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番客楼里的侨心】李传别故居:祖孙三代接力创建学村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8-02

核心提示

安溪龙涓自古人杰地灵,贤达辈出。一代代龙涓乡贤走南闯北、拼搏奋斗,在世界范围内建功立业。秉持“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人文理念,安溪龙涓侨领李传别、李金水、李宝树祖孙三代人,持续慷慨解囊,从清末民初至21世纪初,在家乡捐资办学、缔造崇文学村,同时修桥铺路、盖建医院,展现侨界大爱,传递人间温情。

李传别先生遗照(翻拍)

跨洋奋斗 终究出人头地

龙隐幽山,溪练成涓。龙涓乡地处安溪县西南边陲地区,山的浑厚敦实、溪的温婉柔和,塑造了安溪龙涓人勤劳淳朴的秉性。为养家糊口、发展事业,龙涓人很早就开始出洋谋生。据相关谱牒记载,清代龙涓庄灶和仙景地区就有乡民下南洋,旅居东南亚。较早出洋的乡贤有李长治、李长恒、李长枨、李长阵、李傲等数十户人家,主要旅居印尼雅加达等地。清末,又有一位踌躇满志的青年告别故园,先至台湾谋生,而后到印尼寻求发展,最终载誉而归,他就是李传别。

李传别,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于龙涓乡赤墘村(又称赤片村)一户农家。由于家境贫寒,年少时经常食难果腹。长大后的李传别做事勤恳,先是跟随父亲李义认在家务农,后来去当过挑夫,勉强支撑起家庭。27岁时,李传别结婚了,初尝幸福的滋味。不久与妻子林楠育有三男:长子金水、次子家鹤、三子锦鸡。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壮年时,李传别遭遇丧妻之痛。原本刚有起色的小家庭又陷入穷窘之境。怎么摆脱困境?李传别一咬牙,将孩子们托付给他们的祖母照看,自己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只身随友人东渡台湾淡水,在那里经营小茶叶摊,出售小包茶谋生。两年后,大儿子金水也赴台帮助父亲走街串巷,售卖茶叶。不久,李传别续弦,娶了台湾人谢淑敏为妻。谢氏温婉贤惠,且有文化,成了他的贤内助。然而当时的台湾经济不景气,传别在淡水市始终难以发展,于是他便将眼光投向南洋,决意要跨海前去印尼闯一闯。

常言道:“人挪活,树挪死。”宣统元年(1909年),当李传别携眷跨洋来到印尼首都雅加达(又称椰城)后,他经营的安溪茶叶小店生意慢慢有了起色,迎来宾客盈门的景象。李传别顺水推舟,创办了“胜德茶栈”,将所售安溪茶叶包装得更有档次,全面打开销路。几年后,茶行逐步扩展为胜德栈有限公司,除经营茶叶外,还兼营日本三井白布。随着业务继续扩大,不久又相继开办了峇泽(花裙)厂、东方织布厂,并经营起橡胶园。企业蒸蒸日上,先后在印尼的苏岛、巨港、占卑设立了分支机构,拥有胜泰、胜源、胜发等多个商行,业务远及马来亚等地。随着商业版图越扩越大,经济效益不断攀升,李传别也终于成为资金雄厚的实业家。

振兴教育 掀起兴学热潮

清末民初,由于交通闭塞,龙涓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乡中父老虽有志“强学兴教”,陆续办过地方书塾、学堂等,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土匪患乱,民不聊生,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乡内学风依旧低迷。1918年,旅居印尼雅加达的李传别,在当时进步思想的熏陶下,胸怀家国,以振兴桑梓教育为己任。他与李长恒、李礼桂等多位乡贤,以宗祠为址,在家乡创办景文学校,招收农家子弟入学。据介绍,景文学校初创之时,困难重重,既无校舍,又无办公设备,相当简陋。还常因地方土匪骚扰,时办时停,学校先后迁址下洋墟、仙景社中祖祠等地。但正是这样一个学校,却让许多农家子弟有机会接触到文化教育,并在他们心头埋下学习的种子。

为了使印尼雅加达的在外侨胞不忘根,能够系统地学习到华文,李传别、李长恒、李长治等人联合在雅加达筹款,并于1919年创办加烈醒民学校,延聘安溪县城才子白辰恭先生远赴印尼,为侨胞及其子女授课。而后设立醒民公司,销售花裙原料,所得款项用来充当学校的教育经费。该校直至1966年印尼政府全面禁办华文学校,才结束其将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

1937年,李传别及其长子李金水带头捐资,与同乡侨胞们一起努力,在家乡龙涓“景文学校旧址”上建起格局新颖的“国”字型校舍,并购置了桌椅、教具、图书等设备。随后,经政府备案,正式创办“私立崇文小学”,李传别被推为学校首任董事长。崇文小学开始招收邻近乡里学生,为了培养人才,李传别还资助崇文小学的毕业生前往集美中学、厦门双十中学继续深造。原全国政协常委李纯青正是在崇文小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后来他还得到李金水等人的资助,留学日本,就读东京日本大学社会学系,为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李纯青在《沉睡的记忆》一文中提到:“感谢母校的栽培,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金水叔的资助,我都铭记五内,感恩不尽。”

早年龙涓乡没有中学,适龄学子要到百里外的县城或漳州就读,很不方便。1946年,新加坡华侨林树彦捐资在官桥创办蓝溪中学,龙涓学生可以就近到该校入学。李传别得知后十分高兴,立即捐资支持蓝溪中学建设,1942年,他独资捐建了蓝溪中学图书馆。

