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名片
位于晋江辖区内的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泉州城郊规模最大的一组古窑址,也是宋元时期泉州外销陶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反映了当时泉州以外贸手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该窑址与泉州海洋贸易的发展同步,其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泉州网5月12日讯(记者 张素萍 许钹钹 王柏峰 手绘图:樊云均)千年前,在晋江梅溪之畔、紫帽山南麓的丘陵地带,磁灶的窑工们摞砖覆土、结穹顶、安窑床,一条条沿山坡而上的窑炉,如卧龙般蛰伏于苍翠的山林间。
脚下厚重的瓷土,被窑工们以巧手化成各种日用器皿,再通过刻划剔花、彩绘点染、施妆补底,让一件件纹样多彩、釉色丰富的陶瓷,在不熄的窑火中,锻造出驰名中外的外销陶瓷品牌。
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下,载满磁灶窑陶瓷的船只沿着梅溪东折而去,汇于晋江入海,从泉州港起航,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驶向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
海风荡起,始于南朝的磁灶窑,终于在宋元时期步入其最耀眼的黄金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盛,从内销民窑一跃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外销陶瓷生产基地。据考古调查,发现有26处磁灶窑遗址。这些窑址中,宋元窑址达12处,其中蜘蛛山窑址、土尾庵窑址、童子山窑址、金交椅山窑址等4处窑址合称“磁灶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50年代起,在长达50多年里,省、市、县文物部门联合发起多次考古调查,其中金交椅山窑址是目前发掘揭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处宋代窑,成为磁灶窑系的典型代表。
作为外销陶瓷窑址的杰出代表,磁灶窑系诸多产品以海外市场为导向,工匠们锐意创新、走差异化路线,在釉色、器形、纹饰方面推陈出新,不仅以其独有的低温绿釉器独步天下,而且出现产品“定烧”的商业模式,这些定烧产品带有浓厚的异国风味。黄釉铁绘花纹大盘、龙纹军持等外销器物,如今屡见于海外博物馆及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沉船上,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如今,磁灶古窑里,燃烧了1500多年的窑火虽然熄灭了,但静静盘卧的座座古窑炉,是泉州海丝文化沉甸甸的历史见证,折射了灿烂的中外文化交流之光。勤劳智慧的先人为泉州留下的这片“海上陶瓷之路”遗珍,得到今人的珍视与保护。民众积极参与《金交椅山古窑址保护公约》,晋江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出台多项保护措施、推动社区合作,共同呵护文化遗产。
磁灶窑火传续千年不熄 文化遗产定格“海丝”记忆
金交椅山窑址
记者见闻
古迹寻踪磁灶窑 日本食器深受影响
航拍磁灶窑
古泉州城郊二十余公里外,梅溪两畔,沿山坡而上的龙窑盘卧于绿野山间。作为泉州城郊规模最大的一组古窑址,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静静地讲述着千年前泉州古窑盛产陶瓷,随着泉州港由兴起走到鼎盛、风靡全球的历史。
闽南特色的红砖长廊下,经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复原的金交椅山窑址总体布局呈现在世人眼前。这里有四座龙窑及作坊遗迹,细看之下,有取瓷土区、临水的淘洗区、瓷器制作区、烧制瓷器的窑炉等。其中,占地约250平方米的作坊遗址,贮泥池、沉淀池、陶缸、柱洞、磉墩、灰坑、陶车坑等遗迹清晰可见。经考古,作坊遗址使用时间当是10-13世纪,不难想象,当年这里曾是一派制坯成型、上釉装饰的繁忙景象。
窑炉中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是2号窑,其沿山坡而上,是著名的龙窑。窑炉斜残长60.88米,火膛、窑室、窑尾、窑顶、窑门、上窑路、护窑墙等遗迹仍盘延坡上,有的地方遗留有三层窑壁,可见曾前后修缮三次。
据介绍,金交椅山窑址以生产执壶、罐、瓶、碗、盘、碟等日常生活用器为主,出土器物多为青釉、酱釉,其装饰纹样丰富多彩,主题图案除了植物花卉、祥瑞动物,还有缠枝花等具有阿拉伯风格的纹饰,以及用矿物颜料书写铭刻诗词歌赋等文字,洋溢着民间生活气息和乡土韵味。研究发现,日本的碗碟等食器曾深受磁灶窑的影响。
吴金鹏
专家讲述
磁灶陶瓷蜚声海内外 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磁灶窑多分布于梅溪两岸,拥有陶瓷生产外销完整的孵化链条,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最典型的陶瓷生产基地,也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站在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掷地有声。
