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5年,惠安孔庙大修,工匠在敲墙时,发现戟门白灰墙里隐藏着石头,凿掉白灰,看到几个楷书大字“惠邑邓侯重修泮池碑记”,下面还有一行行小字。惊讶之余,又检查其他墙壁,发现戟门共镶嵌六方石碑,通过拓片可知这些碑刻记载的是明清时期多位惠安知县主持重修孔庙之事。石头虽不起眼,但刻上文字后,成为我们研究历史的钥匙。
始建于北宋的惠安孔庙与县衙仅一墙之隔,既是祭孔场所又是县学学宫,培养出众多科举人才。历史上曾有很多县令会在政务之余,前来孔庙关心士子功课,甚至开课讲学。直到今天,孔庙里还保存着好几方县衙颁布的政令和告示碑。
惠安重建县治碑记拓片
科山摩崖石刻“最高峰”
惠安县孔庙全景
周道宪功德碑拓片
秀津学校里的公禁碑
重索聘金示禁碑拓片
县衙重修碑 刻画名宦风采
惠安孔庙棂星门前保存着一方《惠安重建县治碑记》,花岗岩石质,高2.2米,宽0.8米,已断为两截,碑文记载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时任惠安知县张桓主持重建县衙之事。石碑风化严重,可辨碑文如下: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国史编修、承事郎、乐平程楷撰文
赐进士出身、□(注:“□”为缺字,下同。)议大夫、刑部员外郎、鄱阳胡韶题
赐进士出身、□议大夫、四川右参议、邑人陈睿书
惠安县治□自宋淳祐间,方舆家言法不可葺,南面者当其欲,一倡千和,严不敢犯。既三百年,檐甍脱剥,栋梁腐□□□□草墙墉□淋漓。官是者畏其说甚于覆堂之厌已也,木支席覆,苟须岁月,去则庆其免。夫成化壬寅,浮梁张君德威以□□士来知县事,始视篆,吏执案请□,甫取笔辄出立阶下。君仰视朽折田殆颓乎,讯其然,则曰吾庸破□惑虽然非苟且尤煦□氏□年政泽□百姓家给□人□□帑且□美,乃肇合谋。浮海林木夏来北□天意阿顺,人心欣从,斫处□赀,乃指顾治前隘迫,莫弘区□贸昏长,左右各数寻,中为堂,左幕厅,右銮仪,库庑列吏公案,所前为门,最前为丽谯楼,后游堂,最后则攸宁之室,连□□宇,鱼翼崇丽,惠安改观矣。集工于癸卯冬十月,植栋于十二月朔,燕落于甲辰夏五月。木以千计,甓垣以万计,锻灰暨诸用物称是,一日集数十傭蓗于工,然民□□用之□□,未尝敛己之财见其务之□,尝征□之刀比书于梁,则仅识岁月,姓名不与也。弘治戊申,君以太仆丞召,鄱阳虞君公载继之,循用旧规,政益易□曰张君有功邑治,予不能□安忘其劳乃缄,毕记于予,曰张君改建学舍,新祭器,以崇儒。既托于前佥宪任公□输□便民,记于今铨部蔡公县治有记太史氏其事也。予惟生□余破□惑以成俊功,固德威之材。然今之人□□数楹,必□□梁曰某年某官某人建成。易椽改饰,辄涂刻易书,甚至板书□置曰某官某重修,德威独弃之不书,余载又必欲书其详。其为心皆公也,心必无私而后公。公盖仁也,仁则天理,公而爱□惠安之政,宜其相继以善乎。
张桓,字德威,江西浮梁人,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任惠安知县。在任期间重视教育,关心民生疾苦,重修存恤院,收养鳏寡残疾;建辋川桥,便利行人过河。晋江理学名儒蔡清赞其有磊落之资,兼实用之才。六年后,升任太仆寺丞。
明嘉靖《惠安县志·县治》载:“先是,邑有遗谶,言不利改作。自宋以来,皆随时缮葺,隘狭苟简,不称观美。至成化壬寅,知县张桓重新县治,部置方位,无易于初,而规横视昔加大。其后,张以太仆丞召去,代者虞坤为之立记。”因有前人留下来的县衙不能大改的传言,百来年历任县官无敢违背,任由县衙狭隘简陋。而张桓不惧流言,大刀阔斧重建,整个县衙气象一新。
