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石构土楼期待风光再现●追踪
“黄素石楼是石构建筑的民居,呈方形四合院式,十分特殊。希望该处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保护,尽快修缮,重现风光。”这是泉州晚报社记者9年前到访泉港区前黄镇黄素石楼时,黄氏后人留下的话。如今,经过两代人的努力,黄素石楼修旧如初,终于重现芳容。
近日,前黄镇前黄村村委会主任黄实卿在整理父亲收集的有关保护石楼的材料时,偶然间看到《泉州晚报》9年前的报道,感慨万千。近日,他联系记者,相邀重访这座已有280年历史的石楼。
□记者 张晓明 实习生 刘熠烨 文/图(除署名外)
两代人携手保护修缮
四方天井,红砖高墙,雕梁画栋,修旧如旧。将近一年的修缮后,黄素石楼终于揭开了面纱,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与它200多年前相似的容颜。
回想9年前,记者探访踏进石楼时,抬头是方形的天空,主楼的屋盖早已不翼而飞,环顾四周是残垣断壁,只剩一些石柱和石梁。昨日,再见石楼,其呈方形平顶、三层四合院式,经修缮后,比往昔更坚固,从空中俯瞰,格外壮观。
“我们是根据当时保留下来的36间的结构进行修缮,现在已经全部完成。”黄实卿介绍,旧时黄素石楼内有房36间,楼外有屋72间,合乎“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此次保护修缮的重点,就是楼内36间房建筑风貌的全面恢复。
当年为记者推开厚重石门的老者已经离世,黄欣明等首批董事会的成员已经将接力棒传给黄实卿这一代人。79岁的黄欣明是黄实卿的父亲,也是当年联系泉州晚报记者采访的石楼修复董事会的成员。他说,石楼修复董事会于1995年成立,当时受限于资金和技术等条件,主要采取保护的手段。2012年,经过《泉州晚报》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石楼的保护。到了2015年,前黄镇开始对石楼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直到2019年11月,黄素石楼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实施。
土楼成为当地文体中心
在黄欣明父子的带领下,昨日记者登上石楼,细细品味石楼的每一处结构。黄素石楼的一、二层采用花岗岩条石砌体,精凿得平坦均匀,只见线条,不见灰浆,墙壁厚度最宽处达1.4米,窄处也有0.73米。三层外立面用糯米糖水灰刷墙,墙内留出一道宽约两米、可通达四面或哨楼的环形走廊,称为“跑马道”,窗门均设置三重窗扇,可以射击或巡视;四处墙角各伸出一个哨楼,每个哨楼有四个射击孔。整座石楼仅在西面设一拱形大门进出。石楼的建造极其坚固,具有防火、防水、防盗三重功能,这样的结构,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属罕见。
“石楼修复得跟我小时候的印象一模一样。”黄欣明说,他在石楼里住了二三十年,楼内冬暖夏凉,每逢夏天,他常常会跟小伙伴们卷一张草席,铺在三楼的跑马道上睡觉。据黄实卿介绍,为了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黄素石楼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当地邀请来古建筑专家,根据遗存结构和老一辈人的记忆绘制出黄素石楼复原图。此次修缮按照石楼原状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修缮,以“修旧如旧”保护文物原状,最大限度地延续黄素石楼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如今,经过保护修缮,黄素石楼焕发出新面貌,已成为前黄村乃至前黄镇的“文体中心”,习拳的、舞剑的、唱北管的,让黄素石楼一下子活了起来。黄实卿告诉记者,目前黄素石楼也将启动二期修缮工程,对正大门正对面的一座文馆附属楼进行复原。之后,当地将以黄素石楼为载体,打造成文化展示平台,弘扬南音、北管、掌中木偶等非遗项目。
背景资料
黄素石楼:省内唯一的石筑土楼
黄素石楼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因楼主黄素而得名,距今已有280年历史。石楼原名“定楼”,当地人称为“土楼”。这是福建省唯一一座纯粹的石筑土楼,2005年被列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很多知名的古大厝一样,黄素石楼里也藏着不少神奇的传说,长达30年的建造史就是其中之一。相传楼主黄素早年穷困,栖身破屋,妻纺纱贴补家用。一日,一只白鼠叼走其妻一团纱线钻进天井石缝,其妻为追回纱线,撬石掘土,竟发现一个藏满金银珠宝的地窖。黄素便用之购买土地,大兴土木,遂有此楼。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吴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