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刺桐文脉·最闽南】闽南“泉”体验:刺桐城里话信俗 传至四海根相连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9-20

包容海洋文化的妈祖信俗,象征慈善济世的保生大帝信俗,蕴含忠义之心的关帝信俗……民间信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闽南文化核心区泉州,民间信俗处处可见,生活与神话交织,传统与现代交融。

民间信俗之于闽南人,除了有寄托美好愿望的意义之外,亦是慎终追远、重乡崇祖的生动写照,具有鲜明海洋文明特征的信俗文化更是搏击风浪、向海图强的历史见证。这些源自故乡的淳朴信俗已成为联结世界闽南人的情感纽带。

敬畏自然

闽南人重情感恩

历史上,闽南民间一直以感恩之心看待自然万物所提供的生存条件,进而产生了天地、星辰、气象、动物、植物崇拜等多种民间信俗。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君子处事,要像上天一样,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要像大地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闽南人将这种思想,融入对天地的崇拜信俗中,这在泉州人日常生活中多有体现。

农历正月初九,泉州市区元妙观大红灯笼高挂,“钻钱眼”“走平安门”等民俗祈福活动十分热闹。 (王柏峰 摄)

“敬天公”是泉州人的一件大事。本地有在除夕子时“敬天公”、正月初九“做天公生”等民俗。其中以据传为玉皇大帝诞日的正月初九“做天公生”最为隆重,各家各户备牲醴,厅堂点“天公灯”,以表达合家平安、风调雨顺的祈盼。外出谋生的人,大多在做过“天公生”后才离家。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的泉州元妙观(初名白云庙),是奉祀玉皇大帝的庙宇,俗称“天公观”,被认为是福建省最早的道教宫观,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与“敬天公”对应的是“拜土地公”的闽南民俗。大地承载万物,闽南人感恩大地的慈爱精神,有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敬土地公之民俗,俗称“做牙”,寄托了祈求人安、财旺、年丰的美好愿望,全年共计24次,逢闰照加。在泉州,尤以传为土地神诞辰日的农历二月初二“头牙”和十二月十六的“尾牙”最为隆重。“头牙”时,家家户户准备“三牲”“五果”,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新一年的好收成、好财运、好事业,一家平安顺遂。“尾牙”时,除备供品外,还要备办丰盛的筵席,敬过土地公后,摆筵席招待员工,酬谢一年辛劳。每逢人生重要时刻,闽南人也要敬祀土地公,新婚之日“拜天地”、新居落成乔迁要“谢土”等。

作物丰收、家畜兴旺、生意兴隆、事业发达常有天时、地利的因素,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闽南地区逐渐形成了敬拜感恩天地的民俗,代代相传,渗透进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来泉参加寻根续缘之旅的台胞与一棵20多米高、100多年历史的木棉树合影(陈起拓 摄)

对植物的自然崇拜更直观地体现闽南人的重情感恩。大榕树夏可遮阳避暑,冬可防海风侵袭,造福百姓。这些存活上百年的大榕树对人们的恩情,为重义的闽南人记挂,在泉州,树龄较老的树下,常可见神龛或小庙。闽南各地盛产樟树,防虫、防腐,既可作家具材料,更是木雕的理想材料,受到人们的喜爱,进而产生了崇拜老樟树的习俗,将老樟树称为“樟树公”。

泉州吴氏合族大宗祠大殿上悬挂的牌匾激励家族后代(泉州晚报资料图)

慎终追远

延续传统“家文化”

在闽南,敬祖的家庙、宗祠星罗棋布,延续、传承家族血脉与文化。人们通过敬祀仪式,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祖先崇拜”流淌于血脉之中,深入人心。泉州的陈埭丁氏宗祠、衙口施氏宗祠、丰州燕山黄氏家庙、百崎郭氏家庙、泉州吴氏合族大宗祠、董杨大宗祠等一批家庙、宗祠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晋江陈埭镇涵口村联排宗祠让乡亲更亲、乡情更和谐。(陈英杰 摄)

泉州,乃至闽南人祖先崇拜的仪式活动,大部分是从古代的中原延续而来的,却保存得比中原更多、更完整。泉州人除了有春、秋二祭、清明扫墓等祭拜习俗外,在家人出生、婚嫁、寿庆等人生重要时刻,往往都有拜谢祖先之举。