可以说,李传别通过一系列的办学兴教活动,在龙涓乡掀起了兴学热潮,为龙涓教育事业贡献颇著。

凤德堂坐南朝北,前置石埕,外筑围墙。

热心公益 缔造学村传奇

同绝大部分闽南华侨一样,李传别每在海外多居住一天,对家乡的思念就更增一分。他时时刻刻想着要返乡盖厝,这样既可以赡养家中母亲,也可为以后落叶归根做准备。1926年,李传别在其胜德栈有限公司迅猛发展之时,开始着手在龙涓乡赤墘村老家建造新厝“凤德堂”。1928年,这栋规模宏大的凤德堂闽南民居基本建成,内部陆续进行装修。

大厅悬挂“乐育英才”匾额

凤德堂闽南民居坐南朝北,为两落五开间,硬山式屋顶,有着美丽的燕尾脊。民居前置有石埕,外筑围墙。纵观整座凤德堂,规划一体,布局大气,内部装饰工艺精湛,精雕细镂、富丽堂皇,金漆木雕、青石浮雕、壁堵彩绘等应有尽有。在大厅壁龛的正上方高悬“凤麓发祥”金字匾额,两边梁托上各有一头栩栩如生的木雕金凤,匾额下的横梁上则书着“凤德堂”三字。最吸引人的当属大厅壁堵间悬挂的数方“乐育英才”匾额,虽然匾额主体字是一样的,但受赠人却各有不同,一些是给李传别的,一些是给其子李金水的,还有一些则是赠予其孙李宝树的。这些匾额争相讲述着祖孙三代人热心龙涓文教事业、公益事业的故事。

崇文中学的创办,结束了龙涓乡没有中学的历史。

李传别先生在把家族产业做大的同时,还注重对儿子的言传身教,教诲他们功成名就时也要“不忘家园故土”。受其影响,长子李金水在承接父业后,一方面精心耕耘、扩大企业,另一方面也热心公益事业,爱国爱乡。1957年,李金水以其父的名义捐资20万元,兴建“私立崇文中学”。1958年,新校舍落成投入使用,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学生达280人。崇文中学的创办,结束了龙涓乡没有中学的历史,也为龙涓普及初中教育创造条件。

李金水与同乡侨胞捐资兴建了龙涓医院

1960年,李金水与其他侨胞捐赠6万港元,作为崇文小学的教育基金。这也算是替他父亲了却一桩心事。虽然李传别先生于1963年去世,但李金水仍以其名义,多次在家乡龙涓捐资修建公路、桥梁等。李金水还与同乡侨胞捐资兴建了龙涓医院,并为医院配置了门诊部和住院部。但凡家乡事业,李金水都认为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他对侨居地印尼的公益事业也很热心,时常赞助学校、医院等。

龙涓乡霞阳桥为李金水捐资兴建,后由李宝树捐资扩建。

中国改革开放后,李金水的长子李宝树,于20世纪80年代从印尼雅加达返乡探亲。当得知祖父李传别创办的崇文小学校舍已容纳不了日益增多的学生,父亲李金水创办的崇文中学校舍破旧亟待修缮等情况后,李宝树也义无反顾地加入发展家乡公益事业的队伍中来。1980年,李宝树捐资400多万港元修缮中学校舍和添置教学设备,并带动海外众侨胞捐资160万港元扩建崇文小学新校舍。1985年,小学新校舍落成。旧校舍经改造,成为新创办的崇文幼儿园校舍。李宝树也很关心崇文中学新校舍的建设,多次回乡察访、规划绘制学校发展蓝图。1985年,李宝树与众侨胞集资为崇文中学兴建第一期新校舍;1987年,李宝树又为崇文中学捐资60万港元,其他侨胞也捐赠60万港元,兴建崇文中学宿舍楼、厨房等。

1988年10月1日,崇文学校举行小学建校70周年和中学建校30周年校庆暨新校舍落成典礼。李宝树、陈如璇伉俪和其他旅外侨胞专程赶回家乡参加庆典活动。李宝树在为校庆特刊撰写的小启中写道:“教育可推动社会文明,促进科技发达,故古有庠序之教,今有学校之设,龙涓虽处安溪山区,然崇文学校建立满七十周年矣!所培养人才,虽未敢曰济济多士,而春风桃李,亦颇可观。兹逢其古稀庆典,企望各方善长继续大力支持,以介其寿,而成百年树人之美举。”同年,他捐资创立崇文教育福利基金会,鼓励崇文师生奋发向上。自此,崇文学园便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于一体,成为安溪山区初具规模的一座“新学村”。李宝树于2005年病逝,但其家族成员爱心接力,又先后多次捐资给龙涓崇文学村。

侨界新风 齐心振兴故乡

2018年,崇文小学百年校庆、崇文中学60周年校庆时,李宝树家族中的李宝灿先生带领10多人返乡参加庆典。崇文学村的百年发展史,凝聚着以李传别、李金水、李宝树祖孙为代表的一代代龙涓旅外侨胞的心血,也为龙涓教育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旅外侨胞对龙涓这片土地有着浓厚的故土情结。而今,龙涓乡立足侨情,“以侨为桥,以心交心”,正在努力扩大侨联的“朋友圈”。2024年1月4日,龙涓乡侨史馆正式开馆。该展馆分为6个专题区,向人们充分展示龙涓海外乡贤创业、奋斗、收获以及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整体风貌,彰显海外乡贤爱国爱乡、支持家乡建设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

灼灼振兴梦,归乡正当时。安溪县龙涓乡侨联主席李先生表示,今天的龙涓是一片开拓奋进、书写奇迹的沃土,是一个机遇叠加、战略垂青的福地。龙涓乡侨联近年来一直努力深化“侨胞之家”创建活动,为海外华侨华人搭建在龙涓乡创新创业、联心联谊的平台,助力海外华侨产业回归,在赋能安溪经济发展的同时,展现新时代“龙涓侨界”新风尚。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