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时隔75年爷孙在泉“相见” 志愿组织为烈士刘子界寻亲成功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3-28

“爷爷,75年了,孙子来看您了……”25日上午,来自山东无棣县的刘金永和姐夫辗转1700多公里,来到南安水头革命烈士陵园,长跪在祖父刘子界的墓碑前,泣不成声。时隔75年,长眠异乡的烈士刘子界终于等来了他的亲人。

刘金永在摩挲祖父的墓碑

烈士家属多年寻亲未果

当日上午10时左右,刘金永和姐夫手捧鲜花在“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队、泉州市东南公益协会志愿者及南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人员的陪同下,祭拜了祖父刘子界。

当见到祖父的墓碑时,刘金永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忍不住跪在墓碑前。他轻轻摩挲着碑文,为祖父的墓碑撒上了从家乡带来的水,摆放了从家乡带来的特色糕点、水果和烧鸡,希望家乡的这些东西,能陪伴着爷爷,就像他们和爷爷在一起,随后便泣不成声。

“整整75年了,我们家一直都在寻找祖父埋葬地的下落。”刘金永介绍,1949年,父亲仅5岁时,爷爷便牺牲了。父亲长大后,开始寻找爷爷牺牲后埋葬的墓地。然而由于当时交通条件不便和信息不畅等,虽多方打听却一直无果。直到2018年父亲去世时,仍没能找到祖父墓地的具体下落。

父亲去世后,刘金永开始接力寻找祖父下落。他通过父亲留下的记载爷爷牺牲信息的部队信纸,得知爷爷牺牲后埋葬在“南安县沟江村”,信纸后还附了一张手绘的安葬位置图。

“当时根据这些信息以为很快就可以找到,可结果却不如人意。”刘金永说,他曾在网上搜索过“南安县沟江村”却没找到相关信息。此外,他还注意到,在部队留下的信中,爷爷名字中的“界”字,被写成“稭”。他也曾将错就错,用这个名字在英烈网上搜索,但仍一无所获。由于山东与南安远隔千里,自己人生地不熟,打听相关消息也是困难重重,他只得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期未来能有所进展。

志愿组织帮圆寻亲梦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21年。当年“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王玉茹帮忙为一批烈士寻亲,这一批烈士中恰好有一位名叫“刘子偕”的烈士。她通过刘子偕碑文上的地址缩小搜索范围,并联系无棣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多方联系和打听,判断烈士刘子偕极可能与刘子界为同一人。最终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渤海陵园的帮助下,王玉茹联系上了刘金永。双方经过比对发现,除墓碑上的名字“刘子偕”应为“刘子界”,地址“吴棣县”应为“无棣县”外,其余信息基本吻合。至此,终于为烈士刘子界(偕)寻找到了亲人。

“感谢所有帮助我们寻找爷爷墓地的爱心人士,是大家帮我们圆了三代人的寻亲梦。”刘金永说,一家人一直心心念念寻找着爷爷的下落,父亲和奶奶还因此带着遗憾离世。当天,他将一面从老家带来的锦旗送给王玉茹,以此表达感激之情。刘金永还从爷爷墓前取了一抔土,他说准备将这些土拿回去放到奶奶墓里,既是让爷爷叶落归根,也是让爷爷奶奶再相聚。

据了解,“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队以“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由志愿者对英烈信息进行收集、比对和整理,至今已建成包含4万余条英烈安葬地信息的数据库。同时,该志愿服务队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介扩散信息,为客葬异乡的英烈寻找亲属。服务队中的泉州志愿者已为近百位英烈找到亲人,并联合泉州市东南公益协会等公益组织在家属来祭扫时,安排组织志愿者陪同、缅怀。

烈士信息:刘子界烈士,1927年4月出生,山东省无棣县人,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二四四团排长,1949年10月19日牺牲。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