博物馆内,一件件出土自墓葬或古窑址的陶瓷器物,承载着磁灶窑这一著名民窑厚重的历史。在吴金鹏的讲述下,放眼这些珍贵的文物,令人不禁遥想,宋元时期一艘艘满载磁灶窑陶瓷的船只行走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向东北可往朝鲜、日本,向南可至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往西可赴印度、斯里兰卡,最远可达东非的肯尼亚”。
酱釉印纹盖罐
转型发展外贸手工业 泉州城外曾窑场遍布
“磁灶窑地处晋江磁灶镇,磁灶因烧制陶瓷而得名。可以说,所有在磁灶的窑址都可称为磁灶窑。”吴金鹏介绍,早在20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古陶瓷专家就对磁灶窑进行考古调查,此后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又多次进行复查、试掘,至今共发现26处窑址。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窑址12处,清代窑址7处,构成了磁灶窑庞大的窑系。
考古成果佐证了早在1500年前的南朝,磁灶窑已开始生产活动。到了唐五代,随着中原士族大批入泉,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当时的泉州土地贫瘠、人口众多,出现了发展瓶颈,为此政府走上产业转型之路,探索出一条‘以手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港口经济发展道路,陶瓷、冶铁、泉州缎等手工业蓬勃兴起。”
“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这首由宋代惠安人谢履所写的《泉南歌》,描述的正是泉州发挥区位优势造船通商,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荣推动了包括磁灶窑、德化窑、安溪青阳冶铁场等在内的泉州陶瓷业及冶铁手工业的发展。”吴金鹏说,10至14世纪,泉州城外窑场遍布,现已发现的外销陶瓷窑址达150多处,其密度居全国前列。这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成为宋元泉州手工业发达繁盛的珍贵见证。
酱釉梅瓶
以海外市场为导向 磁灶窑绿釉“独步天下”
磁灶26处古窑址中,以金交椅山窑址、土尾庵窑址、蜘蛛山窑址、童子山窑址出土产品最具特色。其中,金交椅山窑址则是磁灶窑系中目前经过科学考古发掘揭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处宋代窑。
作为泉州外销瓷窑址的典型代表,金交椅山窑址拥有陶瓷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它位于紫帽山南麓,地处丘陵地带,适于建窑;瓷土丰富,可取地土开窑;植被茂密,可就地取“柴”;境内有晋江支流九十九溪的支流梅溪穿境而过,水上交通便捷。“窑场选址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而舟楫运量大、运费低,又能以低成本解决原材料的供给和产品运输,使得磁灶窑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性。”吴金鹏说。
绿釉军持
“磁灶窑的产品有个特点,就是似陶非陶、似瓷非瓷。”吴金鹏说,磁灶窑早期的陶瓷比较粗糙,到了宋元时期,伴随着泉州海外贸易的兴盛,陶瓷生产达到最高水平。彼时,为占领市场,古人在技术革新上下了大功夫,比如装饰上采用“化妆土”技术,施釉“不到底”,装饰手法繁复多样,调制出青、绿、黄、酱等不同釉色。“当时的工匠走差异化路线,使产品更具观赏性,同时还降低了成本,使磁灶窑在市场有了一席之地。如果说德化窑是以白瓷名扬世界,那么磁灶窑则以绿釉独步天下。”
宋元时期,磁灶窑“外销为主、内销为辅”,其产品随着泉州港梯行万国的商船,远销到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些大宗外销商品,在器形、纹饰上反映出适应海外市场需求的风格,比如磁灶窑陶瓷上有伊斯兰风格的缠枝花纹,以及顺应东南亚地区穆斯林的需求,大量“定烧”军持。
绿釉花窗和陶花窗
清末转型生产建筑陶瓷 陈嘉庚曾亲临磁灶
光阴流转,昔日远销海外的磁灶窑陶瓷,如今不仅被海外博物馆大量收藏,而且频频发现于东海、南海的沉船中。“南海一号”沉船、“华光礁I号”沉船,以及韩国新安沉船、印尼爪哇沉船、菲律宾吕宋沉船、哲帕拉沉船等,都曾大量出水磁灶窑典型外销器物。
吴金鹏介绍,元朝末年,泉州发生“亦思巴奚”叛乱,加上明初“海禁”政策及东南沿海内忧外患的影响,磁灶窑以外销为主的经营模式无奈中断,窑场减少,产量递减,逐渐走下坡路。到了清末,大量华侨回乡盖房,是磁灶窑发展的一大机遇。
西式洋楼番仔楼的建设,需要大量绿釉瓶式栏杆、绿釉花窗等,以绿釉为主的建筑陶瓷备受市场青睐,“红砖配绿釉”成为潮流。由此,磁灶窑业再次开启产业转型,从以生产日用器皿为主,转变成以生产建筑陶瓷为主。如今闽南沿海民居屋脊上流行安置瓦将军、烘炉、钵子以镇风和辟邪,这些器物就出自磁灶窑。