张桓不仅重修县衙,而且重修县衙隔壁的孔庙明伦堂,他和儒学教谕邱尚配合默契,经常选拔教师分派到乡村社学,以教化民间子弟,培养人才。四年后,惠安考生中有三人考中举人,前所未有,佳绩报京师时,蔡清为文祝贺。张桓还曾和邱尚同游科山,两人在山间崖壁上留下“最高峰”和“身在翠微,眼空溟渤;足蹑青云,手扶红日。”“俯仰高峰,沼沚沧渤;披却闲云,满头红日”诗刻,今日游览科山时还能见到。
官府告示碑 反诈净风气
碑立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花岗岩石质,高2.3米,宽0.9米,断为两截,保存在惠安孔庙棂星门前埕。碑额横刻“周道宪功德碑”,记周道宪颁布禁令,禁止百姓诬报命案、藉尸讹诈。可辨碑文如下:
谨将周道宪批准惠邑绅士佥呈诬命弊端颁行告示,饬发勒石严禁,及佥恳本县主胡准将宪示勒石,垂禁永远,并条举禁例刊列于左。
钦命福建分巡兴泉永等处海防兵备道兼管水利驿务、加十级、纪录十次周,为佥乞勒石,以清弊源事。据惠安县生员温初试等呈□□□□□□□易,近惠俗报验命案,百无一真。揆厥弊源,惟原告不费尸礼,故藉尸□诈者多。尸礼移归被告,故屈受哄索者多。值班惟贪被告尸□□□□□□□扛陷无辜者多。以故凡被诬命,破家荡产不可胜数。前年,教职王锡□等先后佥叩前皋宪、府宪,均蒙亲禁被告不应出此尸礼□□□□□□□等先后佥叩前皋宪、府宪,均蒙亲禁被告不应出此尸礼□□□□□□等续赴辕叩,蒙仁宪亲颁告示,札仰转饬所属厅、县,着承照缮遍□□,普邑遍处宪禁犹存,而惠邑独无。试等欲同绅士衿耆议遵宪□□□□□朽未敢擅便,理合佥□,叩恳恩准勒石,永远示禁,尸礼勿归被告,□□徒不得藉尸遍吓,将来死尸得免朽腐,阴德同天,切呈等情。查前□□□□谕旨,查各属相验命案,随带多人,私讲班礼。及讼棍串同尸亲,架控勒索,罗□□人,各条饬经严切告诫。嗣据该生等佥呈前情,又经由道出示严□□□各府、州、厅、县一体禁止各在案。今复仍蹈故辙,殊不可解。兹据呈前情□□示外,合再勒石示禁,为此示仰阖属军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如果□□毙命案准即指告正凶,呈县相验,以凭拏犯抵偿,不得听差役、讼棍之□□织多人,藉端讹诈,自干罪戾。倘系缢、溺、病毙以及自行服毒,与人无□□仍蹈从前恶习,藉尸图赖,捏衅混告,串索分肥,如再任听差役混禀扰□□,一经察出,或被告发,定即由道严提重办,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一、禁相验命案,尸礼不准移归被告。书差、值班如敢仍前藉称尸礼□□□扰,一经察出,或被告发,定行提究。
一、禁报验人命,若不明指向□伤混行报验,定提原告并代书严究。
一、禁报验命案,务须着实□□□□甲作乙,罗织无辜,及至相验,尸悬腐秽,先责原告。
一、禁事无原□,地保、铺差如敢仍前妄听值班嘱禀图诈,一经察出,或被告发,定行严□。
一、禁凡病毙、跌毙、毒毙、浮尸、途尸、丐尸、缢溺、自戕及幼孩殇亡,不准作命案混告,如违重究。
道光十七年四月 日,閤邑乡绅庄一鸣、庄志谦、曾□□、□□圭、曾师海、曾镒、曾师洛、蔡□□、□□城、黄昌时等暨生监、士庶仝勒石
