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精彩活动 > 内容

故宫如意狮子文物精品展在泉州举办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11-10

狮,是我国传统艺术品中常见的瑞兽题材之一。明清时期,狮子常与如意、芝草等题材组合,表现出更加欢腾浓烈的祝福意味。

日前,“会逢如意事——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展”在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文物精品齐聚石狮。

铜错银鎏金狮式尊

掐丝珐琅狮戏球纹朝冠耳盖炉

剔红三狮戏球图柿式盒

景泰款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蟠龙藏草瓶

明清如意主题展品首次加入福狮元素

展览共分为琼芝效瑞、曼寿无疆、珠玑言志、永绥吉劭、如意绵长、事事胜意等六个单元,全面展示明清时期如意文化的丰厚内涵,以及明清时期器物、雕塑上狮子与芝草、如意等组合而成的装饰纹样,突出两者叠加的祥瑞寓意。展出的重点文物包括清代水晶“四海清宁”灵芝式如意、清代掐丝珐琅五供—狮驮花瓶、清代紫檀边漆地嵌博古图挂屏、清雍正青花开光狮纹长方枕等。本次展览,在以明清如意为主体的展品基础上,首次加入福狮元素,且有60余件文物从未在故宫其他展览上亮相,属于首次出展。

展览中,明代景泰款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蟠龙藏草瓶、明晚期景泰款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蟠龙象足炉、清代铜错银鎏金狮式尊、清代掐丝珐琅五供—狮驮花瓶等文物特别引人注目。

展出的清代掐丝珐琅五供—狮驮花瓶原陈放于宁寿宫区域养性殿西暖阁二层西一间西案上,采用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制作,是整套掐丝珐琅五供中的两件。花瓶由一狮子驮于背上,狮子体态短小精悍,通身铜胎鎏金并施宝蓝釉,饰掐丝卷毛纹。狮头錾刻卷曲浓密的鬃毛,沿颈部垂至前胸后背。狮尾末端蓬松卷曲,高高翘起,施以绿釉,卷边鎏金。狮子双目圆睁,眉毛上翘,侧身向左、右扭头,怒视前方,凶悍威严。狮背搭盖一条装饰有彩色卷草纹的长条布褡,垂悬金色流苏。狮背上的花瓶海棠式口颈,口沿外翻,长束颈,颈部上、下端均装饰一周镀金如意云头式蕉叶纹,瓶身小椭圆腹,腹部饰兽面纹、勾连雷纹、回纹等纹饰;花瓶上插有大束彩漆灵芝。狮子前胸阴刻“乾隆年制”四字竖行楷书款。狮足下承圆角长方形四足紫檀木底座。

花瓶的“瓶”与“平”谐音,有平安之意;双狮即“狮狮”,谐音“事事”,与灵芝组合,蕴含事事如意平安的吉祥寓意。

掐丝珐琅五供—狮驮花瓶

青花开光狮纹长方枕

紫檀嵌白玉镂雕狮戏球纹三镶如意

狮子题材广泛应用于泉州民间艺术

狮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在泉州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自然而然地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狮子题材。在泉州,狮子题材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狮子舞、狮子雕刻、狮子图案等。

狮子舞在泉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间喜庆节日、宗教活动和祭祀仪式中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泉州地区的石雕、木雕技艺享有盛誉,狮子作为雕刻题材在这里有着广泛的应用。狮子的形象被雕刻在家具、建筑、寺庙等各种场合,作为力量、威严和守护的象征。泉州的狮子雕刻讲究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在泉州的民间艺术中,狮子图案被广泛应用于瓷器、剪纸、刺绣、壁画等作品上。这些狮子图案造型各异,有的威猛雄壮,有的憨态可掬,均富有地方特色。狮子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效果,还有着驱邪避凶、祈福安康的美好寓意。

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楼旋表示,狮子题材在泉州地区的本土化与发展,充分体现了民间艺术、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的相互交融,为泉州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狮子这一传统题材的不断创新发展,既保留了原有的象征意义,又彰显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