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还原的老屋非常逼真
可推开的木制门、鳞次栉比的黑瓦片、斑驳的土坯墙、墙壁边的柴火垛、簸箕上的农作物、门口悬挂的红灯笼……眼前这一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微雕作品《老屋》出自安溪“90后”民间手艺人詹建宁之手。三年前,为留住心中的乡愁,他开始了微雕创作,先后复原了记忆中家乡的老屋、母校等建筑,逼真的作品瞬间勾起了不少同龄人的回忆。近日,记者见到了詹建宁,了解他创作背后的故事。
记忆中的小学也被微雕还原
精雕细琢 复原老屋
在詹建宁家中,一张工作台、一块雕刻泥、几块泡沫板、几支画笔、几管颜料、数把雕刻刀构成了他独属的创作场所。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展示台摆放的微雕作品《老屋》,那也是他的第一件微雕作品。
“这是我小时候住的老房子,这屋子是几代人的回忆,但十多年前被拆掉了。”看着眼前的《老屋》作品,詹建宁的话语间流露着遗憾。1993年9月,他出生在安溪祥华乡白玉村,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家中主要以茶叶种植为生。他依稀记得,小时候的他总喜欢在院子玩耍,也喜欢找个角落躲起来画画,在老屋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然而,在他十三四岁时,破败的老屋被拆掉重建了。
三年前,他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件微雕作品,脑海里那些远去的记忆再次被唤醒。于是,他决定依靠记忆,同样通过微雕的形式,将老屋的模样尽可能复原。
“先用泡沫板做房子的基本结构,然后在外部覆盖一些材料,比如墙体我用了石膏粉,屋顶用了木头、竹子,树木用了干树枝、干花,杂草则用了干苔藓……待房屋成型之后再用颜料,用不同的色彩做旧化处理。”谈及老屋的微雕过程,詹建宁娓娓道来。“不仅要看起来像,还要有生机和生活气息,才是记忆中的老房子。”因此,他在老屋里放置了不少小物件,如闪着微光的灯笼、推开的大门、堆在角落的干稻草……
历经一个多月的精雕细琢,詹建宁终于完成了老屋复原。当他将微雕复原的老屋拿给家人看时,大家都激动得不停夸赞:“做得真漂亮,很像我们家的老房子!”
耗费心神 乐在其中
令人意外的是,詹建宁对于微雕创作完全是无师自通。从小他就对绘画极其感兴趣,经常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小人,每一个都生动形象。读书时,他选择了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基础,后来他又接触了木雕、石雕等技艺,这使得他做微雕时很快就上手了。
“微雕的制作上手容易精通难,不仅要有兴趣、悟性,还要有耐心和坚持。”在他看来,精于方寸,见微知著,正是微雕艺术的匠心所在。从画设计图,到制作各个部件,再到最后上色和做旧,每一件微雕作品的制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抠细节,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是一个漫长、枯燥、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
“改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认真起来我可以做一整天,就为了雕刻好一个小部件。”他告诉记者,制作老屋时,为了能让建筑更贴近记忆中儿时的质感,每件作品做好都需要几十道工序,有时做出来的物件比例不对,就要不断调整,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制作的时间更是无法预估。
好在,奶奶的陪伴给予了他很多精神上的支持。“我制作微雕的时候,奶奶总喜欢陪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做。她是我作品的第一位观众。”詹建宁说,奶奶今年82岁了,从小他和奶奶的感情就很好,尽管奶奶对微雕一窍不通,但每次他遇到瓶颈时,奶奶总会不断地鼓励他。
场景再现 留住乡愁
“每件作品都是一份珍贵的记忆,每当看到作品将记忆中的场景再现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乐。”老屋复原完成后,詹建宁又投入到同样被拆除重建的母校白玉小学的“建设”中。这次他用微雕复原母校的同时,还将制作过程的短视频通过他开设的“安溪手艺人”账号分享出来,得到了不少同学和网友的支持。
詹建宁说,如今不少同龄人都住在钢筋水泥的商品房里,小时候的老房子渐渐消失了,他想趁记忆里还有那个场景的时候,将它们都保留下来,也可以让后人知道以前房子的模样。如今,他有两个愿望,一是通过自己的手艺,做更多有家乡元素的作品,传播家乡文化,让美丽的茶乡被更多人所熟知;二是把绘画本记录下来的儿时场景还原,让心中的乡愁得以寄托。
采访中,记者看到,他的绘画本中有不少儿时他与母亲的画面:小小个头的他跟着母亲去砍柴,一人背着一捆往家走;母亲背着他去逛市集,手上拎着几袋东西;在老屋的院子里,母亲正在给他洗澡……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