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三封书信揭开高僧儒医因缘 弘一法师与惠安医师交谊往事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1-26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晚年在闽南传法期间,与惠安各界结下了深厚缘分。作为追随者之一,惠安医师刘清辉深得弘一法师的信赖。弘一法师曾在与广洽法师的信中评价刘清辉“甚可靠也”。在《弘一法师书信全集》一书中,收入弘一法师写给刘清辉的三封书信。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三封信札史料,重温此二人间的因缘交谊吧。

高僧莅惠 寓居“菜堂”

1935年,弘一法师应传贯法师(惠安县东岭龙村人)邀请到惠安弘法,驻锡净峰寺。在此期间,处世认真的弘一法师记录下《乙亥惠安弘法日志》。在1935年农历十一月的日志里弘一法师记下:“二十五日上午,到后尾,寓刘清辉居士菜堂,下午演讲。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弘一法师提及的“刘清辉菜堂”即今惠安东岭镇后美村(即信中所提“后尾”)的刘氏家族“敬心堂”。

弘一法师曾驻锡惠安净峰寺

早在清末,刘清辉的祖父刘敬在后美村西侧兴建一座佛堂,名曰“敬心堂”,乡人俗称之“菜堂”。敬心堂原建筑为红砖木石结构建筑,三开间,前后两落,中隔天井,天井两旁设石椅摆放花盆,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虽非深宅大院,环境却也清幽雅致。据刘氏后人介绍,弘一法师当年居住在敬心堂西侧小榉头(厢房),房间窄小,仅可容膝。弘一法师为敬心堂留下一副对联:“三归成就,五戒庄严。”对联悬挂于堂中,惜毁于20世纪60年代。当年弘一法师及泉州崇福寺方丈妙月法师等高僧都曾在敬心堂小住过,并在此为众人宣讲佛法。2005年,后人重修敬心堂。因敬心堂年代久远,虽经修葺,结构仍有危险,刘氏后人遂于2012年在原址上遵原规制重建敬心堂,如今的敬心堂保留了清末石结构基础及石构件。

重修后的敬心堂保留了清末石结构基础及石构件

敬心堂里至今还保存着两方木匾,一为“敬心堂”匾额,黑底金字,落款为“信士张绍筹敬”;一为刘清辉经营的回春号药铺匾额,同为黑底金字,上款“壬申年吉”,下款“张绍筹书”。张绍筹,惠安净峰人,清末秀才。两方匾额上的张绍筹书法为清代流行的馆阁体,丰腴厚重,具富贵气,结体疏密有序,端庄中见生动。

接手药铺 医德双馨

弘一法师寓宿在“敬心堂”并非偶然,这与刘清辉医师有着直接关系。早在1935年的春天,弘一法师已与刘清辉相识并有过书信往来。

刘清辉是一位儒医

刘清辉(1901—1973年),惠安县东岭后美村人。据刘清辉先生的哲嗣刘沂川先生介绍:清末民初,祖父刘哈行医为业,在东岭港仔街开设回春号药铺。后来,父亲刘清辉继承祖父衣钵,接手经营回春号药铺。他精研医理,至老手不释卷。擅长骨科、小儿科、妇科,尤精针灸,其人其医术闻名遐迩。1956年,当时的晋江地区公开招考108个医师岗位,刘清辉被录取为其中之一,遂正式任职于石狮蚶江保健院。因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院方留任到1970年。

刘沂川先生回忆,父亲形象儒雅,为人方正严谨,举止有度,开药方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书法。行医之余,父亲还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居士,与弘一法师、妙月法师都有深厚友谊。他生活精致讲究,对子女要求尤为严格。回忆往事,刘沂川笑称父亲“不好伺候”。其实,特殊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刘清辉独特的人生修养和生活习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仍然尽可能地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态度,这与物质金钱并无太大关系。

三封书信 见证友谊

弘一法师写给刘清辉的第一封信

弘一法师《致刘清辉(一九三五年旧二月十七日,泉州承天寺)》函曰:

清辉居士慧览:

惠书忻悉一一。诸友罣怀,朽人感激无尽。属书“大德堂”号,已写就。剩余之纸写成一小对联附上。今后切勿邮红纸来。此二纸由传贯师带上附呈,乞收入。不具。

旧二月十七日 演音启

这是目前能够见到的弘一法师写给刘清辉的第一封信。从信内容分析,弘一法师在回信之前当与清辉居士有过接触。信的落款日期是“旧二月十七日”,此时弘一法师尚居住在泉州承天寺,当年四月十一日才从泉州乘木船经崇武来惠安净峰寺。信中对刘清辉等“诸友罣怀”表示感激。应刘清辉所求,弘一法师题写了“大德堂”堂号,落款“清辉居士属,乙亥一音”,并将剩余的红纸写成一对联由传贯法师交送刘清辉。弘一法师在信中特地交代“今后切勿邮红纸来”。弘一法师传世书法作品中,书于红纸上的作品极为罕见。笔者揣测,或许这是弘一法师对书法用纸的讲究,认为书法不宜书写在红纸上。他不忍拂清辉居士之意,仍遵嘱书写在红纸上,但告之今后勿再邮红纸了。

弘一法师题写了“大德堂”堂号

弘一法师初到惠安净峰寺,颇感环境清幽,他在给夏丏尊的信中描述“余居此间,有如世外桃源,深自喜庆”。然而,净峰寺环境虽好,然终究是远离城市的乡间寺庙,当时交通及邮政通信均不方便。“彼处邮政不通,暂不通讯”(弘一法师致义方法师函)。1935年五月间,在写给夏丏尊居士的信中弘一法师再次提及“上月徙居山中,据邮政代办所八里,投信未便,故诸友处悉无音问也。”信末留给夏丏尊居士的通信地址“乞寄厦门转惠安县东门外黄坑铺港仔街回春号药店刘清辉居士转交净峰寺弘一收”。五月初十,他写给广洽法师的信中留下的通信地址,仍然是回春号药店刘清辉居士转交净峰寺弘一收,信末特地向广洽法师介绍清辉居士其人:“刘居士为菜友,甚可靠也。但距寺八里余,需俟香客带来耳。”菜友,即惠安本地对持斋修行的在家居士的俗称。“甚可靠也”,可见弘一法师对刘清辉居士的高度认可。弘一法师必是通过接触对他的人品道德有所了解才下此评价。

频频出现于弘一法师书信中的黄坑铺港仔街回春号药店,位于惠安县东岭镇南端港仔村。港仔街在抗日战争前商业经营达到鼎盛时期,是当时惠安东岭地区最为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因此,开设在这条商业街上的回春号药铺因缘巧合竟成了弘一法师与外界的信件中转站。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末,港仔街由盛转衰,回春号药铺迁址东岭街继续营业,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停业。

回春号药铺古匾额。该药铺于20世纪50年代停业。

1935年深秋,弘一法师因“净峰寺主易人,余拟移居乡间草庵”离开了栖息半年多的净峰寺,偕传贯法师前往泉州承天寺讲律,十一月移居晋江草庵。然而应惠安信众的热情邀请,法师于十一月十九日再次回到惠安弘法。有感于此行惠安信众的护法热忱,他在写给广洽法师的信中说“此次惠安弘法,诸事顺利,圆满成就”。

十二月初三,弘一法师返回泉州,归卧草庵即发高烧,神志昏迷。因弘一法师在惠安弘法期间长时间居住在黑暗潮湿的屋子里,受潮气感染患了风湿性溃疡,到了草庵,一日之间下臂已溃坏十之五六,尽是脓血。渐而病情又发展至上臂、脚面。弘一法师认为“因此二症,若有一种,即可丧失性命”。他甚至已做好了生西的准备——“朽人亦放下一切,专意求生西方”。刘清辉居士在得知弘一法师染疾后,于1936年一二月间致函弘一法师,关心他的病情。弘一法师于二月间回复了刘清辉第二封信:

弘一法师写给刘清辉的第二封信

清辉居士文席:

