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6时6分,南安英都昭惠庙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喧嚣的锣鼓声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一年一度的南安英都拔拔灯游春踩街活动如约而至,27个灯阵,1万余人,大家欢聚在一起,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英都拔拔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古代英溪的纤夫拉纤,成型后延续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一种集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活动。
昨日是农历正月初九,一年一度的南安英都拔拔灯游春闹春活动如约而至,人们欢聚在一起,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人们欢聚在一起,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红色“灯龙”热闹地穿梭于英都镇的街巷中
千米灯“龙”穿梭在英都街巷间
居民们热情参与活动
狂欢:队伍绵延数千米 众多村民举家参与
傍晚5时许,夜色还未降临,昭惠庙前早已聚集众多前来观看的群众。晚上6时6分,在烟花爆竹“迎灯”下,英都拔拔灯大型踩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27支队伍组成绵延数千米的红色灯“龙”,热闹地穿梭于英都镇6公里长的街巷间,仿佛一条条潺潺的溪流,各灯阵还伴有大鼓吹、礼鼓、腰鼓、舞龙、舞狮、管弦乐等队伍。
“今年我们家族来了三代人,有30多人。”英都民山自然村村民洪钦祥开心地说,每年拔拔灯活动都是家族团聚的好时机,许多住在外地的家族成员都会特地赶回来参与。洪钦祥的侄子洪柳阳就是从云南返乡,每年都等参加完拔拔灯活动之后才会回去工作。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从小就参加拔拔灯,这是关于春节非常美好的回忆,也是许多英都人心中不可错过的盛典。当晚,他特地让自己的3个孩子一同参与,“我女儿已参与3次了,她很自豪家乡能有这项民俗活动。”
在杉厝下自然村的队伍中,洪女士拿出手机为家人们拍起了合照。尽管已不是第一次回娘家参加拔拔灯,但当看到灯笼串起的“长龙”穿梭在村落间,她内心依然激动。她说,今年的拔拔灯活动比往年热闹,孩子们也很兴奋,“这样的民俗活动很有意义,可以让孩子近距离感受拔拔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能增进孩子与家乡的情感。”
亮点:规模创历史之最 增设民俗表演
“今年是4年来首次全面放开复办的拔拔灯游春踩街活动,还增设了舞龙、舞狮、大鼓吹等民俗表演。此前,很多乡亲在正月初五就离乡,而今年有的家庭特地留下来看完拔拔灯再走,村民们参与热情前所未有。”英都镇党委副书记洪超念介绍,今年拔拔灯活动共有27个灯阵、1万多人参加,观灯人数超5万人次,持续4个多小时,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
他介绍,今年活动选取的灯具较往年更加新颖独特,不仅造型美观别致,形式多样,还融入了电子元素,在保留剪纸、花球等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高科技手段,使灯具更有特色,更吻合时代潮流,且制作的灯具材质均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将绿色、生态、环保等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历史:源于拉纤 传承500多年
南安英都拔拔灯代表性传承人、今年85岁的廖榕光介绍,英都拔拔灯是福建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古代英溪的纤夫拉纤,起源于南宋时期,至今有700多年。当时,英都镇董山村的陈姓船夫在英溪上拉船往返于英都与九日山下。由于溪道弯曲,返程时船夫须拉纤“拔船”上滩,十分辛苦。每到正月十五,船夫们便将灯笼挂在纤绳上,拉动纤绳绕着码头游灯自娱自乐,也祈求顺风顺水。至明万历年间,英溪船运业式微,陈姓船夫外迁,以农业为生的当地洪姓村民,将活动改为每年正月初九举行,以向“天公”乞求风调雨顺。拔拔灯也于此时定型,距今传承500多年,成为一种集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民俗活动。
“拔拔灯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内河驿渡运输的繁荣状况,生动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敬畏自然、勤劳奋斗的精神,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廖榕光说,2008年,南安英都拔拔灯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今年正月初六,拔拔灯亮相泉州民俗踩街活动,首次走出英都、走出南安,向更多人展示这项非遗项目的魅力。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