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旅产业大有可为,做好闽菜推广,用美食拉动文旅迈入新征程。”日前,闽菜文化专家、知名美食作家许晓春和作为资深媒体人、新文旅观察者的丈夫杨炜峰,又携手把泉州美食夸了一番。
4月底,夫妻俩发布热文《泉州啊泉州,你还准备怎么夸自己?决胜新文旅》,引发网友对泉州文旅的广泛关注。
5月4日,夫妻俩再发推文《从联合国回来,来看看泉州2.0版的“吃相”,决胜新文旅》,夸赞4月中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办“中华文化·雅集”招待会美食品鉴活动中,泉州美食亮相世界舞台,打开2.0版新“吃相”。
许晓春认为泉州美食已进入2.0版“新赛道” (受访者供图)
“中华文化·雅集”美食品鉴活动,吸引各国嘉宾。(“泉州味道”)
蟳埔红鲟饭将泉州的烟火气带到"联合国"。(“泉州味道”)
宋元海丝宴(石狮市文旅局供图)
积极申报“世界美食之都”
身为闽菜文化专家的许晓春钟情泉州美食多年,每次来泉总要品尝姜母鸭、四果汤等来满足自己的味蕾,自2022年她担任宋元海丝宴《山家清供》复原专家组组长以来,在深度参与复原“宋元海丝宴”的工作中,对如何更好推广泉州美食,拉动泉州文旅产业长远发展有更多的思考。
去年11月,《福建省加快新闽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明确支持泉州市申报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美食之都”。今年4月,泉州顶级大厨团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办的“中华文化·雅集”招待会美食品鉴活动中,现场展示地道闽菜“工夫”,令外国友人眼前一亮。借这次泉州大厨的“联合国之行”,许晓春和杨炜峰一同写下这篇推文,认为泉州美食发展已进入2.0版“新赛道”。
“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的条件看起来简约,但执行起来并不简单,它要求是具有地域特征的美食,保留传统的烹饪技艺。”许晓春注意到,泉州厨师此次选定的蟳埔红蟳饭和椒盐围头鲍鱼两道菜,红蟳、围头鲍鱼等食材富有泉州地标属性;酱油水黄花鱼这道菜,旧时泉州渔民出海捕鱼一趟时间较长,在船上烹饪追求简单,新鲜捕捞的海鱼,用水蒸熟后,用酱油、姜、传统腌制菜脯等调味,既有古早味又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鲜美,透过这道菜呈现出渔民原始生活状态,富有地域特色。沙茶酱炆火牛肉里的沙茶原产于印尼,华侨沿着海丝路下南洋,与闽南丰富食材相结合后,呈现地方特色沙茶菜肴,承载着海丝文化和华侨拼搏史,它们都将闽菜烹饪技艺的烟火气淋漓展现。
许晓春看到,除了闽菜亮相世界舞台,今年以来,泉州美食正多维度推向全国,走向国际。泉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烹饪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泉州美食城市宣传片《爱吃才会赢》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还有近期热播的《春色寄情人》中也不时有泉州美食身影。“泉州美食新的‘春色’正款款走来。”
将地方故事编织成美食大故事
“泉州美食矩阵,开始走出自己的节奏。”许晓春介绍,自去年省商务厅持续推出“一县一桌菜”系列栏目以来,目前已推出安溪“相府家宴”、德化“瓷都盛宴”等。安溪以“湖头小吃”为基础,融合名优特产,挖掘16道安溪“地标”美食,“复原”推出具有湖头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相府家宴”,去年8月首次亮相北京。今年4月,在北京福建大厦,“一县一桌菜·德化篇之‘瓷都盛宴’”以德化白瓷为盛器,摆出15道地标特色美食亮相,向全国推介,广受关注。
许晓春表示,此前在“复原”“宋元海丝宴”时,集合闽南专家、餐饮界、文化界力量,将南宋石狮籍美食家林洪所著的中国饮食文化经典《山家清供》融入美食中,对104道宋朝美学感充盈的菜肴逐一筛选,多轮复原,最终精选8道菜代表“宋元”风情、饮食文化和美学,又从一两百道石狮本地风味的闽南菜中精挑改良,再推8道菜“讲述”海丝闽南故事,以美学感、IP化、时代性来呈现“宋元海丝宴”的文化与烹饪技艺精髓。它也成为闽菜中首个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的地标美食名宴。
“‘一县一桌菜’很有地域美食特色,就如‘宋元海丝宴’的推广经验,在美味中挖掘其深层次内涵,做好文化植入,讲好美食故事。”许晓春建议,泉州在力推地方小吃的同时,可在大菜上多下功夫,“一县一桌菜”可以结合当地名人历史、地域文化、海丝元素等作深度推广。“将一个个地方故事编织成泉州美食文化大故事。”
“美食可拉动文旅,文旅能反哺美食。”许晓春表示,借鉴山东淄博、哈尔滨、甘肃天水的旅游“出圈”,泉州文旅已成气候,可再把美食做出深度,打出品牌影响力。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