惠书诵悉,至用感谢。宿疾已由流(留)日医学博士黄丙丁医师诊治,甚为稳妥,现已有明显好转。不久即可痊愈,希释怀念。黄居士及诸友请代为致候。以后通讯仍寄厦门南普陀寺养正院广洽法师转交弘一收,谨复,不宣。

演音疏

信中提到的黄丙丁博士(1899—1937年),泉州人,毕业于奉天南满医学堂(现中国医科大学前身),后获保送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留学,主攻皮肤病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厦门开设诊所。弘一法师经厦门蔡吉堂居士介绍,请黄丙丁治疗外症。黄博士尽心为弘一法师连续药治、注射、电疗达四个多月,治疗费用达“五六百金”。出于对弘一法师为人的敬仰,黄博士分文不收诊治费用。弘一法师心有不安,多次请蔡吉堂居士转达酬谢之意,黄博士才提出希望能够有几幅弘一法师的墨宝。弘一法师手书《心经》一卷以及各体书法书写的对联、立幅、横批多件相赠。弘一法师与黄丙丁的这段交往传为佳话。

弘一法师致刘清辉居士两封信中均不忘问候刘清辉居士身边的“惠安诸友”,反映法师与刘清辉及惠安信众的感情非同一般,也可见惠安信众对弘一法师之尊崇。1938年春,弘一法师在泉州弘法,盛况空前。他回复刘清辉居士的第三封信云:

弘一法师写给刘清辉的第三封信

清辉居士朗鉴:

前复明信,想已收到。近在泉州弘法,法缘甚盛,信众兴致极高,主动请经,要求剃度者不少。人都发心归信佛法也。属书五纸,附挂号寄上,乞收入,不宣。

演音疏

从这封信内容分析,弘一法师除了目前发现的三封信函还曾给刘清辉寄过明信(片)。信中他欣慰地向刘清辉提及泉州弘法盛况。同一时期他曾在给学生丰子恺的信中写道“朽人年来老态日增,不久即往生极乐。故今春在泉州及惠安尽力弘法”。他再次应刘清辉居士的请求书写了五幅书法。此时弘一法师正处身体康健、精力尚佳时期,他向丰子恺提及自己在泉州“写字极多,居泉不满两月,已逾千件。”泉州绅士叶青眼曾不无遗憾地向法师表达了泉州人多来向法师求字而少来求法的观点,法师却欣然告诉叶居士:“余字即是法,居士不必过于分别。”以字结缘,在弘一法师看来也是一种弘法。信中刘清辉向弘一法师求的五幅字目前还未被发现。

1942年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九月初六,僧俗两界为弘一法师举行了隆重的送龛仪式,来送龛的有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四县缁素,计千余人。从温陵养老院到承天寺的这支护送灵龛队伍里,想必一定有刘清辉居士静默缓行的身影。

高僧儒医 风雅交谊

弘一法师是一个相当注重“因缘”的人。他与刘清辉二人交谊之中的“胜缘”,可能是指他们存在三种缘:地缘、法缘、人缘。弘一法师因惠安东岭人传贯法师之请,始与惠安结缘。又因驻锡净峰寺的缘故,与距寺不远的刘氏敬心堂、回春药铺往来便利,是为地缘;刘氏一门至刘清辉三代人皆为虔诚居士,以敬心堂为弘法道场,声播远近,弘一法师因之受邀莅临讲经,可谓法缘深厚;刘清辉以一乡间儒医而与弘一法师相契合,是因二人的人格之缘。认真、谦恭、弘法、济世、慈悲,这是他们共同的珍贵人格精神。结合刘清辉的人格修为,也就可以理解弘一法师对他的高度评价了。“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正是弘一法师与刘清辉医师终生奉行的慈悲精神。

“可堪果证菩提去,风雅教人片羽寻。”这是惠安诗人林枕玉悼念弘一法师的诗句。品行高洁的刘清辉医师与弘一法师当年的往事早已湮没于时光尘埃。如今我们也只能重拾大师的吉光片羽,从中去追寻刘清辉医师与弘一法师的那段令人神往的风雅交谊,并试着探触那个时代的情感与温度。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