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刺桐文脉·最闽南】雅加达盛会探索文化交流新路径 传承与创新:闽南文化的全球共振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9-20

9月13日至16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迎来了盛大的世界闽南文化节。其间,一场题为“中国与印尼闽南文化融合发展”的论坛成功举办。该论坛从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出发,深入剖析闽南文化的丰富内涵,研究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扩散及演变历程,并展现闽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深刻价值,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探索中印尼两国文化交流的新路径,激发新时代两国人文交流的活力与潜力。

在印尼弘扬传承华文教育与泉州南音文化

陈连法(印尼泉州青年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福建省级非遗南音传承人)

在印尼这片多元文化交融的土地上,我们不仅要深化华文教育的推广,还要积极传承与弘扬世界非遗——泉州南音。华文作为印尼华人与祖籍国情感与文化的纽带,其推广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自身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而泉州南音这一源自中华大地的古老音乐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是连接印尼华人与中华文化的又一重要桥梁。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南音音乐会、讲座等活动,让更多人接触、欣赏并学习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此,推广华文教育与传承泉州南音文化并举,不仅能够丰富印尼社会的文化生态,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更能够增强印尼华人的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为印尼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贡献积极力量。

马来西亚闽南宗族:适应性与活力并存

廖文辉(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教授、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

在马来西亚,闽南宗族的形成及其当代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反映了华人社群在异国他乡适应和演变的过程。槟城的邱公司是一个典型例子,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宗族运作模式。然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他宗族也在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在这些宗族中,祭祖和家祭几乎成为普遍的祭祀活动,体现了华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在地化”和“简化”是理解马来西亚闽南宗族发展的两个关键点。“在地化”意味着宗族活动和组织形式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环境,而“简化”则反映了宗族组织和活动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和需求而进行的调整。这些变化不仅展现了马来西亚闽南宗族的适应性和活力,也见证了华人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和发展。

福建会馆救助往事:彰显闽南乡亲深情厚谊

陈益源(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特聘教授、金门县闽南文化协会总顾问)

基于澎湖蔡廷兰所著的《海南杂著》及晋江蔡景丰的《“瑞庆”木帆船西沙群岛触礁记——蔡景丰航舟蒙难纪实》这两部珍贵海难文献,并结合实地考察,我以越南和海南为例,深入剖析了蔡廷兰一行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漂流至越南广义省思义府菜芹汛,以及蔡景丰家族商船在民国六年(1917年)于西沙群岛遭遇触礁的两次海难经历。在这两次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越南各地与海南海口的福建会馆挺身而出,以无私的援手将遇险的闽南乡亲从死神手中夺回,最终助其平安归乡。这一救助行动,不仅彰显了福建会馆作为海外闽南人坚强后盾的角色,更深刻体现了闽南人之间跨越国界、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

四百年前荷兰侵台的历史细节

杨渡(台湾诗人、作家)

四百年前,荷兰人首次抵达台湾的历程颇为曲折。160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韦麻郎为司令,率舰队进攻澳门未果,转而占领澎湖。然而,经过三个多月的对峙,他们最终被明朝官员沈有容劝退。到了1622年,雷尔生担任司令官,再次攻打澳门失败后,占领澎湖,并出兵攻打中国沿海其他地区,威胁明朝开放贸易港。经过一系列海上劫掠、沿海抢劫、交涉谈判甚至海战,1624年,荷兰人被迫退出澎湖,转而占领了台湾大员,即今天的台南。这一系列事件充满了转折和故事,特别是后来郑芝龙、郑成功父子与荷兰人周旋战斗,收复台湾,是生动的中国人民反殖民侵略的历史篇章。

两岸融合统一有历史基础与现实必然

林华东(原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两岸融合统一至少有五个历史基础。开发台湾两岸路相通。汉武帝平闽之后,早有一部分闽越遗民移居台湾成为今日高山族之始祖;明末清初更有大量闽南人进入台湾开发管理。发展台湾两岸利相连。大陆始终是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闽台经贸与人员往来是推动台湾前行的动力。守护台湾两岸心相同。在历史长河中,两岸人民始终共同守护台湾。筋脉台湾两岸文相认。两岸同胞和海外闽南乡亲都有着共同的中华文化涵养和闽南精神。携手台湾两岸意相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愿。两岸关系已从追求统一、维护统一,进入到落实统一的新阶段。通过经济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的建设,两岸融合统一的进程将不断深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全球化时代下的孔教与东南亚文化认同

