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记录传统的市井生活
二郎巷
百源川池
七里庵
古城的老街巷,藏着泉州的灵魂。(资料图片)
一峰书院旧址位于今泉州一中
都说“泉州藏着最纯粹的中国”,而泉州的灵魂,则藏在老城区的一条条老街巷里。
泉州古城有173条街巷,包括西街、裴巷、金鱼巷等36条一类历史街巷,台魁巷、通政巷、米仓巷等104条二类历史街巷,以及东街、涂门街、讲武巷等33条与历史格局相似的街巷。这些看似平凡的街巷,构成古城丰富的肌理,承载着泉州千年的历史和人文积淀,记录着千百年来的市井生活,亦有许多传奇故事随街巷的名称流传至今。
泉州古城里的街巷名,大多与历史名人、民间传说、宗教信仰、风物特产等有关,记者采访了泉州市民政局、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向大家介绍这些有趣的街巷的位置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峰书、二郎巷、三圣宫、四脚亭、五塔巷、六井孔、七里庵、八尺岭、九史巷、十字街、百源川、千手岩、万厝埕。”不少老泉州人仍记得,童年时长辈们经常念的这首关于泉州老地名的童谣。
这些老地名,是否还在?这些街巷位于哪里,因何得名?街巷内,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史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峰书:在北门街东北侧,即泉州一中一带。“一峰”即一峰书院,一峰书院又称梅石书院,建成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位于泉州府治东北的执节坊梅石古迹东,为纪念明代状元、名宦,被贬任福建市舶司(驻泉)副提举的罗伦(字一峰)而建。后人简称书院附近地区为“一峰书”。民国时期,梅石书院旧址上先后创办了泉州农业学校、泉州师范、昭昧国学专修学校。1942年,创办晋江县立初级中学,400多年的旧书院再次响起琅琅读书声。 1952年,该校正式定名为“泉州第一中学”。如今,泉州一中校门上仍有“一峰书院”几个古朴的大字。
二郎巷:位于东街东段北侧,因古代巷内有祀二郎神的庙宇,故称“二郎巷”。二郎庙如今位于崇福路东城宾馆停车场旁的二郎后街。
三圣宫:该宫庙原位于涂门街南侧羊公巷内,宫内奉祀衡文帝君(即关帝)、文昌帝君、梓潼帝君三神像,故名。如今该宫庙已不在。
四脚亭:在后渚港入仁风门(即东门)古道上,后亭村与洋店村之间,因古道边有一供行人歇息的路亭,故得名。
五塔巷:在西街西段南侧,古代在该巷头有五个地穴,上面分别盖着五个石塔,故名。
六井孔:在西街东段北侧裴巷尾东北部(今华侨新村南)。该地有一口北宋时期的古井,井盘有六个汲水孔,故名“六井孔”。据传六井孔水长年不干,在历代发生旱灾或瘟疫时,井水便成为泉州百姓的救命水。六井孔仍存,位于现北门街“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
七里庵:又称“德济庵”,位于东门外烟墩山,此庵与仁风门正好相距七里,故曰七里庵。庵始建于唐朝,宋时香火鼎盛。
八尺岭:“八尺岭”,这一名称有着近千年历史,在福泉山山腰,位处泉州市区到南安市区中间路段。《南安县志》引《闽书》载:“(福泉山)山有八尺岭,宋大观间,有徐道人居地。既示寂,居人塑真身祀之。祈雨辄灵。”因此得名。
九史巷:在涂门街北后城北。相传古代该巷住着一位讲究文史的学者,人因称其居住地为“究史巷”。因“究”与“九”谐音,而泉州方言“九”与“狗”同音,后化为“狗屎巷”。如今,该街巷也已消失。
十字街:位于鲤城区,南宋时期,泉州古城街道有顶、中、下三个十字街(即十字路口),当时南街、北街(即今中山路的南北段)与东街、西街交界处称为“顶十字街”,与新门街、涂门街交界处称为“中十字街”,与天后宫路、土地后路交界处称为“下十字街”。
百源川:位于今泉州工人文化宫旁,泉州古代的罗城、子城等城壕,经长期汇流而成排水系统,纵横交错,称为“八卦沟”。百源川池是排水系统的蓄泄池之一,其水直通涂门外,取“百川溯源”之意,西北角有铜佛寺。
千手岩:位于清源山风景区左峰,又名观音寺,因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
万厝埕:位于东街片区南侧,东街第三巷西向。据传,清初泉州籍水师提督万正色,号称福将,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由族长直升至提督,即择地于此建造九十九间宠大提督府第,并内外铺了大石埕,故以万厝大埕为地名,简称万厝埕。
除了这首童谣,泉州古城还有不少街巷名也与数字有关,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不过,不少古街巷已湮没在历史的烽烟中,比如一文巷、一堡街、二堡街、三朝巷、三堡街、第三巷、四堡街、五脚亭巷、五夫人巷、五甲街、五湖巷、五间巷、伍堡街、七星街、七星巷、八间巷、八舍后尾巷、九史巷、九间巷、十一间巷、十五间巷、十八弯巷、二十间巷、三十二间巷、百宜巷等。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刘鑫鑫