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作为意大利旅行家雅各·德安科纳口中的“光明之城”,从宋代起就与海外开展大规模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便利交通,使得泉州成为宋元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一代又一代不同语言、风俗、信仰的人们在刺桐城里相互碰撞、交流、融合,他们在逐渐融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家乡的美食和文化。相传蟳埔女最常用的簪花围花饰之一——素馨花原产于波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由阿拉伯商人带来泉州种植,并将其赠送给美丽的蟳埔女。
“牛肉羹、海蛎煎、萝卜丸子、山海兜、马鲛鱼羹……”现在的人也许很难想象,这些寻常百姓家中的常见小吃,或者“宋元海丝宴”上的本土特色美食,都包含外来美食元素,这些“舶来品”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泉州的美食文化。
雕菰饭
石狮香油饭
老醋乌耳鳗
山家蟹酿橙(陈亚燕供图)
食材
福建人陈振龙偷运番薯解饥荒
“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通过马可·波罗的游记可以看出当时泉州港高度繁荣的商贸盛况。两宋时期刺桐港就因为日渐兴盛的海上贸易而闻名,到了元代,更是帆樯林立,商贾云集,每年吐纳巨量的中外商船,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异域珍贵的香料、宝石等货物从这里转运到内陆,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也通过泉州港销往世界。当然,通过海运传入的还有不少美食。
洋葱、番薯、玉米、花生、包菜……不少现如今餐桌上的常客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与汉晋时期由陆上丝绸之路引入的“胡豆”(蚕豆)、“胡瓜”(黄瓜)类似,在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的食材大多带“番”字,比如番茄、番薯,而让中国传统菜系产生裂变的番椒,也就是现在的辣椒,也是明代末期从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而带“洋”字的则大多是明代晚期、清代乃至近代引入的食物,例如洋葱和洋芋(土豆)。
勇于冒险进取的海洋文化和“人稠地狭”的耕种条件也使得泉州人不甘偏居一隅。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有泉州人在东南亚开展贸易或定居,并将东南亚占城、安南的占城稻携至泉州,在福建推广种植。公元1011年,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粮食大量减产,宋真宗听从大臣建议,从福建取来占城稻稻种三万斛推广种植。占城稻耐旱、生长周期短、适应力强,一年可以两熟,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也使得原先的轮作体系进一步丰富为两季稻复种和稻麦轮作形式。
但占城稻所带来的产量增加,只是暂时性地缓解了粮食问题,到明朝中叶,光靠小麦和水稻要养活日渐增长的人口已经力不从心。1593年,闽中大旱,五谷歉收,百姓食不果腹,在这危难关头,福州海商陈振龙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将西班牙传至吕宋岛(今菲律宾马尼拉)的番薯偷运回国。
在陈振龙父子试种成功后,福建巡抚金学曾将番薯种植之法推广至全闽,闽中饥荒得以缓解。据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郭沫若曾颂扬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
山海兜
陈亚燕在为菜品摆盘
海蛎煎(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红烧牛排(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食文化
三大饮食文化传承至今
在泉州街头,熟人偶遇,一句“食末?”是招牌的问候方式,聊到尽兴,又以“讲食煞尾”。这种对美食的热情,不仅来源于泉州人对生活的热爱,也与其悠久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
海丝泉州推荐官洪泓表示:“现今的泉州美食主要包含三大元素:细腻而精致的士大夫美食、清净而不简约的清真饮食和简洁而温馨的素斋,分别对应士大夫的中原河洛文化、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文化和佛教徒的饮食文化。”
从西晋末年开始,来自中原的士大夫阶层三次入闽,除了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闽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也带来了河洛地区古老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手法,例如“羹”类食品。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羹”逐渐演变为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汁状、糊状食物,但泉州蚝仔羹、鲳鱼羹、马鲛羹、牛肉羹等做法,还保留着最早“以肉类做成的一种带汁的食品”的本义。
牛肉羹可谓泉州外来美食的集大成者,陈振龙从吕宋带回的番薯粉使其口感Q弹紧致爽脆,河洛地区的制“羹”手法让其便于入口,而主原料牛肉则与伊斯兰文化关系密切。宋元时期不少阿拉伯人、波斯人来泉开展贸易,他们“一日不可无牛”,受到他们的影响,泉州吃牛肉的习惯一直保留下来。不论是筋道爽口、汤稠浓郁的牛肉羹还是加入咖喱香糯软烂的红烧牛排,抑或是鲜嫩入味、驱寒暖身的牛杂汤,都能在红砖古厝中寻找到它们的滋味。
泉州是佛教传入较早、发展较为兴盛的地区之一,伴随佛教广泛传播和寺庙斋会盛行,民间一些不信佛的民众也开始吃斋。在如今的泉州,除了各大寺庙旁的素斋,还能找到不少吃斋的自助餐和爱心食堂。
牛肉羹是泉州外来美食的集大成者(泉州文旅)
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的番薯制成的番薯粉,广泛运用于制作牛肉羹、马鲛鱼羹等羹类食品。(泉州史志)
宋代海船出土时有4700多斤未脱水香料一并面世,这是南宋的胡椒。(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船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展
食创新
“宋元海丝宴”重传承更重创新
提起泉州菜肯定绕不过林洪,他生活在南宋时期的泉州,对饮食颇有研究。著有《山家清供》和《山家清事》,收录以山野食材为主料的菜品,记其烹制方法。
林洪身处的时代虽然早在南宋初期,但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不少外来食材,其中“胡”姓占据大多数,有胡荽(香菜)、胡麻(芝麻)、胡桃(核桃)和胡椒。以胡椒为例,虽然当时胡椒是稀有的调味料,但在总共104节中,有4节用到了胡椒,可见林洪对这种“外来风味”的偏爱。
中国烹饪大师、晋江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名厨委员会主席胡满荣介绍道,菜品“山海兜”采山上之嫩笋、嫩蕨,取水中鲜美的鱼虾,用绿豆粉皮制作的“兜子”包起蒸制,菜品形状颇具特色,“兜”也有着兜金兜银、发财行好运的美好寓意。论其味道,将山珍海味“兜”于绿豆粉皮中,汲取了其各自的鲜味,除了常见的酱油、麻油、精盐、米醋这些调味品,胡椒的加入使得口感更为惊艳。
宋元时期价值堪比黄金的胡椒主要通过泉州港进入中国,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述:“如果有一艘载胡椒的船去埃及的亚历山大或地中海其他港口的话,那么,必有一百艘来到刺桐港。”惊人的胡椒进口数量也反映了当时刺桐港的繁盛。
人间有味是清欢,宋朝人讲求“清”“雅”“韵”的饮食美学思想,贯穿整本《山家清供》。2021年起,林洪家乡石狮以《山家清供》为基础,结合现代丰富食材和技法创新,融入时代性和美学感,打造出“宋元海丝宴”这一饮食文化IP。
“‘宋元海丝宴’并不仅仅是对林洪的记载进行复刻,而是在食材、技法、呈现上创新地‘再现’美食,同时将蕴藏在美食中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传递给食客。”青年烹饪艺术家、闽菜推广大使、泉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亚燕向记者介绍道。以菜品“马鲛鱼羹”为例,除了选用福建常见的经济鱼类马鲛鱼,还加入了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的番薯制成的番薯粉。
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使鱼肉更加紧实有弹性,要经过反复多次锤打。泉州人正是在历史和时代的锤炼中,铸就了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敢问路在何方的拼搏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