由此可以看出,闽南民间信俗中对祖先们开创家业、延续家族怀有深刻的感激之情,人们把自己的成功与祖先对于家族的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的贡献相连,感谢他们给予生命,并打下家业的根基,从而成就了自己现在的生活。

崇拜祖先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伦理孝道的热衷,对祖先的感恩,在社会生活中加强了宗亲之间的团结互助,也加深了世界闽南人对祖籍故土的血缘亲谊。

泉州天后宫与澎湖妈祖庙联合举行“乞龟”民俗活动 (泉州晚报资料图)

造福百姓

美德随信俗传扬

天后妈祖、关帝、郑成功、保生大帝、广泽尊王、昭惠通远王、清水祖师、灵应祖师、开漳圣王……闽南民间信俗中有大量历史人物崇拜,这些民间信俗神明多与泉州历史人物相关,其中不少民间信俗文化已走出闽南,扩展到了全球。

天后妈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生于当时的泉州(时称清源军)莆田县湄洲岛,987年去世。妈祖是渔家女子,生前以巫祝为业,时常扶危济险,救人于水厄海难,后因海上搭救遇险船只而遇难。妈祖卒后,民众感念其恩德,立庙奉祀。南宋绍定五年(1232),泉州太守真德秀将祭祀妈祖纳入官方祭典,祈求保佑海上贸易。随着泉州港地位不断提升,妈祖一路从泉州神女晋封为天妃、天后,从区域性海神升格为全国性的海洋保护神,其信俗遍及世界各地。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花桥公,俗名吴本(979—1036),北宋泉州同安白礁(今属漳州市所辖)人,生前为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名医,去世后被闽南人尊奉为医神,泉州各地多有吴真人宫庙,有的地方还把吴真人奉为境主。古代,人们除了到吴真人庙祈求康复、消灾、赐福外,遇上疫情还会抬出吴真人像巡境驱疫。如今泉州的一些吴真人庙宇,已不是单纯的民间信俗活动场所,如花桥慈济宫,一百多年来已成为泉州民间公益事业的活动地点,赠药、义诊等善举至今蝉联不断,这正是吴真人生前济世救难善举的延续和弘扬。

广泽尊王,原名郭忠福,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传16岁时为母上山采药坐化成神。乡人嘉其孝,怜其殇,在其坐化处立庙,是为南安“凤山寺”。广泽尊王被民间称为“郭圣王”,自宋至清获历朝皇帝六次敕封祭典,以“忠孝仁义”的传统美德在闽南地区流传甚广。

南安(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以广泽尊王信俗文化为纽带,拉动经贸文旅交流融合。图为活动中,两岸青少年共度“成人礼”。(林劲峰 摄)

凡此种种,闽南民间奉祀的俗神,不管是曾经的官员将领,还是有一技之长的百姓,他们都曾经为百姓做过好事,立德、立功、立言。闽南人出于感恩,尊敬、怀念他们,进而奉祀。这些民间信仰代代相传,最终形成特定民俗,反映出闽南人的感恩精神,也是人们对善与爱的传承。

泉州天后宫是中国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天后宫。(陈英杰 摄)

精神纽带

饮水思源念故土

作为闽南文化的产物,闽南的民间信俗随着闽南人的海洋贸易与移民足迹,播撒于世界各地,以我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地最为集中。妈祖信俗几乎遍及世界上与海有关的中国人聚落之地,在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数以千计的天后宫,拥有2亿多人的信众;台湾主祀开台圣王郑成功的宫庙达203间,有奉祀的庙宇则不计其数,信众达600多万人;以南安诗山凤山寺为祖庭,全球奉祀广泽尊王的庙宇有680多座,我国台湾视广泽尊王为汉族同胞保护神……通过这种分灵、传承,闽南的信俗文化对全球华人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分灵产生了“进香”的祭拜活动。世界各地的闽南信俗分庙信众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回最初分灵出来的祖庙祭拜。长期以来,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大量信众会组成进香团回闽南祭拜,其中以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开漳圣王、广泽尊王等信众居多。

闽南民间信俗带着浓厚的社区属性和联结性。身处异乡的闽南人结伴而居,通过对故乡信俗的祀奉和崇拜,寄托怀念故土、饮水思源的深厚情思;“神缘”与“血缘”“族缘”“地缘”共同构建起华人社会的乡土文化传承。对“祖”的崇拜,使祖庭成为海内外信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些民间信俗成为联结两岸同胞、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和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