉州市第七届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率先登场,开展“七彩刺桐蛇”古城生肖艺术展、泉巳福·泉年游好运新春文创市集、宋风古韵沉浸式街区等系列活动,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中新网等主流媒体报道,线下打卡人数超100万,抖音、小红书、微信、微博等平台相关话题全网累计曝光量10.5亿。
美食+ 千家餐饮企业春节不打烊
当红砖古厝挂上灯笼,泉州的老街巷中便飘起了熟悉的香气,美食无疑是最动人的城市名片。春节期间,央视多个节目聚焦泉州,推介地方美食小吃;《人民日报》报道推介姜母鸭、面线糊、烧肉粽、润饼菜等泉州味……这个春节,“舌尖上的泉州”以满满诚意留住游客脚步,世遗之城在烟火气中焕发别样魅力。
千店百味齐“开伙”,游客“逛吃”无忧。春节前夕,泉州千家餐饮企业联合倡议春节不打烊,无论是传统的姜母鸭店,还是街边的面线糊摊位,都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泉州美食电子地图”将散落街巷的珍馐美馔汇成数字长卷,导航化身为嗅觉向导,带人穿越红砖巷陌寻味闽南。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工作专班携手泉州味道美食矩阵团队,推出“泉州菜贺早安”系列月历,每日推送“早安图”。泉州市餐饮烹饪协会等行业协会与专家顾问、名厨大师联合精选推出20道来泉“必吃菜”,并编撰《“新闽菜·最泉州”美食指南100+》,构建起传统与创新交织的味觉谱系。
近百场美食活动遍地开花,美食与历史交融的体验,让游客直呼“吃懂了泉州”。鲤城区城南庙会上,传统工艺、传统小吃、老字号等非遗摊位进驻庙会摆摊设点,以年俗长桌宴为载体,市民游客尽享年俗特色美食。在洛阳桥举办的“洛桥古味食韵迎春会”上,市民游客在这座中国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上,邂逅印尼黑年糕、沙爹肉串、九层糕等南洋风味。泉州台商投资区在湖东海丝文化美食街区等地开展美食嘉年华等活动,累计吸引超50万人次,消费超800万元。
各地百味荟萃,客流量销售额双增。鲤城区推出刺桐喜宴、刺桐家宴等系列美食IP矩阵和订桌指南,吸引众多食客预订;南安市“成功家宴”累计订购超500席;洛江区推出6家“洛水仙山宴”定点商家,并推荐优惠的“仙宴”套餐,累计销售额超百万元;安溪县春节期间餐饮接待量同比增长20%,并推出“春节限定版相府家宴”;永春县串联状元巡街、美食展销与魁星宴,推出9.85元的单人“魁星宴”套餐深受游客喜爱;德化县从除夕到正月初三,餐饮门店客流量和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
时尚+ 文创产品涌现众多爆款
当非遗古韵与现代时尚碰撞,古城的文化活力再次焕新;当国潮元素与青年审美相融,泉州的文创IP更加响亮。泉州以时尚活动助推文旅新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完美诠释。
2月3日晚,泉州府文庙广场热闹非凡,一场主题为“穿越宋元奇妙游”的世遗泉州非遗时尚秀惊艳开场,“万国商埠”“万千非遗”“万家灯火”三大篇章,将非遗元素融入时尚服装,融合“世遗、非遗、时尚、秀场”四大元素,以南琶为舞蹈造型,让非遗在艺术音乐的琴弦上流动,在古老文庙前呈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视觉、听觉盛宴。参与春节申遗工作的泉州花灯、闹元宵习俗、英都拔拔灯、闽台东石灯俗等项目也齐聚现场,生动展现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南风俗等非遗技艺之美、匠心之美,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非遗焕新改变生活的文化实践。
春节期间,充满泉州国潮元素的文创产品也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新宠”,全方位点燃文旅市场。在西街、开元寺、蟳埔村等热门景点,随处可见游客手持文创产品拍照打卡的场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海丝文化是泉州文创IP得以丰富多彩的底色,从精致的冰箱贴到萌趣的毛绒玩具,从古风帆布袋到生肖主题盲盒,这些充满泉州特色的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更以时尚的设计和实用的功能,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泉州蛇蛇真可爱”“排了好久的队才买到,差点就卖完了”……社交媒体上,关于泉州“七彩刺桐蛇”文创的话题如火如荼。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购买的手办,配上俏皮文案,瞬间收获大量点赞与评论。
在市区花巷,一家文创店的老板娘小陈表示,春节期间泉州文创产品的销售情况越来越好,“一天可以卖出价值上万元的产品”。“文创产品销售量暴增,各文创企业和平台春节期间的销售量都实现翻倍。”市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当前,泉州正倾力打造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旅游流量自然会“卷”出更多更好的文创产品,文创产业也将乘着东风、借力发展,为泉州文旅上分。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