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景点景区 > 内容

六胜塔:嘿!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海上丝路时代见证物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7-12

石狮的塔可太多了。塔对于沿海城市也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屹立于海边的塔,往往是古人行船的最佳海上指南。“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本期“狮千岁”带大家去海边的金钗山上欣赏八角形状的宋塔“六胜塔”,看看这座古塔里到底藏了哪些宝贝。

位于石狮石湖半岛金钗山上的六胜塔,始建于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宋元时即为海舶进出泉州湾的航标塔。相传,塔上原先层层缀满灯笼,远眺犹如一支擎天红烛。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是官方确立的重要海上贸易港口。元大德元年(1297年),元廷设置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以泉州为治所,这是泉州行政建制史上的一次“顶配”,标志着泉州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会”,身份有点近似于当今的上海。而六胜塔,便是那个时代的“小蛮腰”,也是黑夜里过往商船在茫茫大海上的“特殊信仰”,望见那束红光,他们就知道前进的方向。

古时船只望见六胜塔,径直驶向大坠岛、小坠岛之间的“岱屿门”,便可进入刺桐港。(吴嵘彦/图)

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景炎二年(1277年),在剽悍元军铁骑面前,南宋王朝的崩溃之势已难挽回,南宋小皇帝端宗被大臣们抱上海船,一路狼狈逃至泉州。在石湖半岛附近,宋军又与元军遭遇,双方爆发激战,互有伤亡。无辜的“吃瓜群众”六胜塔,也在这场战乱中遭到破坏,塔身损坏严重。后来还是有着传奇色彩的蚶江首富、海商凌恢甫慷慨解囊,才修复了六胜塔,令其得以继续发挥航标作用。此外,“凌首富”还为六胜塔取了个“万寿塔”的别名,以祈求航海平安、众生长寿。

如今六胜塔下不远处的石湖港已成为泉州重要对外贸易窗口 (杨遥/图)

说到六胜塔,不能不提它的建筑格局。其平面呈八角形,塔身线条柔和飘逸。八边形的平面结构,使得每一边的立面对地基的压力比较均匀,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此外,八边形塔体外壁角度较为平缓,能削弱来自各个方向的风压,有利于抵御强风袭击。塔身借鉴成熟的木作匠艺,将坚硬笨重的石材雕凿成立柱、栌斗、跳头、楣枋、阑额、飞昂、飞檐、雀替等构件,在古法建造的原理上进行榫卯拼装,呈现出仿木楼阁式建筑美感。塔体采用的是“三段式接柱法”,能抗震减压,是古代仿木石塔建筑的一项技术创新。

六胜塔上的雕刻艺术,同样也是一绝。塔身的金刚、天王雕像,造型雄健,手持各种法器,形态各异,透露出威武之气。罗汉、菩萨造型圆润,神情自然,庄严肃穆。塔檐端坐的镇塔将军,表情严峻,正视前方。浮雕线条流畅,简洁大气,整体画面饱满,比例协调。服饰飘带临风而动,富有艺术感染力。这种工匠精神和独特的建筑价值,体现在六胜塔的每个构件上、每个细节中。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塔上石刻造像仍然清晰可见。 (杨遥/图)

六胜塔还是中国唯一依据印度佛教小乘教派“六胜缘”义理直接命名为“六胜”的佛塔。作为泉州湾古时最重要的航标塔之一,六胜塔既是为中外商船导航的地标,更是泉州海上荣耀时代的直接见证物。如今,六胜塔附近已建成公园,从大门口沿着斜坡一路向上,六胜塔在一片绿意的包围下,耸立于泉州湾南岸。公园里,休闲步道曲径通幽;山顶上,登临古塔可俯瞰海中舟楫。每年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近千岁的古塔就因其迷人的风景而被层层游客簇拥着合影。这位“古塔老爷爷”也成为石狮旅游“绝美日落”的最佳打卡点之一。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