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汇聚闽南老物件的地方。进门左侧有一幅19世纪末的文字石对联,在文字石对联下方象征着“笔笔生辉”“子孙万代”寓意的石构建花草图案清晰可见。石对联与四周典型的闽南建筑构件有序摆放,让人仿佛走进了闽南大厝。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物件属于一位被闽南文化深深吸引的“新泉州人”。
老物件因民俗而更精彩
2004年,张志华从江西来到泉州创业,随后扎根泉州。他对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充满了兴趣。
从小耳濡目染奶奶对民间民俗的尊重,让张志华钟情于传统物件。来到泉州后,闽南地区浓厚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让他开了眼界。张志华说,泉州是一个地域文化浓厚的城市,他阅读了相关书籍后发现,同样是传统民俗文化,有些地方已经失传或者被简化,但是却在沿海地区尤其是闽南地区,千百年来流传了下来。“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一些烦琐的习俗逐渐被替代,但一些传达祝福的风俗仍被保留下来。比如闽南人结婚前要盘担、送聘礼、祭拜七娘娘,这样的流程还保留着。”
闽南嫁妆饭勺
“一些老物件制作精美,工艺精湛,很值得收藏。”张志华说,比如闽南饭勺。闽南的传统饭勺是一种家庭用品,婚庆中不可或缺。木制寿桃型的饭勺,雕刻精美考究,盛开的梅花下,一只喜鹊抬头仰望,寓意“喜上眉梢”,包含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2009年开始,凭着一腔热爱,张志华踏上走街串巷、下乡村、逛古玩市场、地摊的“淘宝”之路。和许多收藏爱好者一样,他流连于大大小小的每一个古玩市场,与藏友交流物件,对于自己喜欢的物件沉迷其中并不断四处询问、寻找。每次到一些古玩市场收集物件,他都是等到花光了备用金、店铺关门了、人走光了,才肯罢休。
再现地方特色生活
闽南风俗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传递至今,许多老物件展现了闽南地方特色的生活场景。
家有做官之人用于悬挂中堂的闽绣珍品
工艺精湛的凤穿牡丹桌围精品
闽绣,因其鲜艳的色彩烘托出华美热闹的视觉效果、传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成为张志华的一个收藏品类,他共收藏有130多件大约20世纪中后期的闽绣珍品。据了解,闽南刺绣多象形于自然界的存在,这些绣品大多在闽南生活乔迁、祝寿、贺婚、开业、房子落成等喜庆的民间民俗活动中使用。桌围一般是供桌前的装饰物,多以布或者绸缎做成,有的采用闽南金葱绣技艺。
锡制生活用具
锡制“新人灯”
用锡制作的果贡盒、酒杯、酒壶、烛台等日常用品,张志华也收藏了不少。记者现场见到一盏20世纪50年代用于在新人结婚当天点亮的“新人灯”。“新人灯”的灯碟有三层,如果新人婚后第二年有孩子,就要将底层的灯碟上挪一层,如果再生一个孩子,灯碟就再往上挪一层,用点灯的方式表达了全家人对孩子的美好祝愿。还有烛台、酒壶、酒杯、果贡盒等一些锡制生活用品,这些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闽南大户人家里较为常见。大户人家有女儿出嫁时,以36组到48组锡制用品作为嫁妆,以示排场。后来随着闽南人远赴南洋谋生,在南洋当地也传承下了这样的民俗,大户人家嫁女儿就会带上一批锡制用品。在张志华看来,这些闽南生活物件对于让更多人了解闽南生活、闽南风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粿印模上有鸡、猪、鱼的造型
闽南素粿印
粿作为家喻户晓的食物,在婚庆、乔迁或传统节日中,闽南人都要用粿印做粿品,用以祭祀并分享给邻里。粿印图纹含有丰富的符号。闽南民俗的祭礼上通常有“三牲”,“三牲”一般是鸡、鱼、猪等三种。张志华收藏的一件粿印模为楠木材质,六七十厘米长,上面按照鸡、猪、鱼的造型一字排开,左侧设计为手柄便于拿放。使用时,只要将糯米粉团压入印模中成型,随后将印模翻置即可取出呈现鸡、猪、鱼造型的糯米团。
老物件呈现古人智慧。比如,清代楠木佛前柜灯,灯壶置于柜子内,使用时在灯壶壶嘴处点燃烛火,不用时熄灭烛火,灯壶旋转放回柜子内,既安全还可以防止老鼠的破坏,柜子具有闽南特色而且美观,适合长期摆放;明代掐丝鎏金五佛冠,运用了传统文化中的掐丝技艺,即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花纹的弯曲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工艺精细;民国金丝楠木观音大士粿印,佛像造型栩栩如生,体现了传统工艺特色。
而八仙桌、春凳、烛台、果贡盒、闽南祭祀用具等老物件更是蕴含了浓浓的闽南人家味。每一个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作为“新泉州人”的张志华都能娓娓道来。
泉州是古今相承、东西交汇的文化宝地,传统与现代,儒家、佛教、道家与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等,众多文化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千百年来独具特色的泉州宗教文化。一套140多枚的清末民初的佛教文化徽章展现了“向善”生活理念,这套徽章由金、银、铜和烤瓷、烤蓝等材质制成,形状以圆形为主,还有长方形、花朵形、钟形等造型,有的徽章有“戒烟酒”“善”“孝悌忠信”等字样。
泉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风土人情吸引着“新泉州人”在泉生活创业。张志华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已经把泉州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泉州故事。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