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南安以九日山和安平桥入“世遗”为契机,不断加大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力度,通过加强文旅设施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提升文化产业质量,全方位推动南安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文旅设施建设
改善文化民生
走进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一台台液晶显示屏、一个个复原场景,展示了以叶飞将军为代表的泉州籍华侨不懈追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辉煌业绩。
“我们配置了大型多媒体液晶显示屏、宽屏电视、投影仪播放设备等,推出了融声光电于一体的生动展示项目,让游客充分了解南安这片革命热土上发生的动人故事。”南安市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持续改善文化民生,加强文旅设施建设,该市持续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通过推出智慧旅游产品、发布系列“智享”政策等方式,积极推进各大景区插上“智慧”的翅膀,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助力构建南安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据悉,近年来,南安完成35个示范性镇村综合文化中心(站)建设;完成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建成梅山、码头、诗山等3个国家一级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大馆带小屋”示范点120多个,在全省首创星级“百姓书房”建设等;市图书馆、市李成智公众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不仅如此,南安积极推进洪梅、石井、九都、梅山、乐峰等5个乡镇建设乡镇游客服务中心,各乡镇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在九日山、叶飞故里、天柱山休闲旅游区等3个A级景区引进中国领先的一站式医疗健康生态平台“一分钟诊所”,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满足游客的实时医疗需求。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引领非遗传承
2021年7月,南安市九日山、安平桥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非遗传承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申遗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有序推进申遗各项准备工作。”南安市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道,该市以问题为导向,细化任务分解,倒排时间节点,狠抓贯彻落实,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文本编制、文物修缮、环境整治、遗产展示、遗产监测和现场迎检等各项申遗任务。2020年牵头制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加强新时代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长效化常态化。
值得一提的是,南安率先设立全省首个县级独立编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已公布了六批9类7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省级文保单位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国保总数居全省前列。同时,发展壮大非遗保护人才队伍,力促街头文化高效发展,民间艺人、文化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红歌会、南音演唱等文化活动,将非遗文化带入寻常生活中。
提升文旅产业质量
推动产业融合
A级景区8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处,省级版权示范基地1家,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单位1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0家……南安文旅产业品牌发展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市持续发力,不断加速文旅产业融合。”南安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积极筹建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起草《促进南安市民宿规范发展意见》《南安市关于大力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等,助推旅游产业进一步提质升级。同时,全面开启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市创建,现已完成《南安市全域生态旅游规划》初稿,正在结合文化产业规划及体育板块进行进一步整合。
南安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安文旅产业融合加速度的时代正在开启。下阶段,南安将紧紧把握文体旅融合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组建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产业融合模式,培育“旅游+”及旅游新业态,实现南安旅游业包容性增长。依托“海丝文化”和“成功文化”,构建全域旅游核心引爆点,矗立城市品牌形象,打造全国独具一格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来源: 责任编辑:胡梓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