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在探讨全球化时代东南亚的文化认同时,孔教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焦点。我认为,作为儒家思想的传播载体,孔教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华人社群在异国他乡的文化适应与自我认同,也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互动的复杂性。孔教在这一地区的传播与实践,不仅体现了儒家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也映射出华人社群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文化、政治及民族主义认同的微妙调整。孔教成为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承载着华人对于传统价值的坚持与传承,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求自我定位的努力。因此,研究东南亚的孔教,必须将其置于多元文化交织的背景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在当代全球化时代中的意义与作用。

郑和形象建构与亚洲海洋史研究的新觉醒

刘中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研究所古代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形象史学》主编)

在东南亚的历史长河中,郑和形象建构的意义远超文化符号的范畴。近代以来,中国与印尼间的文化交流将郑和形象推向热点议题的核心。我认为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对历史事件背后文化背景的深刻反思。郑和形象的构建,是对西方殖民主义“欧洲化”叙事模式在东南亚的复制与延伸的觉醒。面对东南亚地区性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变革,这种觉醒表现为一种叙事转换——从以西方为主线的构图转向以本土为主线的构图。这一转变强调多元文明差异的重要性,凸显本土化视角的必然性,标志着亚洲海洋史研究本位意识的觉醒。

闽南文化有强大生命力和无限可能

林国平(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从闽南文化的定义出发,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到,闽南文化不仅是地域的象征,更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结晶。它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带着内陆农耕的质朴与海洋文明的开放,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魅力。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闽南文化以其包容性和创新性,不断与世界各地的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可能。这种文化的独特气质,正是闽南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懈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写照,也是闽南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独步天下的根本原因。

闽南文化以五缘特性推动“海丝”合作

李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经济学博士生导师)

闽南文化融合了传统的黄土农耕与冒险的海洋商业特质,形成了独特的五缘特性(地缘、商缘、血缘、文缘和乡缘)。在当前时代大变局的经济大潮中,闽南文化发挥了其五缘优势,积极参与“海丝”合作,实现融合发展。谈及中国与印尼闽南文化的融合发展,我们不妨采取这四种促进方式:议之以和,如同春风化雨,让两国人民的心灵得以贴近,达到心服口服的境界;待之以礼,如同海上的灯塔,指引着双方以礼相待,共同航行在友谊的海洋中;会之以盟,如同坚固的纽带,将两国人民紧紧相连,共同书写着合作与发展的新篇章;惠之以利,如同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双方的合作之花,让友谊之树更加枝繁叶茂,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晋江黄氏家谱见证家族跨洋迁徙

林枫(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

闽南地区拥有悠久的家谱编纂传统,这不仅体现在本地编纂的谱牒上,还包括海外居住地的编纂工作,以及跨国合作的成果。在印尼编纂的晋江黄氏家谱,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黄氏家族跨越重洋的迁徙之旅。从福建晋江潘湖金墩出发,家族成员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踏上了前往东南亚的征途。谱牒中每一行文字,都承载着黄氏先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新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部家族历史的记录,更是华人移民东南亚时代变迁的见证。在这部谱牒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黄氏家族成员在异国他乡的坚韧与拼搏,以及他们对当地社会的积极融入与贡献。这部印尼编纂的谱牒,无疑为研究东南亚华人历史、文化及经济活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与视角。

泰国普吉岛闽南九皇信仰的深度诠释

简齐儒(台湾台东大学教授、《海海台东》责任编辑)

19世纪初,中国闽南潮汕移民远赴南洋,他们投身于采矿、劳工和渔业劳务。面对当地的风土瘟疫,他们依靠从故乡带来的九皇信仰,茹素斋醮,恢复了健康。从此,这一信仰在东南亚华人中传习了两百年,形成了独特的宗教盛典——九皇胜会。斋醮是闽南人应对灾厄、导入宗教的方法。我主要以泰国普吉岛的田野调查为主,探讨在暹罗岛国之上,先民如何面对失控的疫情,如何送船逐疫,年年举办九皇胜会,慰劳民心。我们将探究这一传说的起源和发展,仪式感的异同,以及仪典结构和文化认同的意义。

