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时隔30多年,南安市人大专职常委叶荣发终于解密了先祖叶克明留下来的一块嘉庆元年圣旨匾额,解开一段圣旨往事,见证教子有方的家风传承。
3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正月初一,叶荣发第一次见到了这块匾额。当时他正在读大一,和哥哥到邻村社二村给亲堂拜年。拜年中,家族中的一个太婶婆说,她收藏着祖先克明公留传下来的一块匾额。只见匾额里面既有满文,又有汉文。满文完整,有几个汉字因匾额破损而缺失。文字很长,当时古文基础薄弱又急于去给其他族亲拜年的叶荣发没有弄懂匾额内容,只是请太婶婆保存好祖先匾额,作为子孙后代的传家宝。后续几年的拜年中,太婶婆行动不便,就未曾烦请她拿出匾额。再之后,太婶婆过世,没人再提起这块匾额。
圣旨匾额
去年9月14日,叶荣发在《南安县志》(民国版)里的人物志看到了叶克明传记,产生了把县志里所有叶氏先贤传记集中汇集于一篇的想法,于是从次日起就着手收集先贤资料。今年9月15日,他受委托,为主考虑眉山高田凌云叶氏孝子祠上墙名贤人选。在整理《名贤录》过程中,他越来越想知道匾额内容,并充实对叶克明的介绍。9月17日上午,他请族人帮忙寻找匾额。10月4日,族叔祖叶天助打来电话,说匾额找到了,并发来照片。
10月5日,叶荣发约上文物研究朋友,赶回诗山老家。再次见到这块匾额,叶荣发十分激动。仔细测量之下,这块匾额长190厘米,宽34厘米,边框厚度4厘米。框内左右两边分别雕刻着双龙,左右两边的双龙往中间方向,分别用满汉两种文字记载着长长的一段文字。左为满文,右边为汉文,满文从左向右书写,汉文从右向左书写,并分别书写颁发日期,汉文日期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 叶克明”,并有印章。满汉双文中间,又雕了一只飞龙,飞龙头部正面朝外,栩栩如生。
朋友表示,匾额记载的是圣旨的内容,古代圣旨是不能随便拿出来示人的,所以叶氏先祖就按照圣旨的式样做了块匾额。
随后,叶荣发查阅县志以及族谱相关人物传记、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彻底解密匾额内容。圣旨内容主要是嘉庆元年正月初一,嘉庆帝御赐圣旨给叶克明,赞赏其父母教子有方,封其父为“修职郎”,其母为“八品孺人”。
叶荣发介绍,据《南安县志》(民国版)人物志和《诗山社坛恤房谱牒》记载,叶克明是诗山社坛人,是由廪膳生员乾隆戊子科(1768年)乡试中式举人,甲寅年(1794年)任龙岩州儒学正堂,嘉庆己未年(1799年)解组,卒嘉庆五年(1800年),寿七十六。《诗山社坛恤房谱牒》记载,叶克明父亲叶世垂,清雍正间援列入太学,卒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以子克明贵,貤赠恩荣。克明母亲余氏,卒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生六男一女,克明为第三子。
因此,嘉庆元年(1796年)圣旨颁发时,叶克明父亲已去世17年,母亲余氏已去世35年了。那时,叶克明也已七十二岁了,仍担任龙岩州儒学正堂。
据悉,按明清封赠典制,官员若功绩超群,有机会向朝廷请求封赠前代,得到皇上的封赠命令,这就是古人的光宗耀祖。七品以下官因品级不够而封赠父母的,则以自身职“貤赠”。叶荣发先祖叶克明为福建直隶龙岩州学正,官阶为八品,不能直接封赠父母,只能以自身职“貤赠”。圣旨内可见“貤赠”的字样。在清朝,能得到皇上的这样敕命圣旨进行封典很不容易的,也因此说明叶克明是一个勤勉忠贤之臣。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