周道宪,即周凯(1779—1837年),字仲礼,号芸皋,浙江富阳县人。清道光十年(1830年)出任福建兴泉永道,道光十三年调任台湾道,不久回任兴泉永道,道光十六年又回任台湾道,道光十七年三月在出巡途中染疾,七月病逝,终年59岁,政绩卓著,称一代廉吏。清道光版《惠安县续志》有篇序文落款为“道光十四年春三月,福建兴泉永道、海防兵备道富阳周凯序”。周凯在序文中提到自己来过惠安,对惠安风俗的印象是“其土瘠,其民劳,其俗俭而啬。东南临海,民又以海为田,轻生逐利,失利则流为盗,不得其方,未见能治也。”他觉得惠安土地贫瘠,百姓勤劳但轻生逐利,要是不得其法,就不容易治理。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间诉讼作伪高发期,碑文中“藉尸图赖,捏衅混告,串索分肥”等诬告命案现象在当时极为普遍,官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打击这种行为,但屡禁不止。有的人自杀后,亲人指控是别人谋杀,鉴于古代刑侦验尸水平有限,被栽赃的人打官司时常常百口莫辩。也有的人借钱还不起,就在债主门前自杀,尸亲以此勒索,逼债主不得不破财消灾。明嘉靖年间惠安进士李恺写过一篇《冤士蔡石亭传》,提到他的好友蔡信(别号石亭),与庠生黄枫发生口角,数日后黄枫自缢于盘龙山,蔡信被诬入狱,受重刑含冤而死。
这种诬告勒索的陋习在惠北、惠南的纠风碑中也可见一斑。泉港区前黄镇凤南村蔡头桥附近立着一方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纠风碑,碑额横排“皇清”二字,碑文是惠安知县应惠北乡绅之请,针对当时当地自尽成风、私索人命的歪风陋习而发布的告示。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秀涂村秀津学校里立有一方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碑刻,碑额横刻“公禁”两字,可辨碑文为:“谨遵宪示,利幽明者为合乡约而勒石焉。吾乡及其外族之于斯世为婚姻,有朱陈村之号,乃人心不古,妇女每因小忿而轻生,外家籍此私索人命,实为地方之害。前经抚宪下示禁在案,兹我乡绅耆公立约。凡有妇女与内家及左右□□打架而服毒、落水、上吊等样自尽而死者,不许外家索取分文,如□禁者,会众公诛,以整乡规而敦□好。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天云、西云头乡绅耆公约立。”明清时期诬告成风,虽然朝廷大幅度提高了对诬告者的处罚力度,但仍有很多挟仇污蔑、陷害良善、藉尸图赖的“诬讼”行为,有些地方通过官府树碑示禁、民间订立乡规民约和家法宗规等方式来加强思想道德教化,改良社会风气。
婚俗示禁碑 禁重索聘金
惠安孔庙棂星门前还有一方《示禁》碑,花岗岩石质,高2.1米,宽0.7米,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记官府颁布八条禁令,严禁民间婚嫁重索聘金。碑文如下:
钦加同知衔兼袭云骑尉、署理惠安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记大功二次柏,为严禁重索聘金、渎乱伦纪,以便婚嫁而挽颓风:案据举人汪煌煇、陈蓉光、赵巽、许宗澄、张时觉、陈兆阶等联名禀称,泉属迩来聘金骤增数倍,其弊始于出洋商人,往往迟至中年,捆载归家,急切求婚,女家父母必饱贪囊,方许迎娶。无耻之徒效尤日甚,相沿成风。查十余年前,聘礼不过廿四金,极多亦以卅二金为止,今则腾至三四百金不等。惠邑地瘠民贫,每因婚价太昂,付之无可如何者难以枚举。故有兄殁而弟就兄嫂者;有弟殁而兄娶弟妇者;有孤儿出赘而绝祖父禋祀者;有异姓乱宗而紊先代世系者;有无力完娶而逃往外方无归者;有贪涎厚聘而逼勒孀妇改嫁者;甚有聘仪议定,临娶而翻异索多及贪财悔婚别适者;又有男家聘后身殁,知女家别许多金,不取原聘,多方勒索者,种种弊窦皆由索取厚聘所致。煌煇等为风化起见,条陈佥恳严迅示禁等情。据此,夫妇为人道天伦,婚姻论财,古人鄙为夷虏。乃民间聘礼如此腾加,实为恶习,亟应核定章程,立案严禁。除批示并谕衿耆剀切劝导外,合行晓谕。为此示仰閤邑各色人等知悉,尔等须知嫁女择婿,古训昭垂,欲尽父母之心,当合婚嫁之礼。泉郡素有邹鲁遗风,惠邑尤称俭朴,独于聘礼一端相效重索,致乖古制,此贤士大夫所以亟欲挽回,而有父母斯民之责者不忍不重申禁令也。自示之后,聘金应以所定章程为断,务宜互相劝勉,毋蹈故辙,自干罪戾,切切特示。
计开章程于后:
一、聘礼至多以百金为限。自订婚至迎娶,盘费不准逾百金。惟绅富巨家欲加意多送者听此外,女家不得援比。其有不较厚薄、减收者应当嘉赏,以示奖劝。
一、定婚后,女未嫁而殁,男家不得索回原聘。男未娶而故,女家如将该女另许他人,应就收过聘金先将原数归还,不准男家意外多索,以循公道。
一、定婚后,未娶而殁,男家胞亲有服兄弟,名分攸关,不准聘娶。至孀妇再醮,例虽不禁,惟准另适他人。夫家兄弟、亲属洎同族人均不准苟合渎伦,以正纲纪。
一、娶妇只求佳偶,女家固不得多索聘金,男家亦不得计较妆奁。古者裙布荆钗,君子不以为菲。凡女家妆奁俭约,男家不得憎嫌,以昭平允。
一、继室异于元配,侧室卑于嫡妻。定议时,务先明言,不得瞒骗。至聘仪亦难拘定百金,以示区别。
一、再醮之妇非比闺女,聘金尤宜少减,不得援照定章。倘夫家亲属不愿任其自由改适,男妇擅行私定苟合者,仍加等治罪。
一、女子及笄以上,其父母亲属务须速为择配,不准贪图厚赀,带往他邑嫁卖失所,以杜流弊。
一、未经示禁以前,凡有凭媒议定聘金,仍从其旧,不准藉禁翻异,以弥争端。
以上八条,凡从前无知误犯,既往不咎。自示之后,各宜劝诫恪遵。倘敢故违,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行从严究办,决不稍宽。本县言出法随,凛之慎之。
执事张信中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 日给
碑文里提到清末泉州地区婚娶聘金骤升原因是出洋商人下南洋回国后急切求婚,女方家索取高聘金,互相攀比相沿成风,以致二三十金的聘金突然升高到三四百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有的人无力娶妻,便逃往外乡;有的娶不起老婆,便娶去世兄弟的妻子;有的为了聘金硬逼寡妇改嫁;有的同意嫁女又突然悔婚,坐地起价。为遏制这种“彩礼”纠纷导致的种种弊病,惠安县六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县官出示禁令,便有了县衙发布的这方告示碑。告示碑明文规定:聘礼最多不能超过百金;订婚后,女方未嫁先死,男方不得索回聘金;订婚后,男方未娶先亡,男方的兄弟和族亲不能娶这位未过门的女子,女子要改嫁也要先原数退回聘金等等。而且强调女家不得贪图高聘金,男家也不能计较女方嫁妆厚薄。这些规定对今天推行婚俗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