闽南石狮信仰象征力量与守护

吴俊芳(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狮子,自汉代起便通过丝绸之路深入中国腹地,特别是在宋元之后,其形象随着海上贸易的繁荣,在闽南地区广泛传播。在闽南人的心中,作为“万兽之王”的狮子不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守护家园、驱邪避凶的瑞兽。它们或威严挺立,彰显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或俏皮可爱,为生活增添几分乐趣与温馨。让我们一起探讨狮子如何成为闽南地区的民间信仰,以及其文化意涵。

侨批:联系印尼侨胞与中国侨眷的亲情纽带

万冬青(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闽南》杂志编委、侨批专家)

侨批,作为印尼侨胞与中国侨眷间情感传递的桥梁,深刻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血脉相连。自18世纪起,侨批便承载着两地亲人的思念与关怀,吧达维亚华人公馆的《公案簿》详细记录了“水客”时代的侨批运作方式及纠纷调解。至19世纪下半叶,侨批业逐步走向企业化,诚信经营的理念深入人心,印尼闽商依托海洋文化,推动了侨批邮递、制度及网络体系的完善。通过不同时期的中国印尼互寄侨批封,我们得以窥见两国闽南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轨迹。

发挥文化交流中的媒体力量

颜鹏(泉州晚报社融媒综合部负责人、主任记者)

十几年前,央视纪录片《走进印度尼西亚》曾经给中印尼的文化交往带来深远影响。文化交融是一种浸润的力量,闽南文化与印尼文化相互影响千年,文化影响和传承缓慢浸润,而至深入人心,日用不觉。文化传承需要媒体来记录归纳,媒体的传播与放大将促进中印尼闽南文化融合发展,让千年交融化成泉源喷薄而出。南音、方言、多元文化、海洋文化、口述历史,还有印尼泉籍人士报道,中印尼的闽南文化是新闻宝库,可以挖故事、记人物、传乡音、述乡愁,用媒体角度来探讨闽南文化的历史迭代及与印尼本土文化的融合特点。《泉州晚报》是我国第一家拥有海外版的地市报,而《东南早报》的《最闽南》专栏多年来一直坚持做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印尼也有优质的华文报纸,拥有稳定和忠实的读者群体。可探索多种合作办报途径,“文化出海”,双方共赢。我们希望未来的媒体助力,推动构建新的文化传播场景,策划新媒体时代的爆点主题,让更多“海外二代”了解闽南文化。

闽南民间舞蹈与戏曲舞蹈的创造性转化

丁聪辉(泉州市艺术馆馆长,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研究馆员)

闽南是海内外知名的“戏窝子”,作为戏剧艺术的沃土,孕育了梨园戏、高甲戏等众多剧种,它们与地方音乐舞蹈文化紧密相连。戏曲中的舞蹈元素,如梨园戏《李亚仙》中的“踢球”和高甲戏《抢卢俊义》的彩球舞,不仅源自民间舞蹈,也反过来影响了民间舞蹈的发展。例如,《骑驴探亲》这一表演形式,最初是四平戏的一部分,后经高甲戏的演绎,成为闽南民间舞蹈的代表。

在历史的长河中,闽南民间舞蹈与戏曲舞蹈相互借鉴、交融,共同丰富了闽南文化的内涵。艺术家们深入挖掘这些舞蹈的精髓,遵循艺术规律,创新性地重新组合和演绎舞蹈元素,创作了如《偶趣》和《人偶情未了》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地方特色,也传递了深刻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化,闽南的戏舞艺术得到了传承与发展,为传统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动力。

印尼华侨华人信仰: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体现

林丽珍(泉州学研究所所长,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副研究员)

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华人信仰体系是多元而复杂的,深受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交融的影响。闽南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留了中原古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阿拉伯、南洋以及西方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这种文化随着华侨的南迁,广泛传播至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印尼,尤其是爪哇岛,华侨华人聚居地随处可见天后宫、关帝庙等民间信仰场所,这些信仰反映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眷恋和传承。妈祖信仰的传播不仅体现了华侨对海洋文化的敬畏,也映射出他们在海外寻求精神慰藉和社区凝聚力的需求。关帝信仰的普及则展现了华侨对忠诚、勇敢和正义价值观的推崇。

通过分析这些民间信仰在印尼的传播,我们可以窥见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适应。他们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与当地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信仰景观。这种信仰的多元性不仅丰富了印尼的文化生态,也加深了我们对华侨华人社群历史和文化认同的理解。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