19世纪40年代以后,磁灶建筑陶瓷业逐渐兴起,20世纪50年代以来更趋旺盛。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兴建集美学村时,曾亲临磁灶选购建材。20世纪末,磁灶发展为福建省最大规模的陶瓷建材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
青釉五蛊盘
护遗者说
“能文能武” 年轻队伍守护遗产点
刘紫玉
在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有一支“能文能武”的年轻队伍。他们文能出英文文稿,武能巡山护窑,共同守护着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草庵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出生于1990年的郭茵茵是其中一名讲解员,2015年11月入职至今,已带着上万名游客走进、了解遗产点。曾经有一名菲律宾陶瓷专家慕名来访,郭茵茵作为随行翻译和讲解员一路陪同。“他对每件陶瓷都非常感兴趣,在展馆,每件展品都看得很仔细,也会详细询问年份、成色、出土故事等。”这让郭茵茵印象非常深刻,由于陶瓷的讲解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她必须提前做好功课,既要记住文物专业词汇,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表达。因此,原本做外贸的她,一有空闲就翻阅历史书籍、地方史料,书越看心中的疑问越多,她便找来更多的书或寻求专家、前辈解答,渐渐成长为专业型讲解员。“当你能见证遗产点的点滴变化,看着它们越来越好,听到专家、外国友人、游客发出赞叹,想到自己也参与其中,不禁浑然而生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这样的感触,流淌于这支队伍每个人的心中,2020年入职的刘紫玉也不例外。作为文物保管员,她常年守护着金交椅山窑址,巡察、监测、养护窑址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附近是否有违章建筑,周边是不是又长了杂草、落了枯枝;雨水多时会不会发生冲沟现象,需不需要修复;春夏季节,会不会有白蚁……但凡与遗产点有关的事,大事小事都挂在她的心头。每天,她数不清自己多少次为此走在山间田野。有时,她“偷闲”躲在展馆内,那定是有学生、游客或周边居民前来磁灶陶瓷营造技艺研习所,现场体验陶瓷制作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他们不仅希望通过讲解宣传文化遗产,也想让更多人在亲身体验中,去感知、触摸磁灶窑的历史遗风,“这么珍贵的文化遗产留下来,要有人去保护,去传承,去让更多人知道。”
龙窑模型
文物大事记
●1982年9月,金交椅山窑址被公布为晋江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晋江为磁灶窑系的土尾庵、蜘蛛山、童子山和金交椅山窑址建立档案。
●1988年,晋江对金交椅山窑址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
●199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磁灶窑址的保护范围。
●2002年,晋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建设金交椅山古窑址保护区的通告》。
●2002年至2003年,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晋江市博物馆等文化文物部门联合组成考古工作队,对金交椅山窑址进行全面的勘探与发掘,并于2005年发表《磁灶金交椅山窑址发掘简报》。
●2003年,晋江市人民政府为加强窑址、作坊和文化堆积层的保护,启动金交椅山窑址保护棚和窑址旁的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建设,历时4年建成并对社会开放。
●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磁灶窑址(包括金交椅山窑址、土尾庵窑址、蜘蛛山窑址和童子山窑址共4处)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磁灶窑主题展览“磁灶陶瓷走天涯”完成布展并对外免费开放。
●2011年,《磁灶窑址:福建晋江磁灶窑址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6年,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明确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的保护范围。
●2017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保护方案,并组织专业公司实施防风化、虫害处理、修补冲沟等科技保护。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吴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